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古代深海底质氧控的遗迹化石群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中国 9个深海沉积区近 2 0条研究剖面的沉积地质学和古遗迹学的研究 ,获得了判别深海底质遗迹化石群落与含氧量关系的几点认识 :1深海贫氧的底质中因相对含氧量的差异 ,其代表性的遗迹化石组合也不尽相同。以Megagrapton,Paleodictyon和 Protopaleodictyon为代表的 A组合 ,以 Scalarituba和 Phycosiphon为代表的 B组合 ,和以 Chondrites和 Zoophyeos为代表的 C组合 ,所指示贫氧底质中的溶解氧含量 ,是随组合的不同而依次降低 ;2遗迹化石潜穴的粗细通常与底质含氧量呈正相关 ,即潜穴直径随含氧量降低而变细 ;3遗迹化石的分异度随底质含氧量降低而变低 ;4应用个别遗迹化石属判识贫氧环境要慎重 ,如 Chondrites或者 Zoophycos,不能不加分析地视为贫氧环境的遗迹化石标志 ,应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更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2.
赵怡 《地理教学》2021,(7):34-36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用“四翼”概括了考查要求,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这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融合课堂是实践“四翼”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打通内在联系,承担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23.
19世纪70年代,一个叫李希霍芬的德国地质地理学家到中国考察时,说了这么一番话:中国的知识分子是迟钝的,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是持续地阻碍,步行在他们的眼里是低贱的,地质学家的工作更是放弃了所有人类的尊严。由此他预言,中国的其他科学会有发展,唯独地质学不会。  相似文献   
24.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下西安高温天气的趋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60-2016年西安均一化气象资料,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对西安市的高温天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El Ni?o)、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WPSH),与西安极端高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采用非均一化数据,会低估西安暖夜、夏季、热夜、热浪日数变化趋势,高估冬季供暖能耗下降幅度、夏季制冷能耗上升幅度,对暖昼、高温日数影响相对较小。② 在年代变化上,暖昼、热浪、高温日数和制冷度日等四个指标,反映西安白天高温变化特征,呈现一致的四阶段“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过程;表征夜间高温变化的暖夜和热夜日数,以1993年为节点,呈现两阶段“阶梯状”的上升趋势。③ 在影响因素上,赤道太平洋中西部海温异常与西安高温关系更为密切。当Ni?o 4区海温异常偏高时,西安暖昼、夏季、炎热天气制冷耗能明显增加,寒冷天气供暖能耗显著降低;同时,当WPSH强度越大,控制面积越大、西伸脊点偏西时,西安暖夜、夏季、热夜日数明显增加、寒冷天气供暖能耗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5.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中-下侏罗统层序地层与油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边缘露头、钻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层序地层分析,划分出下八道湾、上八道湾、三工河和西山窑等4个层序以及湖退体系域(RST)、湖进体系域(TST)、高位体系域(HST)和冲积体系域(AST)等四种类型的9个体系域.层序形成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和湖水进退.RST中形成区域上广布的工业煤层;TST中的粗粒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发育很好的储层.快速湖进形成的TST与构造长期稳定形成的HST反复叠置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26.
27.
LSMA结合NDBI提取广州市部分城区不透水面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部分城区为研究区,选取2015年10月18日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基于线性光谱混合分析(LSMA),结合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优化不透水面盖度提取精度;并分别采用传统LSMA和优化LSMA提取了不透水面。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优化LSMA利用纯净像元指数与手动端元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端元选取精度;解混后再利用NDBI阈值掩膜。经验证,传统LSMA提取不透水面盖度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306,与样本区的相关系数(R~2)为0.898,系统误差(SE)为0.21;优化LSMA的RMSE为0.125,与样本区的R~2为0.943,SE为-0.035,精度明显高于传统LSMA的提取精度,可为广州市不透水面环境效应研究提供更可信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8.
城市降雨产流特征的定量研究对于城市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规划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广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光谱解混方法提取遥感影像的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并结合SCS-CN 产流模型进行城区降雨径流模拟。首先利用线性光谱解混方法提取 2015-10-18 Landsat 8 OLI 遥感影像的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然后利用归一化建筑物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进一步优化解混结果;最后结合优化的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计算合成的 CN 值,并应用 SCS-CN 产流模型分析研究区在不同降雨重现期的降雨产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改进的线性光谱解混方法能较好地提高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的提取精度;不透水面盖度越高的区域,CN 值越高;CN 值对地表径流深模拟有显著的影响;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研究区地表径流深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总体上,降雨量越大,不透水面盖度越高,形成的地表径流深越深,内涝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29.
东北地区市域城市人口空间结构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青山  杜雪  张鹏  赵怡春 《地理科学》2011,31(11):1301-1306
以东北地区36个地级行政单元为样本,利用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Meijers等给出的区域城市人口中心度和分散度指标对各市域城市人口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同时借鉴Cobb-Douglas生产函数,推导出基于OLS算法的实证回归模型,选取中心度、分散度和首位城市人口规模等指标与劳动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首位城市人口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② 中心度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不明显;③ 分散度对劳动生产率有负的影响,并受到市域人口规模和市域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无人机摄影测量在高陡边坡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曙光  金爱兵  赵怡晴 《岩土力学》2018,39(3):1130-1136
在高陡边坡的地质调查中,测量岩体结构面的工作经常受到复杂地形的限制无法正常开展,急需一种全方位的精确测量技术。结合近年来低空低速小型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搭载单镜头的小型无人机,基于多视立体视觉算法(PMVS)和运动结构恢复算法(SfM)对目标物进行三维重建,通过现场试验和数据后处理,总结出了一套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高陡边坡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方法,并得到了初步的研究结论:轻小型的单镜头多旋翼无人机能够采集到有效的地形数据,在三维点云中处理使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平面拟合算法,可以提取出准确的结构面参数,进一步将这些结构面绘制在赤平极射投影图中,能实现高陡边坡的数字化岩体产状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