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时下 ,衡量一个部门或单位的工作是否有起色、事业发展是否有后劲 ,往往把这个部门或单位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事业要发展、工作要出成绩固然离不开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但集体的创新能力无疑取决于这个集体每个成员的创新能力。因此 ,鼓励职工个体挖掘创新能力应成为目前各级基层气象台站管理者的工作重点之一。究竟怎样才能使职工个体充分挖掘创新能力呢 ?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第一 ,提高职工个体的创新素质。个体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气象职工创新能力的挖掘程度。试想 ,在一个贫矿区 ,怎能挖掘出高品位的矿石呢 ?所以各…  相似文献   
52.
山东胶南地体及其边界断裂五莲:荣成断裂的构造意义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相似文献   
53.
该译文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进行了简介,并介绍了几个以菱刈金矿为代表的浅成热液脉型金矿床的调查实例。探讨了与矿化作用密切相关的蚀变作用与电阻率率异常的关系。该法对盲矿的探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滇东地区是否存在中上寒武統,是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問題。对这一重要問題,地貭工作者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見认为滇东缺失中上寒武統,另一意見与此相反,认为滇东应有中上寒武統。主张前一意見的同志,认为滇东由于早寒武世末期地壳隆起(卽云貴上升)海水全部退出,因而认为在早寒武世以后一直到晚寒武世,这一区域是没有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55.
滇东区寒武紀地层的探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绪言滇东区寒武紀地层,近六十年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其中以卢衍豪(1941)对昆明附近的早寒武世地层的研究較詳,划分为三个层、四个化石带和两个亚带[7],于是奠定了本  相似文献   
56.
杨孙本 《台湾海峡》1989,8(1):79-83
本文根据福建沿海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分段简述了该区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对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57.
福建深沪湾牡蛎礁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牡蛎礁贝壳属种做了鉴定和^14C测年,对牡蛎礁充填物做了粒度分析、矿物分析、有孔虫分析、幼体贝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牡蛎礁由长重蛎、近江重蛎及泥沙组成,属于福建沿海晚更新世末闪海侵(44000-20000a.B.P.)河口产物。牡蛎礁起始于23000a.B.P.-15~-20m;海侵过程中沦入浅海;海退时完成造礁。现今,牡蛎礁出露低潮带是地壳上升和海岸侵蚀的结果。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观察咀嚼槟榔对大鼠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对照组(CON组)10只,槟榔提取液涂抹组(T组)24只,机械刺激组(S组)24只,槟榔提取液涂抹+机械刺激组(T+S组)24只,干预10周后自由饮食饲养2周。观察各组大鼠干预6、8、10、12周的一般状态及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的变化。结果:槟榔化学成分及粗纤维均可损害口腔黏膜,造成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破坏、增生,但其严重程度T+S组>T组≈S组>CON组。结论:与单一刺激相比,采用化学刺激与机械相结合方法可诱发出较典型、稳定的大鼠口腔黏膜鳞状上皮损伤。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