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华盛顿故居坐落在弗吉尼亚州魏摩兰郡(Westmoreland)波多马克河畔的弗农山庄上。  相似文献   
122.
陕西山阳王家坪金矿是南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发育。该矿区位于龙头沟背斜北翼,馒头山—大坪—银花河断裂F2及其次级断裂F2-1贯穿全区,矿体赋存于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内。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划分成矿期次的基础上,梳理了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3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中的石英硫化物阶段是主要成矿阶段。梳理出该矿床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向4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构造是主要的含矿断裂,具有导矿和储矿的作用,是印支期造山过程的产物;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构造,叠加于东西向构造之上,与燕山期以来主要构造活动有关,虽然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但有利于隐伏矿体次生氧化富集;高品位的主矿体正位于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北西等构造组成的"井"字型构造中部;Ⅱ号矿体具有明显的向西侧伏特征,计算侧伏角约36°。F2断裂及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如F2-1断裂)、Ⅲ号矿体深部和Ⅱ号矿体侧伏方向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是进一步找矿的首要地段。   相似文献   
123.
在综合分析凤-太矿田已知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本区进行隐伏矿找矿的勘查实践,提出秦家梁地段和古字梁地段为两处最有潜力的隐伏矿找矿靶区。其中,秦家梁靶区具备寻找受次级断陷盆地控制的热水沉积型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1:1万岩相-构造填图、TEM物探方法定位及直孔钻探验证等可望直接发现隐伏的铅锌矿体。古字梁地区具有与甘肃厂坝铅锌矿床十分相似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应进一步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以缩小找矿验证地段。  相似文献   
124.
新疆东昆仑黄羊岭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屹  陈宣华  靳红  李强  王瑞 《新疆地质》2006,24(3):261-266
黄羊岭锑矿床是新疆昆仑山腹地新发现的锑矿产地.锑矿产于木孜塔格大型走滑断裂南侧,矿化带受NEE向及EW向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形态相对复杂,多为似层状、脉状、网脉状、囊状等.岩性组合控矿表现为易于硅化蚀变交代的脆性岩屑砂岩与隔档层页岩构成的岩性圈闭,符合“支撑性岩石与可塑性岩石互层的地层是锑矿成矿最有利的岩性”这一普遍规律.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与我国著名的锡矿山锑矿床具相似性.锑矿成矿作用与青藏高原生长和热隆扩展过程中形成的上叠式逆冲、走滑及派生伸展构造有关,推测成矿时代为渐新世.  相似文献   
125.
小秦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贵金属成矿带之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显示了该区良好的资源潜力。金矿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具有“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成矿过程复杂,太古宙太华群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区域变质作用使金发生初次富集;早期自北而南的挤压形成规模巨大的推覆构造为含金石英脉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空间;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起主导作用。金成矿温度属中低温热液矿床,围岩蚀变简单,成矿具有多阶段、多成因等复合型特征。矿床成因为动热再造多元热液型。通过对该区综合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初步显示开展小秦岭地区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6.
杨易卓  黄志龙  屈童  李志远  王瑞  张景缘  马崇林  潘永帅  于瑾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27-2023030027
西湖凹陷西次凹黄岩地区渐新统花港组油气资源丰富,是东海陆架盆地勘探开发重要领域,但油气成藏机理复杂。为厘清西次凹花港组油气成藏过程,笔者等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等实验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埋藏史等,开展了生储盖、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花港组砂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始新统平湖组发育有效的烃源岩,还具有良好的圈闭条件和保存条件。早期发育的断裂,延深至下部平湖组烃源岩层内,可以作为良好的运移通道,深部超压的发育为油气运移也提供一定的动力。因此建立了“垂向叠置”成藏模式,说明西湖凹陷深层低渗—特低渗致密岩性—构造复合油气藏和深部地层存在异常压力系统内的油气藏的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27.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油藏及地球化学资料,对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转换斜坡特征及其对油气的垂向输导作用开展了研究。研究揭示研究区发育了开放型、连接型和破坏型3类转换斜坡,已探明的油藏主要分布在转换斜坡附近或与其相连构造脊的圈闭内。3类转换斜坡对油气的垂向输导能力存在差异,破坏型转换斜坡的垂向输导性最强,与其相关的中浅层油藏储量大、充满度高;开放型转换斜坡的垂向输导性最弱,与其相关的中浅层油藏几乎不发育;连接型转换斜坡的垂向输导性则介于前两者之间。转换斜坡内微裂隙发育程度的差异决定了其垂向输导油气能力的强弱,利用位移-距离法分析认为形成破坏型转换斜坡的应力最强,微裂隙最发育,导致其垂向输导能力最强。转换斜坡输导油气差异性的认识可为珠江口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8.
中国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是近三十年来勘查地球化学的新研究热点。通过系统分析整理相关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报告等数据和资料,总结概括了中国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对这项工作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做出概略描述,并在已有成果和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建议开展精度更高、针对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技术手段更先进的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9.
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不仅在灾中或灾后能为灾民提供一个临时安置或生存场所,而且更是社会整合其有限资源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平台。本文结合北京市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现状及特征,从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安全性、可达性及有效性3方面,对传统的AHP方法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避险场所适宜性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0.
夏家店金矿床处于区域性山阳-凤镇、镇安-板岩镇深大断裂交汇复合构造较为复杂且强烈的特殊位置,含矿岩系为寒武系水沟口组薄互层重晶石-碳-泥-硅质板岩、泥质岩、硅质岩,容矿构造为脆-韧性断裂,属于与黑色岩系有关的金矿床。经多年勘查,矿床控制金、钒资源量均达中型规模。矿石类型可分为板岩角砾岩型、硅质角砾岩型、白云岩角砾岩型和混合角砾岩型4种类型。笔者详细介绍了主要矿体的地质和矿化特征,在总结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并指出了苏岭沟和Ⅶ号矿化带倒转背斜槽部是进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