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三角洲沉积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角洲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沉积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准确可靠的三角洲沉积模式,对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有重要意义。关于教科书中经典的三角洲沉积模式和一些相关概念,很少有人质疑过。但研究发现,该模式及一些相关概念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对于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等亚相的定义含糊不清,各亚相之间缺乏明确的、具可操作性的界限。由于海(湖)平面是波动的,模式中未明确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究竟以哪种海(湖)平面为界。三角洲平原与正常河流冲积平原的边界、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的边界、前三角洲与正常海(湖)的边界均未明确,也没有系统总结它们各自的识别、区分标志,致使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古代同一地层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三角洲有多种类型,且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沉积特征不同,应有各自的沉积模式,但许多研究者将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用于所有三角洲亚相、微相划分。经典沉积模式中,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支河道和水下天然堤,但笔者等研究表明这2个微相不存在。而三角洲平原上普遍发育的砂体——汊口滩与并口滩,在经典三角洲沉积模式中未提及。作者针对三角洲沉积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结合现代沉积,系统总结了能用于古代沉积不同亚相和微相的识别、区分标志。  相似文献   
12.
地壳大断面(Transects)近年来已经成为探索地球奥秘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发展迅速,但是,对它的概念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各家说法不一。按照全球地学大断面计划(GGT)所使用的地壳大断面术语,它是指表示整个地壳以及在可能的地方还要表示下岩石图的成分和结构的横断面。它汇集和综合了全部有用的地质的,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的资料。大断面沿测带100公里宽,可达几千公里长,地匠专家门把测带位置选在可横跨主要地质单元的地方。从理论上讲,它们是一种锌垂面上的测带地质图,可以用它来表示在这里所出现的地壳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联合会际岩石圈委员会(ICL)于1985年8月在东京提出了全球地学大剖面计划(GGT)的设想。这是国际岩石圈计划(ILP)的一项新活动,它大体上仿照“北美地质学十年”的陆一洋大断面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偏重于陆壳,而不是海洋和大陆的过渡带。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地壳进行直接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