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泸定发生MS 6.8地震。此次地震破坏性强,地质灾害多发,震后紧急会商要求提高,余震序列统计的时效性要求相应提高。传统人工汇编模式已无法适应需求,为此研发应急余震序列自动统计程序。利用该程序,对泸定MS 6.8地震余震信息进行条件查询和数据获取,并按照地震编目规范,对地震目录数据进行合并筛选和导出,实现了对此次地震余震序列的即时产出。利用该程序进行余震统计,可减轻人工复核工作量,为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和震后趋势研判提供数据基础,有效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光导纤维的发展及其应用于天文研究的有关特性,以及几种天文光纤系统的原理、研制与天文应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
黄骅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序地层学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但在中国陆相盆地中的应用仅十多年.在很多盆地中还没有进行全面综合的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如黄骅坳陷地层格架划分标准和划分方案不统一。笔者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层序划分原则入手,通过对一级、二级、三级层序和体系域界面特征和识别标志的研究.提出了该地区的层序划分方案,并将该地区古近纪地层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和11个三级层序。通过对代表性剖面的研究.提出同生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引起沉积斜坡明显突变,对盆地充填的可容纳空间和沉积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控制着层序和低位砂体的发育。建立了两种坡折带与层序关系的模式,并指出坡折带下部是有利低位砂体的发育带。  相似文献   
94.
2006年塔里木河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68.9×108m3, 比正常年份偏多17.4%, 属偏丰水年. 其中, 阿拉尔站以上的三条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出山口天然径流量为228.6×108m3, 比正常年份偏多18.0%;开都河-孔雀河为40.33×108m3, 比正常年份偏多20.4%, 属偏丰水年. 四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总水量为50.26×108m3, 占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18.7%. 其中: 阿拉尔站以上三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水量为47.58×108m3, 占三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20.8%. 2006年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段耗水量33.55×108m3, 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58.8%, 是塔里木河干流最大的耗水区段;中游段耗水量16.56×108m3, 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29.0%, 比多年平均耗水量22.51×108m3减少5.95×108m3;下游段耗水量6.97.16×108m3. 上游耗水量在增加, 中游耗水量在减少, 下游耗水量接近多年平均值. 2006年第8次向干流下游输送生态水2.33×108m3, 其中由博斯腾湖下泄0.26×108m3, 由塔里木河自身来水下泄2.07×108m3. 此次输水由前7次的应急输水转变为功能性输水, 由以往输往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 转变为以扩大下游生态灌溉面积为目的, 尝试以激活天然种子库, 高效利用水资源, 进一步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植被范围. 2000-2006年连续共8次生态输水, 已累计由大西海子水库向塔里木河下游输送生态水22.75×108m3,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95.
大同—阳高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89年10月18日开始,山西省大同—阳高—带发生了主震为 Ms 6.1的震群活动。这次震群活动使山西、河北和内蒙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受到严重损失。本文从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同-阳高地震现场工作特点、基本参数、震源机制、地震序列的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布、前兆异常变化、宏观烈度及震害、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灾情。  相似文献   
96.
传统的人工巡视以及二维图形表达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应急要求的提高对电力网络巡检与管理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在电网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结合相关工程实践,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本文研究了一整套满足电力巡线、管理的构建方法与应用流程。通过该技术应用,可为电力巡线工作提供科学、直观的数字化支持,从而服务电力网络的安全运行与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97.
为了研究长江水域污染物质的输运和扩散规律,作者利用研制成功的水中荧光计在该水域进行了混合扩散实验。该仪器在高混浊水作中对罗丹明B的浓度检测范围为1×10-9~5×10-5g/cm3,精确度≤±10%。本文着重论述使用水中荧光计和荧光示踪染料在流速大、混浊度高的长江九江江段和镇江江段进行水体混合扩散测量实验的情况,结果令人满意,为我国的高混浊水体混合扩散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8.
为了在海洋中的固定地点对海洋性气候和水文状况进行长期自动观测,我们开发出了一种船形玻璃钢浮标,虽说该浮标是参照在美国开发的V.E.NOMAD浮标来设计的,但是考虑到FRP优越的防腐性能和弯曲表面的可成型性,船身材料由铝改成了玻璃钢。另外,在使用蓄电池的同时,还采用了太阳能电池作为浮标能源。浮标完成之后,在Hatsushcma岛进行了约三个月的冬季现场试验,获得了有关波浪、浮标运动、太阳能电池等实验的重要数据。本文概述了对海浪、浮标的运动、太阳能电池等具体的实验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9.
在波浪作用下,导堤下近表层的②2-0土极易软化,曾使工程严重受阻。为此采用排水板和基床预压的抗软化加固方案,对方案进行现场试验验证。为在远离岸边且台风时监测,首次采用多个固定测斜仪的连续沉降板法监测沉降,精度达到0.001 mm。首次将自动监测仪器长期放入海底。从监测一年多的沉降和孔隙水压力曲线看,不仅规律性好,无异常点,而且在定量上准确、稳定。监测期间经几次台风袭击,未发生突降。试验验证了抗软化方案是非常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0.
根据气象服务产品属性、服务受益对象的覆盖面以及服务产生的效益,将气象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准公共气象服务和非基本气象服务等3类,并对每类气象服务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梳理政府气象和市场气象、部门气象和社会气象、国家气象和地方气象等新时代气象服务的多维关系,提出了构建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社会化的供给机制以及事权化的保障机制等3种机制构成的新时代气象服务分类发展的运行模式,以期对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和气象服务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