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不同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根据在泉州湾蟳埔潮间带3种生境类型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进行了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泉州湾蟳埔潮间带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1种,其中浮游生物食者(Pl)、植食者(Ph)、肉食者(C)、杂食者(O)和碎屑食者(D)物种数分别为21种、18种、21种、26种和15种。光滩(沙滩)、互花米草和牡蛎石三种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平均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的优势功能群多样化,表明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这种特征是潮汐、生境、底质粒径等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潮汐导致潮间带的空间异质性(沉积物粒径的差异),空间异质性导致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的差异。互花米草、牡蛎石构成了多种小生境,有利于众多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还讨论了大型底栖动物物种鉴定水平和功能群划分标准不同对功能群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2.
提出一种顾及水汽衰减因子的PWV估算模型,通过输入地面大气水汽压和水汽衰减因子获得PWV,并选取2018年中国地区85个探空测站和7个IGS测站1 a的观测数据用于验证新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在已知当日水汽衰减因子的情况下,模型估算的PWV精度约为2 mm;也可通过GPT2w格网内插得到任意位置的水汽衰减因子,其结果精度与传统的一次多项式模型相当,但新模型的作用范围更广、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353.
关中唐十八帝陵是古代中国留给后代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千年以来帝陵遗址区水土流失现象加剧,破坏了帝陵景观。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本文以某唐帝陵为对象,使用卫星和无人机影像产品,估算53年来司马道冲沟的发育速率,建立了帝陵遗址区的水土流失体积-面积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遗址区受益于还林换草工程,坡耕地减少,草地林地增加。司马道下游林区NDVI指数达0.8,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水土流失等级转为轻度。(2)渭北旱塬地区,发育为卵状冲沟与其垂直面的切沟,周长与面积有良好的拟合关系。(3)唐帝陵遗址区的沟道发育模型,面积和体积之间有良好的幂函关系,即y=0.040 5 x1.493 6,决定系数R2=0.82,53年来的切沟年发育为0.36 m/a。可将上述模型作为渭北旱塬地区沟道发育模型。(4)遗址区水土流失和土壤沉积体积比率为38.5∶1,产生的侵蚀和土壤沉积面积比率为11.5∶1。  相似文献   
354.
针对当前水深注记自动提取实现困难、精度不高及效率过低等问题,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模型应用于水深注记的自动识别,结合水深注记空间分布及几何特性对传统模式识别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兼顾要素正确分类及精准定位的栅格海图水深注记自动提取方法。通过对海图切片邻域的定量扩张,建立了顾及要素完整性的海图自适应切分模型,克服了CNN模型应用于大幅面海图要素识别的局限性;结合预测框角点位置的空间关系分析及评估,设计了面向空域冲突的要素唯一性判定原则,解决了邻域扩张引起的水深注记重复识别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水深注记主点位置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考虑要素几何分布特征的连通域分析改进模型,实现了水深注记的精准定位及数值提取。试验结果表明:(1)本文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水深注记的自动提取,在CNN模型实现水深注记分类及粗定位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查全率和分类查准率。同时,最终水深注记数值提取结果正确率较高,且主点位置能满足水深注记提取的特殊要求。(2)通过多种CNN模型应用于本文自动提取模型中的对比试验,对比不同CNN模型在本文自动提取模型...  相似文献   
355.
刘迪  陈海  荔童  张行  耿雨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4):670-681
探究村域生态系统服务簇对于厘清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态系统复杂特征、从多重服务供给角度提高服务的福祉贡献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米脂县为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识别2009年和2019年村域生态系统服务簇并分析其时空分布,同时,结合地形分布指数探究服务簇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模式。结果如下: ① 各类服务空间分异明显,且服务之间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近10 a间各类服务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调节服务有较大改善,而食物供给与文化服务增幅较小;各类服务空间变化格局存在较大差异,这与土地利用的空间演变关系密切。② 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识别4类服务簇,包括农业生产簇、农业美学簇、生态保育簇与城镇休闲簇;各类服务簇空间分异明显,且研究期间存在明显数量和空间转移变化;农业美学簇与生态保育簇是当地主导服务簇,且主导性增强,而农业生产簇与城镇休闲簇比重下降。③ 地形起伏度与服务簇的空间关联密切。随起伏度上升,农业生产簇与农业美学簇呈倒U型,生态保育簇优势分布增加,城镇休闲簇优势分布减弱;研究期间农业生产簇与城镇休闲簇向低起伏度的转移趋势明显,而农业美学簇与生态保育簇趋向于向高起伏度转移。  相似文献   
356.
采用物种分布图与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了五硼酸钾溶液中含硼物种的类型、含量和溶液浓度间关系。研究表明五硼酸钾在稀溶液(0.05 mol/kg(H2O))中几乎全部水解,主要物种为B(OH)3和B(OH)-4;在较浓溶液(0.20 mol/kg(H2O))中主要物种为B(OH)3和B3O3(OH)-4,而B5O6(OH)-4和[B4O5(OH)2-4]的含量较小。核磁共振实验研究给出了B(OH)-4、B3O3(OH)-4和B5O6(OH)-4的生成常数K1、K3,、K5,研究得出B5O6(OH)-4含量很少的原因是其解聚为其它类型硼酸根离子。外加离子促进五硼酸根离子的生成,而高温条件促进B5O6(OH)-4发生解聚反应。  相似文献   
357.
"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比"十一五"末期提高30%以上,对北方4亿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进行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25亿平方米,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重、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应邀作客中国政府网,围绕"推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与网友进行了探讨,阐述了  相似文献   
358.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即将面临增长速度放缓的局面,过去被高速增长态势所掩藏的矛盾与问题逐渐暴露,整个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谋求发展方式转变的潮流势不可挡,创新和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359.
7月21日成为北京人心中永远的痛。这一天,北京遭遇了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暴雨导致78人死亡,受灾面积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90万人,1万多辆汽车受损,全市经济损失超百亿元。近年来,广州、天津、成都、长沙、武汉、杭州等国内许多城市均因暴雨频发内涝。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360.
完善情况将作为申报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奖项的必要条件本刊讯报道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促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加快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变,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交通资源合理配置,倡导绿色出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