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严中伟  季劲钧 《高原气象》1995,14(4):415-424
为了用气候模式研究冰雪圈变化的气候效应,我们在已经发展的土壤-植被-大气模式基础上,考虑积雪改变表水文和反照率的参数化,建立了包含雪盖问题的陆面过程模式。利用中国西北黑河地区的HEIFE实测气象和辐射资料,检验了模式对大气降雨和降雪的响应,结果表明,该模式描写的各种物理过程合理,一些可观测要素(如地面温度和地表净辐射通量)的演变特征与实况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72.
计算1:1万~1:1百万比例尺地形图数学基础的BASIC实用程序全光钧(河北省测绘局制图队050031)一、引言在编制或使用地形图时,有关某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学要素:如编绘时拼贴点(包括图廓点)的高斯一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值、投影带的中央经线及投影带带号...  相似文献   
73.
74.
余诗刚  王可钧 《岩土力学》1994,15(1):85-102
节理岩体大尺寸取样及三轴试验的建议方法技术介绍岩体的强度和变形性质是岩土工程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参数。这两个参数主要取决于岩石材料和不连续体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三轴试验是研究岩石和土的强度及变形性质的众所周知的手段。VonKorman[1]于1...  相似文献   
75.
汉江丹江口水库由汉江、丹江两个库段组成.在丹库的峡谷灰岩地带,断裂、节理发育,利于水的渗透和循环.1967年11月蓄水后,随水位的变化,地震活动增加,几年来由 Mss=4.7,并在丹库的峡谷附近形成北北西方向延伸的三个地震密集区.地震频度、强度与水位(库容)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蓄水后地壳形变明显,并讨论了形变应力分布特征及诱发机制.   相似文献   
76.
作者本文中叙述了中国陆台自前武纪至中生代与新生代期间的发展,根据该区地质历史的基础,作者提出关于中国陆台的界限及陆台内部大山脉构造之新的见解。中国陆台实质上最近才认出的亚洲大陆上的一个新的构造单元,至今在地质学文献中还末经阐明。中国地质家在其本国疆域内认出四块不大的地盾构造:山  相似文献   
77.
在日常的测绘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无论是地籍测量中的宗地图,或是城市用地、村镇规划测量中的区域平面图,或是工矿企业等厂区平面图,或是交通、水利等其他各行各业的小范围专用图测量中,往往会在不同的坐标系统中进行。如有的是一个城市的地方坐标系,有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有的是1980西安坐标系,还有的是自定的任意坐标系。当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坐标系测完图时,由于总体规划的需要,必须统一到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常用的解决方法:第一种是当各坐标系之间有固定的转换关系时,可以在内业对每个测量数据进行换算,重新展点绘图;  相似文献   
78.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量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苗曼倩  季劲钧 《高原气象》1998,17(4):356-363
采用1979年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研究高原陆面上总体湍流送系数CD和CH的特征及边界层高度受高原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廓线法计算的高原上局地的CD和CH值比同样粗糙度长度条件下平原地区的值大得多,而且日较差也大于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79.
中国主要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与地块运动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59  
基于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地块最新古地磁结果,并重新审视已有的古地磁数据,绘制了三大地块显生宙以来的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以此为基础,推算了各地块古纬度和取向的变化特征.进而分析了三大地块及其周边地块的运动学特征及相互间的对接和缝合过程.早古生代,华北、扬子、塔里木地块都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华北地块在动力学上是独立的,其运动特征以平移为主,旋转运动为辅;扬子和塔里木地块与冈瓦纳大陆关系密切,塔里木地块很可能在晚奥陶世远离冈瓦纳大陆,在二叠纪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我国华北和蒙古联合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对接则是在晚保罗世完成的 扬子与华北地块的对接过程是先东后西,东部的对接发生在晚二叠世,对接时结合带位于北纬6°~8°.晚三叠世两地块在西部门合时,结合带位于北纬25°左右.两地块在西部对接的同时,在东部产生了应力释放,使最初俯冲到上地慢的部分陆壳物质被推挤上升,与苏鲁-大别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岩形成的时代相同.从晚二叠世到早中侏罗世华北与扬子地块以东部为支点经历了大规模的相对旋转.晚侏罗世三大地块在动力学意义上已成为整体.在中国拉萨地块和印度次大陆与中国大陆对接缝合产生的力矩作用下.晚保罗世以来三大地块统一显示了约为20°的顺时针旋转运动.  相似文献   
80.
三峡船闸及高边坡非线性大变形数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程桦  孙钧 《岩土力学》1998,19(4):1-7
对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非线性变形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开挖时的位移及应力问题,为三峡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数据和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