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443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塔里木盆地热液活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储层影响   总被引:67,自引:6,他引:61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时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火山作用,与之相关的热液流体沿着断裂、裂缝以及不整合面活动,并与所经碳酸盐岩围岩发生反应,使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蚀改造,主要表现在:1热液溶蚀和热褪色现象显著;2沉淀生成多种热液矿物组合,如萤石-石英组合、闪锌矿-绿泥石-方解石组合,重晶石-石英-黄铁矿-菱铁矿组合等;3热液作用区域碳酸盐岩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Fe、Mn、Si等元素含量的升高,比正常灰岩高出几倍至几十倍。上述特点与岩溶作用和成岩溶蚀作用特征明显不同。对典型钻孔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表明,无论灰岩还是白云岩,在热液作用下都会产生大量的微小溶蚀孔洞,储层物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热液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2.
山东昌乐第三纪玄武岩中产有刚玉巨晶,内含丰富的原生和假次生流体包裹体和熔融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可分为CO2单相包裹体、H2O-CO2两相和三相包裹体。熔融包裹体类型复杂,其中富流体相包裹体可分为含CO2收缩气泡两相熔融包裹体和气-液-固多相熔融包裹体。诸类包裹体主要赋含在刚玉晶核外的“主体”部分,以CO2单相流体包裹体和两相熔融包裹体最为发育,并且不同类型包裹体常密切伴生,表明它们形成时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出现熔浆相(富含挥发分)、气相(CO2为主)和富水相(H2O-CO2为主)等多相体系。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包裹体中的气体组分主要是CO2,另有不等量的N2和H2S,据此划分为纯CO2、CO2-N2、CO2-H2S和CO2-N2-H2S等气体组合类型,没有发现O2、CH4和H2等组分。此外,拉曼分析也证实了流体包裹体和熔融包裹体中存在H2O。上述资料表明,昌乐地区深部流体以CO2为主,同时包含H2O、N2和H2S在内的多种组分,这些流体组分也是刚玉母浆系统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963.
采用Snoke方法对2018-07-02江西浮梁M_(L)4.1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求解。结果显示,浮梁M_(L)4.1地震的最佳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140°、倾角87°、滑动角4°,节面Ⅱ走向50°、倾角86°、滑动角177°,P轴方位为275°,为走滑型破裂方式。节面Ⅱ结果与CAP方法计算结果比较一致,并且P轴方位均与区域应力场相一致。露头地质剖面特征显示,NE向宜丰-景德镇断裂为早中更新世断裂,具备中强地震发震能力,断裂产状与节面Ⅱ走向和倾角相一致。综合分析认为,宜丰-景德镇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964.
研究烃类的热化学氧化对分析油气保存条件和探讨深部碳循环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轻烃-MnO2-水体系为例,基于熔融石英毛细硅管和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的在线观测热液实验技术,对油气藏中常见的轻烃热化学氧化反应的发生温度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烃热化学氧化温度随烃类碳数的增大而降低,从丁烷到十三烷,其反应发生温度从125℃降到约100℃,与热化学氧化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顺序一致。表明烃类热化学氧化需要的温度条件并不苛刻,在3000 m以下埋深且含有氧化性地层的沉积盆地中即可发生。实验结果与准噶尔盆地地质实例基本相符,油气充注中心区优先氧化高碳数烃类,远离充注中心缺乏液态烃的井区发生甲烷等轻烃氧化,烃类的热氧化过程受烃类氧化顺序和油气充注时空差异性两大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965.
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学污染物的排海数量不断增加,海水水质不断恶化,我国的海域自北到南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一些港湾、河口、近海海域污染已相当严重。实施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是改善海洋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文章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法规、地方法规和规章以及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等5个层面对我国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建设框架进行了设计;提出海域排污总量控制条例作为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应包括总则、规划编制与管理、排污许可与排污交易、排污核查与监督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根据我国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从加快立法、建立配套制度和强化管理等方面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提出建议,为我国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6.
基于河南省119个国家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逐小时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温资料对2021年7月17~22日河南省发生的一次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水事件(简称“21·7”暴雨)的降水特征、大气环流和物理量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比了河南历史上三次暴雨过程。结果表明:(1)“21·7”暴雨过程在1 h最大降水量、3 h最大降水量、6 h最大降水量、1 d最大降水量、3 d最大降水量和过程累计降水量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极端性。(2)高层南亚高压与东海附近低涡稳定共存,中层副高稳定偏北偏强,与大陆高压形成对峙,使得天气形势稳定,为河南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背景条件。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东风气流与台风“烟花”北侧的东风气流相叠加,使得西太平洋到河南地区形成深厚的水汽通道,继而为河南地区极端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3)在“21·7”暴雨期间,河南地区水汽通量散度值为负且大部分地区的整层可降水量可达100 mm,整层水汽十分充沛。涡度和垂直速度场的大值区主要出现在太行山东麓临近...  相似文献   
967.
本文把青藏高原分成东西两个区,各区取5个站组成一个5边形,研究该两区1979年夏季的垂直运动、大气总加热、凝结加热、各种大气能量转换和输送、不均匀非绝热加热的特性,特别是其垂直分布和谱密度和交叉谱特性。其结果见第5节中结论。  相似文献   
968.
大兴安岭中部在三叠纪叠加了古亚洲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影响,其构造背景存较大争议。笔者对大兴安岭中部扎赉特旗中粗粒正长花岗岩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28.5±2.0)Ma(MSWD=2.8);岩石高Si、富Fe、高K、低Sr和Eu,相对富Nb和富Zr,高10 000×Ga/Al(3.0~3.1);全岩锆饱和温度平均值为805℃;综合判定该套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该岩体的εHf(t)值为+5.28~+8.00,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683~832 Ma,指示花岗岩可能形成于新增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扎赉特旗地区的古亚洲洋残余洋盆在二叠纪闭合并进入碰撞造山阶段,晚三叠世A型花岗岩的出现,标志着本区进入造山后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969.
东海盆地A凹陷主要以低孔低渗储层发育为主,经生产实践证实,该类储层运用常规直井或低角度定向井(产能低)难以实现商业产能,因此,渗透率各向异性和储层“甜点”攻关显得尤为重要。碎屑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普遍存在,基于全直径岩芯360°分扇区各向异性实验(渗透率、声波时差)结果表明:6个扇区的水平渗透率分布范围为(3.7~17.3)×10-3μm2,轴向90°渗透率为0.06×10-3μm2,渗透率各向异性分布范围为62~288,其中水平优势方向的渗透率是非优势方向的3~5倍,且渗透率高值与纵波时差、横波时差低值存在较小夹角。进一步利用成像测井资料与区域地应力分析证实,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构造裂缝发育方向(渗透率优势方向)存在较小夹角,结合“甜点”储层展布形态,并垂直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布井有利于产能释放,助力低渗储层的经济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970.
酶解海洋生物源蛋白制备活性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文婷  张凯 《海洋科学》2010,34(5):83-88
<正>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储库。辽阔的海洋生长着十几万种海洋动植物,从海洋获取的鱼、虾、贝、藻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蛋白资源,是人类的蛋白类食物及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现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