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1.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海南岛金多金属矿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总结海南岛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取了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航磁、化探、遥感等多元有利找矿证据因子,建立了海南岛金多金属矿证据权重预测模型,并采用MRAS软件证据权重模块对研究区进行2 km×2 km的网格单元划分及后验概率计算。根据网格单元后验概率计算值大小及地质矿产空间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分三级进行了成矿远景区圈定:A级成矿远景区3个,B级成矿远景区4个、C级成矿远景区24个。研究结果表明,90%的已知矿床(点)位于成矿远景区,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其结果为该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2.
正确识别构造软煤及其分布规律,对煤层气产能评价及勘探选区意义重大。以延川南煤层气田勘探开发原始资料为基础,根据测井曲线,结合钻井取心资料,提出利用测井资料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将延川南煤层气田煤体结构划分为硬煤(包括原生结构煤,碎裂煤)和构造软煤(碎粒–糜棱煤)2种类型,并绘制了煤体结构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造软煤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控制因素。结果显示:煤体结构受构造和沉积的控制,构造对其的控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3.
成矿构造应力场研究是控矿构造研究、认识矿体空间展布形态、位置、预测及布置探矿设计的基础。依据弹性力学和莫尔库仑剪切破裂理论,推导出形成共轭及在剪切构造带内形成羽列、雁列等构造应力场的产状和形成羽列、雁列主应力大小的数学解析表达式,进而应用计算机对新城金矿床主矿体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该矿主容矿构造是在NNW向缓倾拉张主应力、NE向陡倾主压应力、焦家构造带平面呈右行扭动下形成的。NWW向中间主应力控制新城Ⅰ号主矿体在NW向倾斜平面上延深的长轴方向。该轴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倾伏向为281°,与水平面的夹角倾伏角为26°,在N40°E纵投影面上向SW侧伏,侧伏角为45°,富矿柱产状亦与中间主应力轴产状一致。在已获取容矿构造产状基础上,据相关岩石力学性质测试成果,分析并建立了主容矿羽列与控制剪切构造带两者的力学关系和剪切破裂方程式。联立解出成矿应力场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的量值,再由陡倾主应力大小估算出该矿头部的成矿深度在2 750 m左右。  相似文献   
114.
渤海海域旅大21-A构造在3600m以下的沙四段中发现了很好的油气显示,并且测试成功。沙四段在该构造是个新的油气勘探层系,具有很好的勘探前景。为了更好地研究该构造储集层情况,通过对该构造沙四段岩心、壁心资料,运用常规、铸体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等化验分析资料,对该构造沙四段储集层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该构造岩性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岩屑长石砂岩次之,孔隙质量为中等一好,渗透率为特低渗~中渗,储集层物性中等。确定了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三者综合影响着储集层的物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5.
辽宁绥中36-A油田是渤海海域亿吨级的大油田,古近系含油气层段主要集中在东二段.本文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探和地质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勘探和开发相结合,详细分析了该区东二段储层微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东二段发育湖泊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有利储层相带.同时综合分析成岩作用,粘土矿物含量,温压场及流体充注等几个影响物性的重要方面,认清了该段发育侧向展布范围广、纵向厚度大,高孔高渗优质储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6.
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不同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根据在泉州湾蟳埔潮间带3种生境类型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进行了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泉州湾蟳埔潮间带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1种,其中浮游生物食者(Pl)、植食者(Ph)、肉食者(C)、杂食者(O)和碎屑食者(D)物种数分别为21种、18种、21种、26种和15种。光滩(沙滩)、互花米草和牡蛎石三种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平均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的优势功能群多样化,表明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这种特征是潮汐、生境、底质粒径等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潮汐导致潮间带的空间异质性(沉积物粒径的差异),空间异质性导致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的差异。互花米草、牡蛎石构成了多种小生境,有利于众多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还讨论了大型底栖动物物种鉴定水平和功能群划分标准不同对功能群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矿山事故发生后,首先救人。如果井筒或巷道遭到破坏,救援人员要想到达井下事故现场,必须清理井筒、巷道,如清理所需时间长,危险性高,则必须果断采取地面钻井救人的方法。先钻小眼井,贯通巷道,保障被困矿工生命,包括送风、送给养、送药品、通讯等,称为生命通道;然后,钻进大眼井,实施地面钻井垂直救援,称为救生通道。以栖霞笏山金矿救援1号孔为例,介绍生命通道的钻井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18.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 小型复杂断块圈闭已成为当前凸起区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为了明确辽西凸起断块圈闭油气差异富集的原因, 利用三维地震、测录井、薄片等数据资料, 通过三维流线定量模拟的方法, 分析凸起斜坡区潜山顶面风化壳特征, 建立"壳-断"耦合油气运移模式, 刻画斜坡区油气优势运移路径, 从而明确风化壳运移对凸起断块油气差异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①研究区潜山历经多期构造运动, 且潜山岩性主要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太古界花岗岩, 岩性性质较脆, 易被风化剥蚀, 风化壳溶蚀孔隙及构造裂缝普遍发育, 且分布稳定, 形成斜坡区油气侧向长距离运移的主要通道; ②斜坡中带受反向断层控制形成断隆构造, 油气沿风化壳的运移受斜坡断隆带遮挡, 形成"壳-断"耦合油气运移模式, 断隆带断距大小控制风化壳油气侧向运移能力; ③利用三维流线定量模拟的方法, 刻画出研究区四级油气优势运移通道, 明确不同级别油气运移通道对凸起断块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该研究成果有效指导辽西凸起油气勘探实践, 并填补了富油凹陷成熟凸起区油气成藏认识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9.
从地质学及地层学的发展趋势上看,动力层序地层学是层序地层学发展的方向。动力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层序发育的主驱动力是有规律地变化演进的。以裂谷型的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为例,以断陷期的沙河街组、断拗期的东营组、拗陷期的明下段为典型代表,阐述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层序发育主驱动力从构造活动到湖平面变化再到气候变化的规律性演进及其对各时期层序结构独特的控制作用。从动力层序地层研究的角度回答了包括层序内部划分、强制湖退、层序识别标志等几个陆相层序地层的关键问题。动力层序地层学研究对渤海油气勘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并指出了下一步规模型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20.
破头青断裂为玲珑金矿田一级控矿构造带,是重要的导矿、容矿构造;其构造蚀变分带从下盘到上盘为:钾长石化带、绢云母化带和硅化黄铁矿化带。绢英岩及其附近的钾化花岗岩、正常花岗岩的矿化元素、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破头青断裂带REE配分模式表现为LREE富集型,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Lu=8.37-65.03,具有Eu异常,δEu=0.67~1.46,Ce无明显异常;Au与Ag、As、Cu、Mo等矿化元素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关性,是同一成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