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呼伦贝尔草原实测的120组草地冠层光谱反射率及相应的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实现降维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方法对草地LAI进行了高光谱反演研究.PCA结果表明,前9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9.782%,能包含原光谱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将120组LAI及相应的9个主成分样本数据随机分为校正集数据(90组)和预测集数据(30组),分别用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和LAI的预测.所构建的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校正集样本的模拟准确率达到100%(RMSE =0.009 6,R2 =0.999);预测集样本的实测LAI和模拟LAI之间的均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218 6和0.839,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有效提高了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RMSE =0.416 5,R2=0.570)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2.
先利用TM其他波段信息,将TM6波段的像元空间分辨率由120 m提高至30 m,对各子像元进行地类划分;再结合不同地表类型的热惯量特性,确定出每个子像元占原像元的权重和该子像元的辐射亮度;然后用单窗算法反演其温度,得到研究区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对比三次卷积插值重采样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该方法能更好地反演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3.
阐明了产业有序转移、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产业有序转移对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根据这个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广东产业转移经验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有序转移是在政府有效干预下所形成的有利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一种产业转移形式。产业有序转移通过诱致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区际产业合理分工、区际产业关联互动,以及提高区域产业发展总体效率等路径,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4.
85.
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良的微孔板法测定了12株弧菌的形成生物膜的效果,选择形成生物膜效果最好的副溶血弧菌ND-02,进一步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ND-02菌株在静置培养24~36 h后形成成熟的生物膜,在起始菌浓度为107~108CFU/mL形成生物膜的量最大;在30℃,NaCl浓度为3%~5%,pH偏弱碱性时的生物膜OD590值最大;C 2a+促进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形成,而M 2g+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副溶血弧菌在分别经大黄鱼表皮黏液、肠黏液和肝脏提取液包被的的基质上形成生物膜的作用明显,鳃黏液和脾脏提取液中次之,肌肉提取液包被后生物膜形成量最低。以上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ND-02菌株能形成稳定而明显的生物膜,而且生物膜的形成受温度、NaCl浓度、pH值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用陆地卫星TM6数据演算地表温度的单窗算法   总被引:263,自引:3,他引:263  
覃志豪 《地理学报》2001,56(4):456-466
陆地卫星 TM数据 (TM6)热波段表示地表热辐射和地表温度变化。长期以来 ,从 TM6数据中演算地表温度通常是通过所谓大气校正法。这一方法需要估计大气热辐射和大气对地表热辐射传导的影响 ,计算过程很复杂 ,误差也较大 ,在实际中应用不多。根据地表热辐射传导方程 ,推导出一个简单易行并且精度较高的演算方法 ,把大气和地表的影响直接包括在演算公式中。该算法需要用地表辐射率、大气透射率和大气平均温度 3个参数进行地表温度的演算。验证表明 ,该方法的地表温度演算较高。当参数估计没有误差时 ,该方法的地表温度演算精度达到 <0 .4℃ ,在参数估计有适度误差时 ,演算精度仍达 <1 .1℃。因该方法适用于仅有一个热波段的遥感数据 ,故称为单窗算法。  相似文献   
87.
固体潮理论值一阶微商的解析表达式及拟合检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全微分法,导出了直接而严密的固体潮理论值对时间一阶微商的解析表达式.将其应用于固体潮资料的拟合检验,确保了理论上的严谨性和计算精度.文中还介绍了部分拟合检验的应用实例,并与不同拟合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全微分法在运算处理速度上与谐波展开法和数值微分法相比得到了成倍的提高,而与天顶距微分法的运算速度相同.  相似文献   
88.
固体潮潮汐因子特征频谱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非线性谱分析中的最大熵谱分析方法(MEM)、和一般线性功率谱的分析方法,对固体潮潮汐因子的时间序列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固体潮潮汐因子的时间序列中普遍存在明显的半月左右周期的特征频谱。将其应用于地震前兆的分析的分析与探索,对固体潮潮汐因子特征频谱中前兆变化特征进行了解释,得出结论:半月左右的频率域,是固体潮观测中前兆响应的一个和重要主频域。  相似文献   
89.
雁伍 《气象》1978,4(6):30-31
掌握水稻光温特性,不仅对引种育种和栽培管理有指导意义,而且是制作生育期预报的生物学基础。感温性强而感光性迟钝的品种,用有效积温的方法尚可估算出生育期的早晚。但感光性强而感温性也强的晚粳品种,除温度外,还要考虑日长因素的影响,才能比较准确的预计生育期的早晚。此外,秧龄的长短对生育期的伸缩也有一定影响,必要时需加订正。至  相似文献   
90.
雁伍 《气象》1978,4(7):29-31
在引种改制中,必须注意水稻的安全齐穗期,根据安全齐穗期,计算出适宜水稻生育的热量条件,选择适当的品种、茬口和合理的播栽日期,才有可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否则,在温度持续偏低和秋季低温早来的年份,矛盾常在后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