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甘肃寨上超大型钨、金(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秦岭岷-礼成矿带西段,属于复合矿床,具有显著的多期次、多物源和多成因特点。年代学结果表明,矿区至少存在早期钨矿化(220 Ma)和晚期金矿化(140~120 Ma)两期成矿作用。钨矿为破碎蚀变岩型,矿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在时空和成因上与同时代富钨的闪长玢岩脉(220~210 Ma)关系密切,属于岩浆成矿系统的铜-钨-钼中高温成矿系列;金成矿作用的物质来源主要是泥盆纪地层,矿化与闪长玢岩脉没有时空关联,成矿时代为燕山期(140~120 Ma),与西秦岭地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具有一致性。金矿类型介于卡林型金矿床和造山型金矿床的过渡类型,属锑-汞-铅-锌中低温成矿系列。笔者认为,寨上超大型多金属矿床成因是中生代陆内造山体制下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系统之2个成矿系列叠加的结果,尚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2.
喀拉通克铜镍矿床位于准噶尔板块北缘,矿区主要矿体赋存于Y1-Y3号岩体中。矿石构造类型为致密块状和浸染状两大类,其中前者与后者呈贯入接触,不同浸染状类型之间为过渡关系。岩石和矿石的PGE总量偏低,且以PPGE为主,IPGE含量较低。整体上岩石中的PGE含量显示随基性程度降低而变小。矿石中的PGE含量随硫化物含量增加增大,显示PGE主要分布于硫化物熔离形成的物相中。100%硫化物计算后,矿石PGE含量平均仅为573×10-9。各岩体中浸染状矿石PGE组成并无明显差异;岩石和矿石具有相似的PGE分配模式,均属于Pt-Pd配分型。岩石Ni/Cu-Pd/Ir关系以及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形成喀拉通克岩体的初始岩浆为MgO含量较高的玄武质岩浆,属于PGE不亏损的岩浆。基于PGE不亏损的大陆拉斑玄武岩初始岩浆推算,喀拉通克矿床母岩浆明显亏损PGE,而深部硫化物熔离可能是导致母岩浆PGE亏损的主要原因。岩石和矿石Pd/Pt比值总体特征,岩石Cr与Ni、Ir、Ru和Rh相关性,以及硫同位素和岩石学资料分析表明,初始岩浆在地壳深部发生的橄榄石、铬铁矿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可能是促使硫过饱和与深部熔离的主要因素。IPGE与PPGE分异特征及其相关分析,结合矿床宏观地质特征,推断该矿床浸染状矿的成矿作用经历了初始岩浆(PGE不亏损)→橄榄石等矿物分离结晶→硫化物深部熔离→成矿母岩浆(PGE亏损)→上侵并结晶分异的成矿过程。块状矿则可能是这一过程中PGE亏损的成矿母岩浆相对滞后熔离形成的硫化物熔体贯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本文描述了对常规气象信息进行计算机规格化处理的基本思想过程,并对程序模块设计、主要功能和技术的实现,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4.
一、引言记录器是鱼群探测仪中的主要终端显示设备。特别是在垂直鱼探仪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人们用它来记录目标回波、判别鱼群种类、估计目标的大小及有无捕捞价值等。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改进,在技术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从干式记录到湿式记录,以及为了提高记录速度由单笔发展到多笔记录方式等等。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用示波管记录器取代机械记录式的记录器。它的出现必将引起人们广泛的兴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喀拉通克、黄山东、金川和白马寨4个铜镍矿床亲铜元素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所有矿床具有相似的左倾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和铂族元素明显亏损的共同特点;其亲铜元素质量分数却明显不同,铂族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川铜镍矿床以Ni为主,喀拉通克矿床则表现为Cu占优势;矿床的初始岩浆为铂族元素不亏损的玄武质岩浆,应是地幔岩石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少量硫化物预先熔离是造成中国铜镍矿床成矿母岩浆亏损铂族元素和w(Cu)/w(Pd)远大于原始地幔(w(Cu)/w(Pd))的控制因素;不同程度(量)的硫化物熔离导致母岩浆中亲铜元素质量分数不同,R值低不是主要原因;早期发生硫饱和可能是铜镍矿床成矿的必要条件,成矿的关键可能在于新鲜岩浆的不断补给;少量硫化物预先熔离结合不含矿岩石亏损铂族元素,暗示这些矿区深部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