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滹沱河石家庄段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滹沱河石家庄段污水排放的调查,利用实验测试和恢复费用法对研究区内地下水的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道内的污水已经污染了地下水.20年的时间段内点污染源和线污染源对地下水的污染面积分别为4.86km^2、16.41km^2,污染体积分别为0.2245×10^8m^3和1.05×10^8m^3。利用恢复费用法,采用2套方案,计算潜在的经济损失分别为2.08×10^8元和0.7×10^8元。  相似文献   
12.
靖边黄土剖面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边黄土剖面位于黄土-沙漠的过渡区,能更加敏感地记录第四纪东亚季风气候变化。对位于靖边县南15km的三道沟黄土剖面(0~7.2m)进行年代学、磁化率、粒度、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粒度数据显示靖边黄土剖面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占比高达80%以上;年龄曲线显示靖边黄土剖面存在千年尺度的沉积间断;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古土壤向黄土层中的元素迁移顺序为CaNaMgSiAlKFe,剖面黄土处于初级风化阶段;多指标综合分析表明,靖边黄土剖面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经历了MIS3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且震荡激烈、末次冰盛期气候极度冷干、冰消期气候好转和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黑河中游盐渍化地区土壤盐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盐渍化是黑河中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有必要深入分析该区盐渍化土壤的盐分含量以及各可溶性离子的相关性。通过野外考察和GPS定点等手段,在甘肃张掖市高台县境内黑河两侧盐渍化土壤进行了采样。采样方式为人工坑探分层取样法,地表5 cm内取样,如土壤剖面层位变化时取样,层位不变或者层位厚度超过50 cm时,平均30 cm取一次样;待水位静止后,采取地下水样品。一共坑探15个剖面,共采取90个土壤样品和15个地下水样品。样品的盐分以及各可溶性离子含量的测试结果表明:区内表层土壤属于重度盐渍土,土壤中盐类主要为硫酸盐,其次为氯化物,盐分聚集层的厚度在20~30 cm之间;在各层中,含盐量与SO24-、K++Na+、Cl-、Mg2+相关性较强,SO42-、Cl-与K++Na+的相关性较强,但在深度为90~100 cm的土层中各种相关性都减弱;土壤垂直剖面上,颗粒越细的层位其盐分含量越大,颗粒越粗的层位其盐分含量越小,而且颗粒粗大的层位越厚其表层盐渍化程度越低,颗粒细小的层位越厚则表层盐渍化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砒砂岩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不同种类砒砂岩的风化与侵蚀程度不同,对其抗侵蚀性的研究需要对岩样进行科学的分类.采用模糊聚类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Matlab语言实现该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内蒙古砒砂岩的分类,将研究区的砒砂岩大致划分为9大类,分别为紫红色砂岩夹灰绿色泥岩、紫红色砂岩、紫红色砂岩与灰白色砂岩互层、紫红色砂岩为主夹紫红色泥岩、灰白色砂岩为主夹紫红色砂岩、灰白色砂岩、紫红色泥岩为主、灰白色砂岩夹灰绿色砂岩和粉红色砂岩.  相似文献   
15.
砒砂岩的微结构定量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光学显微照相和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对8份砒砂岩样进行了微结构定量化特征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砒砂岩物理力学性质与其各微结构定量化参数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表明,砒砂岩的抗压和抗拉强度与其颗粒的大小、形态、分布及排列及孔隙分布密切相关.一般而言,颗粒的粒径、平面分布分维和定向分维越小,砒砂岩的物理力学强度就越高,抗压和抗拉强度就越好.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不同区域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过程,是利用植硅体指标恢复古植被和古气候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103块表土植硅体的分析鉴定,共统计出棒型、尖型、帽型、鞍型、哑铃型、齿型、块状、扁平状、扇型、三棱柱型、锥骨状、导管型、弓型和特殊型14种植硅体类型,其中植硅体类型主要以棒型和尖型为主,而短细胞植硅体的含量较少。通过研究区相对暖湿区、暖干区、冷湿区和冷干区的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对比发现,在相对较冷的区域棒型量含量较高,在相对较暖的区域扇型、扁平状和鞍型含量较高,在相对较湿的区域尖型含量较高,在相对暖湿的区域块状含量较高,在相对冷湿的区域齿型含量较高,这表明研究区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对气候环境响应较为敏感。本研究成果可为重建坝上地区古植被和古气候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典型岩溶区潜在蒸散发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散发过程是联系大气过程和陆面水文过程的关键环节,对区域/流域水循环过程和水量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岩溶区,地表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蒸散发可能是联系大气、水、热交换和碳循环的关键生态水文过程。准确地估算蒸散发对于深入研究岩溶水循环响应气候变化、碳循环、生态修复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择典型岩溶区桂林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51~2015年桂林市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采用Penman- Monterith方法计算了潜在蒸散发量,利用Mann- 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相关性分析研究桂林市潜在蒸散发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市潜在蒸散发具有明显的年、年际和季节尺度变化特征。1951~2015年桂林市潜在蒸散发呈显著的减小趋势,变化速率为-8. 02 mm/10a;夏季、秋季和冬季潜在蒸散发呈下降趋势,而春季呈微弱的上升趋势;夏季潜在蒸散发的显著减小是影响年蒸散发下降的主要原因;桂林市潜在蒸散发在1967和2003年左右发生突变;通过Mann- Kendall趋势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得出,桂林市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而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日照时数是影响桂林市潜在蒸散发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风速。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区位于贵州省道真县东南部,铝土矿资源丰富,找矿前景好。本文利用Landsat8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开展中大尺度遥感地质解译、含矿层位追索、找矿信息提取和野外验证,快速圈定了控制铝土矿分布的向斜构造以及铝土矿相对富集的地段,为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