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强度和变形参数的变化对土工有限元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钊  陆士强 《岩土力学》2005,26(12):1892-1894
在土工问题的数值分析中,包含变形模量E、泊松比 两个变形参数的增量线弹性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模型,研究和掌握E和 两个参数对土工有限元计算的影响有助于分析计算成果。首先,设想固定某一个参数而观察另一个参数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然后,说明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安全系数时,实际上已同时考虑了变形参数的影响。可采用剪应力? xy的等值线近似形成滑动面,滑动面单元的应力水平S等于1和特征点的位移发生突变共同作为失稳判据;最后,是用强度参数为纽带探讨这两个变形参数的互相变化关系,即E愈大,则土的强度愈大,? 愈小。  相似文献   
12.
安骏勇  蒋刚  王钊 《岩土力学》2007,28(12):2649-2651
介绍了非饱和土强度理论的研究现状,总结了FREDLUND提出的吸力内摩擦角 的性质与规律研究,根据FREDLUND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和吸力内摩擦角 的计算方法,利用原状膨胀土的平面应变等应力比卸荷试验,分析得到土样破坏时应力状态下得到的吸力内摩擦角 > ,与FREDLUND提出的吸力内摩擦角 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分析认为,是由于卸荷试验过程导致微裂隙的张开,引起基质吸力的降低,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邹维列  王钊  杨志强 《岩土力学》2004,25(11):1775-1778
尽管击实试验是目前最流行的室内土体压实试验方法,但实际上与现场任何一种压实方法都无相似之处,且不适用于无粘性土(粒状土)的压实试验。无粘性土的振动击实试验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现代重型压实设备的使用,路基粒状填土的压实密度达到了目前室内规范试验方法不可能达到的水平。介绍了美国采用供高性能沥青路面混合料设计与质量控制之用的旋转压实机对粒状土进行的压实试验。其结果表明,旋转压实试验能有效模拟路基粒状填土的现场压实特征;可采用压实压力200 kPa、旋转角为1.25°、旋转次数为90、旋转速度为20 rpm的试验结果来控制粒状填土路基的现场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大量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全球气候正逐步变暖。植物物候现象是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指示器。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森林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物候特征变化是反映气候变化对森林生长影响的综合性生物指标。利用2001—2018年MOD09A1卫星数据重建了秦岭地区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序列,采用最大变化速率和阈值法结合提取了秦岭森林物候参数,结果表明:(1) Whittaker滤波法在灌木、农田、森林3种生态样地重建中稳定性较好,在秦岭山地有较好的适用性。(2) 秦岭地区物候多年均值分布同秦岭地区水热条件密切,由高海拔高山区到农耕区,生长季始期(Start of Growth Season,SOG)逐渐提前,生长季末期(End of Growth Season,EOG)逐渐推迟,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Growth Season,LOG)由高海拔区向低海拔区逐渐加长。秦岭浅山区和东部伏牛山农耕带生长季(SOG)开始较早,出现在3月上旬,高山区针叶林带生长季开始的较晚,出现在5月上旬到中旬(120~135 d)之间。生长季末期(EOG)集中出现在10月~11月初(270~310 d),高山区针叶林带生长季结束较早,浅山区植被生长季结束较晚,普遍出现在11月(300 d)以后。生长季长度(LOG)分布在150~200 d之间,低海拔地区LOG较长,大于180 d,高海拔林区生长季较短LOG集中在150~170 d。(3) 年际变化特征:2001—2018年生长季始期(SOG)呈现提前趋势,其中高海拔区提前明显,南北麓海拔低于500 m部分区域和东部伏牛山少部分区域出现推迟。生长季末期(EOG)呈现推迟趋势,其中秦岭北麓和东部中低海拔区域推迟明显,生长期长度(LOG)总体呈延长趋势。(4) 秦岭地区近17 a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02 ℃·a-1,降水呈现不明显的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变化率为14.6 h·a-1。(5) 秦岭地区物候参数同0 ℃、5 ℃和10 ℃界限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相关性分析表明,全球变化下的升温作用是影响秦岭森林物候变化的主要因子,升温作用导致SOG提前,EOG推迟、LOG延长,主要集中在秦岭南北麓1 000~2 000 m之间,秦岭东部伏牛山低海拔区境内相关性最低,表明受温度制约较小。  相似文献   
15.
近50年秦岭南北不均匀增温及对城市化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61—2012年陕西省均一化气温数据分析了秦岭南北两侧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年、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秦岭南北两侧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南北分布不均,北麓温度增幅较南麓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平均气温在春季和冬季增温显著,最高气温在春季增温显著,最低气温在冬季增温显著,秦岭南北两侧春季、秋季气温日较差变大,冬季和夏季气温日较差变小。为了进一步明确气温变化的原因,结合DMSP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OLS (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 数据将秦岭南北两侧分为5个区域,分别计算每个区域内城市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以及城市化影响的贡献率表明:秦岭北麓城市化过程较秦岭南麓快,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导致了城市化对秦岭南北两侧温度影响的不均匀性,秦岭北麓气温变化受城市化影响程度明显高于秦岭南麓,影响主要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为主,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加剧了秦岭南北两侧气温变化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16.
土壤侵蚀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产生了巨大威胁。本文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模型)对三江源区2000–2015年的土壤侵蚀进行定量模拟,通过对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侵蚀的差异,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影响作用,评价了该区域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对土壤保持的作用效果。模型模拟结果可以通过地面观测站点验证,对模拟数据和验证数据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其复相关系数达到0.62。2010–2015年的土壤侵蚀模数比2000–2005年增加了6.2%,比2005–2010年下降了1.2%。基于叠加分析,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气候(约64%),特别是降水的作用明显,其次是植被覆盖度(约34%)。虽然模型和数据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本研究量化了全球气候变化下生态恢复工程的相对贡献,同时也认识到了生态恢复工程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任务。在未来,持续的地面观测、进一步的参数化以及获取更高质量的输入数据是减少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必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苏南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特征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朱鹤  王钊  陶卓民  陶慧 《地理研究》2020,39(10):2281-2294
空间集聚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趋势,也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集约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助推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路径。为深刻认识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旅游集聚发展特征,以苏南地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空间集聚已成为苏南乡村旅游开发的显著特征,但星级景点和节庆活动间以及不同市域间乡村旅游集聚特征差异显著。② 苏南乡村旅游空间集聚存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双重约束特征;在地理环境要素组合上表现出明显地距离衰减规律,在社会经济要素组合上表现出严格地门槛要求;其中,距水域2 km以内、海拔100 m以下、城镇人口密度达到1万人/km2、等级公路密度1 km/km2、旅游花费密度10万元/km2、可支配收入密度300万元/km2区域是乡村旅游集聚开发的合理区间。③ 当前苏南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结构呈现散点状层级式特征。研究认为,它是分别受星级景点和节庆活动的主导与弥合功能影响,由多节点网络式与双核心卫星式互动转化而形成的。本研究针对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特征和结构演化规律的相关发现,以期为实践中更好运用集聚开发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上游河段的形成年代依然存在争论,而银川盆地是黄河上游物质的主要沉积区之一,该盆地沉积序列的研究能为了解黄河上游的物质来源和形成年代提供重要线索。对银川盆地钻孔(PL02)底部进行了碎屑锆石U-Pb测年和碎屑组分统计研究,并与上游黄河沉积物以及盆地周边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锆石U-Pb年龄数据和碎屑组分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并不是银川盆地晚上新世沉积物的物质供应区,而是黄河将银川盆地以上河段地区物质输送到银川盆地。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黄河上游兰州—银川段在晚上新世已经形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陕西人影决策指挥地理信息平台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门涉及气象、遥感、地理背景、社会经济等多种信息的综合性科学。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3S”集成技术,可方便的管理多维数据,实现叠加、显示、查询、运算、分析等功能,专业的GIS工具软件均比较复杂,非专业人员不易掌握应用,因此,有必要开发出既要脱离GIS工具软件环境,又能满足人影决策指挥需要的GIS平台。“陕西省人影决策指挥地理信息平台”(简称”平台”)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开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干旱评价和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地处我国大陆中部,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地形复杂多样;土壤资源丰富,水平、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地域差异较大;大部分地区处于受大陆性季风气候控制的干旱半干旱区,四季分明,冷暖干湿特征显著,降雨量年季、地域分布不均。干旱是陕西省最普遍、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为了对陕西省发生的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