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洪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该区保留了三江平原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据考察有野生高等植物 16 4科 4 2 3属 938种 ,脊椎动物 71科 2 84种 ,其中 6种属于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 ,5 1种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然而该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如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 ,发展生态安全农业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个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基于社会性别的气候变化认知和气象灾害应对调查研究,分析在气候变化认知和灾害应对上不同性别群体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女性更关注气候变化及灾害预警信息,但是她们获取天气和灾害预警的信息渠道受到限制。当面对灾害威胁时,大多数女性缺乏应对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若尔盖高原草甸土与泥炭土氧化CH4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若尔盖高原草甸土氧化大气CH4的速率为-0.092~0.125 ng·g-1·h-1,氧化速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深度超过25cm的土层没有氧化大气CH4的潜力;而高原泥炭土CH4排放速率为0.236~1.088 ng·g-1·h-1,排放速率亚表层土(10~25 cm)最大.两种土壤均能氧化高浓度CH4,泥炭土氧化大气浓度CH4的速率是草甸土的15~22倍.两种土壤不同层次氧化高浓度CH4的潜力都没有显著差异.降水减少或人为排水导致的泥炭地水位下降,将加强若尔盖高原土壤氧化CH4从而减少CH4排放.  相似文献   
14.
秦岭南坡旬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植被垂直分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旬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位于秦岭南坡,其植被可分为中低山典型落叶阔叶林带、中山落叶阔叶小叶林带及亚高山针叶林带三个带。三个植被垂直带不但地貌、气候、土壤特征差异很大,而且在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植被类型多样性)、植物区系、植物生活型、植被演替过程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应因带制宜对该地区的植被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1961—2008年若尔盖高原湿地的气候变化和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1—2008年若尔盖高原湿地境内的5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气象数据和玛曲水文站的径流数据,分析了近48a来若尔盖湿地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应用M-K方法、累积距平和滑动t检验对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气候突变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从1960年代的冷湿期,到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后期的冷干期,再到1990年代末起增暖迅速进入暖干期,若尔盖湿地气候呈现较明显的暖干化趋势:一方面,总云量持续减少,日照时数上升,平均气温明显上升,气温日较差逐渐减小;另一方面,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总体都呈减少趋势,干燥指数也逐渐降低.秋季是若尔盖高原湿地气候发生暖干化最明显的季节,气候变暖主要是平均最低温度显著升高的贡献.日较差是蒸发量变化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但低云量、气温、日照等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别在1997年和1985年发生突变,分别转为迅速增暖和持续减少.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中国气候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有民  叶殿秀  艾婉秀  王凌  王长科  高荣  向洋  赵琳 《气象》2013,39(4):500-507
2012年,全国年平均气温9.4℃,接近常年,但年内起伏较大;年降水量669.3 mm,较常年偏多6.3%,但时空分布不均。年内,气象灾害种类多,局地灾情重:暴雨过程多,局部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重,长江、黄河和海河等流域先后出现明显汛情,北京、甘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出现山洪地质灾害;台风登陆时间集中,影响范围广,8月上旬"达维"、"苏拉"、"海葵"3个台风一周内接连登陆中国,影响15个省(区、市);区域性、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多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11—12月北方多次大范围暴雪天气,部分地区遭受雪灾。综合来看,2012年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直接经济损失偏重,死亡失踪人数和受灾面积均明显偏少。  相似文献   
17.
基坑底载荷试验实测承载力的深度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试坑尺寸对载荷试验结果的影响,不同尺寸基坑中载荷试验实测承载力的深度修正办法。  相似文献   
18.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总结国内建筑夯实水泥土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其中在计算置换率问题上纠正了传统按承和标准值计算的概念错误,明确指出应按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计算,并提出了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奶状分别计算置换率,然后取其做为设计参数的方法和公式。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5年11月28日-12月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这次大会不仅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同时还是2005年2月生效的《京都议定书》的157个缔约方的第1次聚会。此次会议被看作是自京都会议以来,就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召  相似文献   
20.
冬季风期(11月—翌年3月)南海显著的气候特点是盛行东北季风并频繁地发生冷涌天气过程。使用2008年10月到2009年4月在西沙群岛永兴岛近海进行的海-气通量观测试验资料,分析了西沙海域冬季风期,尤其是冷涌时段的海-气通量交换和热量收支特征。结果表明:冬季风前期由于海-气温差增大,感热通量比西南季风期稍增加;潜热通量平均值与西南季风期接近;太阳总辐射明显降低,大气长波辐射减小,海洋热量净收入成为负值,使得秋季之后海面温度不断降低。冷涌期间海-气之间的感热通量高于冬季风期平均值,潜热通量大部分(1月份之前)也高于冬季风期平均值;由于潜热通量增大和太阳短波辐射减小,1月份之前的冷涌过程海洋热量净收支普遍出现较大负值,海洋失热量强于冬季风期,甚至强于2008年台风过程平均值。到了冬季后期太阳总辐射增强,海洋热量净收入转为正值,海水温度又逐渐升高。季节之间比较,观测区感热通量以冬季风期间最大,秋季次之,春季最小;而潜热通量夏季风期出现最大值,冬季次之,秋季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