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洞庭湖生态系统最终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最终服务指生态系统直接提供给人类的,由人类直接享用、消费、使用的生态系统服务,目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多将最终服务与中间服务混淆,造成重复计算。以洞庭湖为例,建立洞庭湖生态系统最终产品与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和旅行费用法评估洞庭湖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154.22×108元/a,其中洪水调蓄和气候调节占总价值的88.69%,是洞庭湖的主导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10项生态系统最终服务按价值量排序,依次为调蓄洪水气候调节淡水产品水资源供给原材料生产释氧休闲旅游固碳水质净化内陆航运。评估结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洞庭湖对人类福祉的直接贡献,不仅能提高公众和管理部门对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也为管理部门管理洞庭湖提供了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2.
1974-2011年白洋淀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1974年、1979年、1984年、1987年、1989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10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和分析,揭示了白洋淀近37年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37年白洋淀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极为复杂,主要表现为水体、芦苇地、耕地3种土地覆盖类型相互转化。1974-2011年,水体面积从58.01 km2上升到80.07 km2,芦苇地面积从104.94 km2下降到72.95 km2,水生植被从14.02 km2下降到4.27 km2。1974-2011年,耕地、水体、芦苇地、居民点转化为其它类型的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39.25%、34.46%、53.74%和18.15%。水体面积增加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东部和北部地区,水体面积减少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西南地区。水位变化、入淀径流量变化、淀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及管理政策是白洋淀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因子。研究揭示了白洋淀土地覆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对白洋淀土地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罗娇  徐琦  王立军  江波  史大永 《海洋科学》2016,40(11):108-112
BDDPM是一种从海洋松节藻中分离出来的全新结构的溴酚类化合物,前期研究表明BDDPM具有良好的PTP1B蛋白酶活抑制能力。在本文中利用Hep G2细胞和C2C12细胞,研究BDDPM对肝细胞糖原合成能力的影响及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结果表明,1μmol/L BDDPM可以在细胞水平显著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提高肝糖原的合成,缓解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初步具有开发成为新型抗糖尿病海洋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34.
陆表定量遥感反演方法的发展新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获取的遥感数据越来越多,定量遥感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本文从反演方法和遥感数据产品生成两个主要方面对近期陆表定量遥感的发展进行评述。由于大气—陆表系统的环境变量数远远超过遥感观测数,定量遥感反演的本质是个病态反演问题。在评述机器学习方法(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函数等)的应用基础上,重点关注克服病态反演的7种正则化方法:多源数据、先验知识、最优化反演的求解约束、时空约束、多反演算法集成、数据同化和尺度转换。定量遥感发展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由数据提供者(比如数据中心)将观测的遥感数据转换成不同的地球生物物理化学参数产品,即遥感高级产品,并服务于数据使用者。概括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研发的GLASS(Global LAnd Surface Satellite)产品的新进展与全球气候数据集的研发情况。  相似文献   
35.
36.
通过红花岗区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采集各类样品共2036件,获取数据信息46878项,评价了红花岗区耕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特征,结果表明:全区耕地土壤养分综合等级以二等和三等为主,三等及以上占比96.38%;耕地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以安全利用类为主,占比82.75%;耕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以三等为主,三等及...  相似文献   
37.
东营市基岩地质背景与地热资源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营市地热资源丰富,地热分布受储盖条件及基岩构造背景等因素制约,热水储层为多层结构系统。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地温总体呈高、低相间的带状展布。其平面展布,相对高温区与基岩潜凸区一致,相对低温区与基岩潜凹区一致。地热主要为正常增温传导型,在潜凸与潜凹结合部位,可能存在水热对流型。  相似文献   
38.
杨静  陈冬梅  周庆亮  郝毅  江波 《气象》2010,36(3):123-127
用2005—2006年4—9月准东电网负荷资料和T213预报产品资料,建立日平均有效时间序列数据,对电力负荷与T213主要预报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影响该地区负荷变化的重要预报因子为700 hPa水汽通量、850 hPa水汽通量和降水量,建立日平均电力负荷变化的预报方程。对2007年进行试报,负荷变化趋势与实际一致,但对负荷发生明显波动的预报有时出现偏差,原因是T213对降雨天气预报有误所致。提出改进方案,采用模式与预报员经验相结合,从气象观测要素中再筛选出新的降雨因子,与T213重要预报因子重建预报方程,再次试报结果更接近实况。对2007年4—9月预报误差进行分析得到,计划负荷平均误差为11.5%,T213建模平均误差为8.2%,通过改进后重新建模的平均误差为6.4%。在降雨天气条件下,计划负荷误差22.3%,T213建模误差13.4%,而改进后的预测误差降低到8.9%。  相似文献   
39.
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构造应力场及流体运移势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盆地西部油气运聚的规律是:①区域主要构造格架或构造体系控制了构造压力低值区的展布,二级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边界为近南北和北北东向;②由浅层向深层,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③盆地西南部油区棋盘格式构造的结点为构造压力低值区;④不同构造层油气流矢量聚集区往往都是构造压力的低值区和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40.
本文在现有地籍GIS的基础上,引入时态概念,重点介绍了建立动态地籍GIS过程中,宗地数据模型的建立、数据质量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动态地籍GIS平台。反映了地籍要素中宗地变更的时续性和动态性,实现了宗地的历史追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