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50篇
测绘学   144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69篇
地质学   713篇
海洋学   23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一、地质概况 湘南、粤北地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中处于湘桂粤海西—印支凹陷带,属南岭东西向构造带的范畴。区域构造线方向主要有古老基底和岩浆岩组成的东西向和南北向隆起带,及北东、北西、南北向的深大断裂带(图1)。 区内地层从震旦系到第三系均有出露。可分为三个构造层:1.加里东构造层,由下古生界变质石英砂岩、粉砂岩、板岩、页岩夹碳质硅质页岩组成,奥陶系局部夹大理岩和火  相似文献   
72.
众所周知,铁帽是一种很重要的地质找矿标志,很多金属矿床都是以铁帽为线索找到的.研究铁帽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可能揭示宏观上观察不到的微观规律,为铁帽含矿性评价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73.
湘南—粤北地区为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铜、铅、锌、钨、锡矿尤为丰富,常成群成带分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本文试图从区域地层地球化学背景上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4.
在TX天然气田(藏)上方和周边的综合化探异常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成气成油区段的位置。特别是以CH4、C2H6、C3H8、△C指标在气田上方所具有的顶部晕和吸附相态Hg、Ks、Fe2+元素指标在气田周边形成的半环状晕,二者形成的镶嵌结构。其镶嵌结构地段正好指示地下深部天然气田分布中心位置的特征,是天然气综合化探寻找天然气田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和异常评价的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75.
76.
这次岩体评价,是在冶金部地质研究矿化探室和广东冶金地质940队,于1979年编制的“广东大陆部份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图”和“成矿预测图”的基础上,对三片具有成矿条件的Ⅰ、Ⅱ级远景区内的21个岩体,进行了岩石,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每个岩体均做了岩矿鉴定、硅酸盐分析、及多元素半定量分析,部份岩体做了黑云母、黄铁矿单矿物分析、物相分析.根据所得的一些地化参数进行类比评价,和运用因子分析与点群分析的方法,对岩体的含矿性进行分类评价,获得三个含矿性较好的岩体,这三个岩体是:  相似文献   
77.
从氧的地球化特性、氧气测量方法的原理、氧的地球化学晕的形成机理及氧气异常模式的确立等方面,阐述了氧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在油气勘查应用研究中的概况。认为该技术在方法、原理及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已日趋成熟,应用该项技术,在油气藏上方的土壤或岩石中,已查明氧气呈环状晕圈特征,并且,这一规律被反复得到证实和公认,可进一步在油气勘查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2007年秋季高考地理卷以《考试手册》为依据,在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侧重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评卷过程中发现考生答题失误存在普遍性的问题,现将这些错误较多、失分严重的方面抽取出来,分析其原因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9.
 采用可以有效控制环境因子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初步研究了科尔沁沙地30种植物叶凋落物的CO2释放量及释放速率。结果表明:①在28 d培养期内,不同植物叶凋落物释放的CO2量差异很大,其中,多年生植物叶凋落物CO2释放量平均值大于一年生植物,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禾本科植物叶凋落物CO2释放量平均值明显小于其他植物,二者之间呈显著差异。②在28 d培养期内,不同植物叶凋落物每四天CO2释放速率差异很大。一年生与多年生植物叶凋落物28 d内每四天释放CO2的速率无显著差异;禾本科与其他植物叶凋落物每四天释放CO2的速率在培养的前16 d差异呈显著,而后差异消失。③植物叶凋落物的全碳含量,氮含量,C/N,灰分/N及灰分含量不同造成CO2释放量及释放速率的差异。叶凋落物28 d释放CO2的量与叶凋落物初始碳含量及灰分含量均无相关关系,与叶凋落物初始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凋落物C/N及灰分/N呈显著负相关。叶凋落物培养期内每四天释放CO2的速率与叶凋落物初始碳含量无相关关系;叶凋落物0\_20天释放CO2的速率与叶凋落物初始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凋落物C/N呈显著负相关;叶凋落物9\_28天CO2释放速率与灰分/N呈显著负相关;培养后期(17\_28天)的CO2释放速率与灰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0.
1997年11月8日西藏Mw7.5级玛尼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假设断层的各个分段滑动量均匀,反演得到断层各个分段的几何参数和均匀滑动量.本部分的反演进一步去除滑动均匀假设,并利用更能反映断层真实状态的角形元位错模型(线弹性),在第一部分反演得到断层几何的基础上,反演断层面的静态位错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线弹性滑动分布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观测数据,进一步提高反演的数据拟合程度.最终得到了断层面上的走滑和倾滑位错分布.首次得到的断层面滑动分布显示断层面滑动在浅部(0~12 km)比较集中,地震破裂长度约170 km,最大左旋走滑位移达4.8 m;反演结果还表明局部段落存在较大倾滑位移,量值达到1.9 m,这在断层模型中是不能忽略的,它可能是断层两侧形变不对称的原因之一;反演得到的标量地震矩为2.18×1020 N·m,相当于矩震级Mw7.5,与Velasco等利用地震波形反演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