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实施全球资源战略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战略.世纪之交,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实施全球资源战略,“走出去”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开发,逐步建立全球矿产资源供应系统,以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62.
吐哈盆地及邻区早二叠世沉积特征与构造发育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露头剖面和探井资料的分析,在吐哈盆地及邻区区分出三种不同类型沉积相:(1)裂谷型海相火山喷发沉积相;(2)裂谷型陆相火山喷发沉积相;(3)造山带磨拉石相;不同沉积相特征并结合构造分析认为,早二叠世在吐哈及邻区存在二种不同类型的盆地,即前陆盆地和裂谷盆地,同时,还探讨了大陆一大陆碰撞带上两种不同类型盆地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3.
64.
广西地处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接合地带,其地质演化独具特色。多类型的沉积建造,多旋迴的构造运动,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和多阶段的成矿作用,使之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本文扼要地介绍广西矿产资源的分布、类型、开发利用特点,当前开发简况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65.
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断裂构造进行精细解释,确定孤西断层为"薄底型"的、且表现为北段缓而南段陡、并向西倾的负反转构造;通过回剥技术和平衡剖面等定量分析技术对垂直穿越孤西断层的典型地震剖面研究揭示,孤西断层在J3-K1时期断层性质发生改变,由逆断层反转变为正断层,且在印支、J3-K1和Ek-Es4时期剖面拉伸率分别为-4%,17.2%和18.5%;沿孤西断层走向方向不同位置计算其断层活动速率表明该断层整体经历了负反转运动。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论文从烃源岩、圈闭、储集岩和油气运移角度,探讨了孤西负反转断层在孤岛潜山油气成藏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将城市不透水地表盖度产品应用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提取了“京津冀”与“波士华”城市群近40年(1972-2011年)亚像元级不透水地表专题信息,构建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对比分析数据集;并引入引力模型和景观格局理论,利用引力指数、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空间结构参数等,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从城市群与城市两个尺度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 “京津冀”城市群不透水地表快速增长,而“波士华”城市群较为稳定;②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经历了城市孤立发展阶段、双核心城市群阶段、城市群组阶段以及城市群网络化阶段,“波士华”城市群空间结构较为稳定,空间结构呈现出“点—轴”带状分布;③ 中国城市不透水地表盖度“高—高”聚集区呈现出典型团块状“摊大饼”形态,而美国城市呈现出一种“多中心集聚、分散成组”的态势;④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生产与生活用地不透水地表面积占比均高于“波士华”城市群。最后,基于两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对比结果,从空间布局优化角度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7.
北京市不同功能区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乔琨  朱文泉  胡德勇  郝明  陈姗姗  曹诗颂 《地理学报》2017,72(11):2018-2031
目前有关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的相关研究多数是从整体层面开展,忽略了其内部功能区的作用及差异。运用分类回归树(CART)及系列变化检测模型得到北京市1991年、2001年、2011年和2015年四期不透水地表分布,并运用标准差椭圆、洛伦兹曲线、贡献指数及景观格局理论对各功能区不透水地表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的总面积增加了约144.18%,分布的主导方向由早期的东北—西南趋向于当前的正北—正南。各功能区间不透水地表的空间分布异质性逐渐减弱,但贡献指数值存在很大差异:功能拓展区的贡献指数最高,其四年中的最低值(1.79)高于其他功能区四年最高值,是北京市不透水地表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区;功能核心区的蔓延度指数值最高,约为其他功能区的2倍,为不透水地表的优势聚集区;发展新区的贡献值由负值变为正值并成倍增长,成为北京市不透水地表增长的主要源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贡献指数始终为负,并逐年减小。不同类型不透水地表的景观指数和质心偏移均存在差异,高盖度不透水地表的形状指数和斑块密度值最小,分布最为集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北京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控制其空间格局及增长模式,尽量减缓其增长速度及团聚程度。  相似文献   
68.
该文主要介绍了下封闭式压力注浆工艺及主要参数的选择与计算,封闭装置的类型、选择、计算。  相似文献   
69.
70.
改进任意时期天文辐射总量的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