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224篇
地球物理   203篇
地质学   567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制备了聚3,4-吡啶二羧酸修饰电极,研究了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聚3,4-吡啶二羧酸聚合物膜对多巴胺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并且可以消除抗坏血酸对多巴胺测定中的干扰。多巴胺的浓度在2.0×10-6~4.0×10-5mol/L内与其氧化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3.2%(n=10),检出限为8.0×10-8mol/L。将该修饰电极用于分析模拟样品和注射液样品中的多巴胺,分析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有望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22.
北江大堤石角管涌多发段基岩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的地勘工作发现,北江大堤石角管涌多发地段基岩存在强透水破碎带、溶孔、溶隙及纵横交错的节理,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表明,基岩地下水与外界水力联系密切,堤内管涌水除来自第四系冲积层地下水外,亦有部分是基岩水,为下一步采取工程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
张强  姜彤  施雅风  苏布达 《冰川冻土》2003,25(4):368-374
通过对埋藏古树、泥炭、以及海相贝壳测年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结果表明:长江下游地区6000 a BP以来古洪水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平这一地貌特点,使得海面变化对于研究区洪水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的海面上升对长江下游河段径流的顶托作用导致河流上溯以及地面排水不畅,致使洪水发生频率加大以及洪水危害的程度加强,出现“小水大灾”的现象,长江三角洲地区古洪水发生频率与美洲地区古洪水发生频率的对比研究表明,长江三角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在大的气候变化趋势上与全球其它地区是相似的,既有全球气候变化特点的同时又具有区域响应的特点,这对于未来研究区洪水发生的预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黄双林  苏新民 《冰川冻土》2003,25(Z1):104-107
结合青藏铁路多年冻土隧道的设计, 通过对多年冻土特殊性、寒区隧道病害及冻胀机理的分析, 提出了多年冻土隧道设计中应用隔热保温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25.
本文提出延边地层区的晚石炭世地层有两种类型:一是原地系统的天宝山组;二是外来岩块,包括原山秀岭组。并建议停止使用山秀岭组一名。  相似文献   
26.
中国东北区二叠纪和早三叠世地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运用裂陷槽理论,提出了早二叠世地层发育于大石寨、大河深和庙岭三个裂陷槽中。晚二叠一早三叠世则以陆相凹陷沉积为特征,发育于兴安岭、张广才岭及完这山三个凹陷内。  相似文献   
27.
中国东北区古生代生物地层学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东北区古生代地层中,几个人们关注的生物地层学问题,诸如麻山动物群、清河镇动物群等,作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可供今后的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8.
兴安地层区的古生代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养正 《吉林地质》1996,15(3):23-24
西利利亚板块东南缘,从早晚寒武世晚期至早石炭世,地层发育经历了被动陆缘,岛弧和弧后盆地,岛弧期后抬升,裂陷槽和陆表海侵期几个阶段,文中详细论述了它们沉积特征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9.
中国东北区二叠纪和早三叠世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养正 《吉林地质》1996,15(3):55-65
本文运用裂陷槽理论,提出了早二叠世地层发育于大石寨,大河深和庙岭三个裂陷槽中,晚二叠-早三叠世则以陆相凹陷沉积为特征,发育于兴安岭,张广才岭及完达山三个凹陷内。  相似文献   
30.
傅树超  苏江湖 《福建地质》1997,16(4):170-175
福建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三分队在元坑幅及埔上幅1:5万区调中分别发现了将乐常口大型萤石矿和顺昌南舟萤石矿。两个矿床均位于常口-南舟北东向断裂带中,受其次级张性断裂直接控制,矿床成因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