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291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506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探测范围是一个直径约等于100cm的球体,粗略地说,厚度小于100cm的地层属于薄层.本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放射性和低放射性两类薄地层的测井响应分别做了分析.所得结果可用于从低放射性厚储层中正确扣除高放射性泥岩薄层的影响,并在大段泥岩或交互层中划出薄储层.  相似文献   
992.
分析了历史上,特别是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夏季典型多雨时段的环流特征,综述了多雨时段的基本环流型,得出若干有实用价值的预报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夏季风活动异常与对流层上层涡度收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ECMWF200hPa1980-1986年格点资料(u,v),利用距平涡度方程对季风年际异常的形成和维持机制作了涡度收支方面的仍断。结果指出:亚洲季风区上空年际异常流场的涡旋特具有明显的季风振荡变化;不同年份及不同区域,涡度方程各项所揭示的变化特征不尽相同;距平涡度方程中各项的月平均值在旱涝年间的大陆上空其符号或数值大小有明显的差别;气平均季风环流在年际异常扰动的维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梅雨  相似文献   
994.
史良如  陈继东 《水文》1996,(6):52-56
利用水文气象的变化规律和统计学方法,选用海河流域中南部地区的岳城水库为典型,进行了汛期的分段划分和控制运用的研究,把原来的主污期再分出一个初汛期,这样更有利于水库的优化调度和水库经济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995.
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传桃  蒋维东 《中国区域地质》1996,9(4):330-334,T001
首次发现轮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礁类型主要有:托盘藻障积岩隆礁、古孔藻障积岩隆礁,藻粘结灰泥岩隆礁、藻粘结粉屑岩隆礁和钙质海绵-蓝绿藻障积-粘结岩隆礁。划分出4个造礁群落,礁的发育明显受生态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996.
粤西云开前寒武纪基底麻粒岩,紫苏花岗岩放射性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汉文  游振东 《地球科学》1996,21(5):529-535
  相似文献   
997.
淮南矿区煤层为石炭二叠纪煤层,13-1煤属下石盒子组,煤层全区稳定,平均厚度为3.5m。由于该区视电阻率曲线在砂岩及煤层反映为高电阻率,而泥岩电阻率相对平缓,针对这个特点,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结合地震数据,重构富含顶底板砂泥岩信息的波阻抗曲线,得到了联井波阻抗剖面及煤层顶板属性切片图,该成果图可清晰反映13—1煤层及顶板以上10m范围内的砂、泥分布。通过该实例的应用,对如何建立地质模型、重构波阻抗的方法、子波估算方法及稀疏脉冲反演中的A值的选择等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98.
托云盆地新生代幔源岩浆源区起止深度的限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涛  罗照华  李德东  黄凡  杨宗锋  陈必河 《岩石学报》2008,24(12):2820-2838
在详细介绍了地幔熔融柱模型原理(Langmuir et al., 1992)的基础上,基于平衡熔融和分离熔融模型分别计算获得了上地幔橄榄岩源区在不同初始压力条件下发生绝热减压部分熔融时熔体相中FeO-MgO和FeO-Na2O成分的演化轨迹。依据深源岩石包体与托云玄武岩之间的寄主关系将本次研究的16件托云火山岩样品划分成Group-1(深源岩石包体寄主岩)和Group-2(非寄主岩)两群,将收集前人的40件样品依据是否测试获得FeO的质量百分含量划分成Group-3群(具有实测的FeO质量百分含量)和Group-4群(无实测FeO质量百分含量数据)。分别对以上四群样品运用地幔熔融柱模型进行反演获得上地幔部分熔融源区的起止深度范围:Group-1和Group-3样品具有相同的初始熔融深度113.2km (34.1kbar),但它们的部分熔融作用终止深度分别为110.1km (33.1kbar) 和88.4km (26.2kbar);Group-2样品数据所反演的岩浆起源的初始深度和终止深度分别为111.6km (33.6kbar)和84.3.1km(24.9kbar);Group-4样品反演所获得的岩浆源区的起止深度分别为121.7km(36.8kbar)和106.0km(31.8kbar)。依据实测FeO百分含量的样品群反演的结果,将托云火山岩部分熔融源区的深度限定在113.2 km至84.3km,即48.1Ma前托云盆地所处的岩石圈厚度为84.3km,对梁涛(2005)运用熔融柱模型反演的托云盆地岩石圈深度进行了修正。此外,由地幔熔融柱模型反演获得的托云火山岩部分熔融源区熔体的温度压力条件与基于玄武岩中高压巨晶所反演的岩浆演化温压轨迹具有十分吻合的继承演化关系。地球物理探测表明现今西南天山岩石圈的厚度为71km,区域岩石圈演化历程中深度上13.3km的差异足以证明岩石圈拆沉这一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存在,为由宽SHRIMP年龄谱识别出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提供了另一个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9.
幔源基性岩浆在花岗岩形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热"和"物质"两方面.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幔源岩浆活动(基性岩浆的底侵和侵入)提供的热是导致地壳物质重熔形成花岗岩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幔源岩浆是否直接参与了花岗岩的形成却颇有争议.根据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分类原则,I型和S型花岗岩都是由地壳(壳内和表壳)物质重熔形成的,没有地幔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1000.
主要分析GPS-RTK(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及其定位模式。重点讨论GPS-RTK在地质勘探测绘中的勘探网测量、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点布设、勘探线剖面测量、地质工程点定位测量和物化探测量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GPS-RTK的测量误差和精度、基准站和移动站的设置以及数据链通讯和作业半径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