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对近十年出现的3个厄尔尼诺年和2个反厄尔尼诺年中4—10月的夏季热带平均流场及几个主要系统作了定量综合分析和对比,得到:它们的沃克环流和哈得莱环流、对流层低层ITCZ和对流层高层TUTT的位置以及40—50°E、145°155°E处的低层越赤道气流强度均和常年不同,它们各自的年际和月际之间的平均环流和主要系统的特征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西南太平洋地区近12年的热带气旋资料,给出了热带气旋活动频数;同时还运用达尔文区域气象中心发布的部分资料,结合1984至85年度热带气旋活动的特点,从多种不同角度讨论和分析了热带气旋活动多和少的不同环流特征,找出热带气旋发生较为有利的地区。最后还发现该区域热带气旋移动的引导层可能不同于西北太平洋地区,以及一种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形成的高低层流场配置。   相似文献   
13.
王平  卢嵘  王文东 《西部资源》2014,(5):194-196
通过海拉尔区存在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的种类、规模、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分析其产生原因、发育规律、机理和发展趋势等,评估其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提出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为国土规划、开发整治、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为森林沼泽浅覆盖区,中生代填图单位的划分、对比及形成时代一直是该地区的重点研究问题,也是地层划分对比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结合近年本地区开展的1/20万、1/2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和相关的科研论文成果等实际资料,并结合邻区资料和最新的同位素年龄成果,提出了新的划分对比意见,将本区侏罗纪—早白垩世地层划分对比为漠河、塔河、兴隆—呼玛3个地层小区和17个组级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根据1994年在南极中山站首次使用数字触发地震仪测量的冰崩,研究南极中山站地区冰崩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温度、风速等)的关系,这对于考察船在南极的安全航行以及科考人员的人身安全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于南极冰川、冰山、冰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有参考价值。结果表明,1~9月份冰崩次数曲线呈口朝上抛物线型变化,10~12月冰崩次数急剧增加。冰崩曲线与月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月平均气温三者的拟合曲线吻合得很好,即冰崩次数随气温持续上升而增加,风速与冰崩的关系却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6.
丰、歉梅雨年热带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的格点资料,天气图和OLR资料,计算和分析了1980-9192年中丰(5年)、歉(5年)和正常(3年)梅雨年各年梅雨中低纬度地区的各种场和距平场,主要天气活动,发现:它们的平均流场和距平场、垂直线环流、副高脊线和ITCZ位置、相对湿度场、垂直运动场以及OLR场均有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南半球冬半年澳洲附近洋面上温带气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0~1992年南半球冬半年的GMS红外云图、格点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澳洲东、西部洋面上各月温带气旋的源地和移动路径,归纳出温带气旋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四种云型演变概略模型图,并提出估计温带气旋中心气压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河宁蒙河段凌汛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NCEP1°×1°的6小时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水文观测资料,对黄河上游宁夏和内蒙古河段封、开河期的凌汛灾害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宁蒙河段凌汛灾害是特定的气象、地理和水文条件所造成的;封河主要是在经向型、开河在纬向型的有利大尺度环流形势下,与冷暖空气的侵入、气温剧烈降升、大气与水体对流失热和增热密切相关;气温的变化取决于温度平流和非绝热因子的作用,冷暖空气的强弱则取决于涡度平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河宁蒙河段封河和开河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象和水文等实测资料,在系统地分析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凌汛特征及物理成因的基础上,选取与封、开河预报因子密切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影响封河最主要因素是气温的变化,旬平均温度〈-5℃,河流封冻;开河无确定的临界气温指标,而与隆冬1—2月累积负积温有明显负相关性。利用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得到预报因子,采用数理统计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分别建立了宁蒙河段封、开河日趋势统计预报模型。预报结果验证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是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重要的区域性基础性工作之一,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地球化学背景变化,要求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更低的检出限。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的硼锗溴钼锡碘钨主要采用单独或分组熔矿的方法进行制备和测定,操作流程长且涉及6种测定方法。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对以上7种元素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总结,采用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碱熔,分取溶液加入柠檬酸,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交换2~3h,除去溶液中大量的阳离子减少基体干扰,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硼锗溴钼锡碘钨含量。结果表明:7种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66、0.096、0.78、0.11、0.15、0.29、0.27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在2.1%~7.5%之间,均小于10%。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应用成本低,并且整合了相关6种分析配套方法,应用于测定厚覆盖区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DZ/T 0258—2014)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