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294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本文实验的目的是评价含氧化铁涂层的砂石和表面活性剂改进的沸石去除饮用水中病毒和细菌的有效性。微生物污染一直是受到全世界关注的严肃问题。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地下水是主要的饮用水源。美国的公共饮用水消耗量的40%来源于地下水。其他国家,如丹麦,地下水占饮用水的  相似文献   
22.
生物修复描述了在地下水和土壤中进行的微生物自然降解过程,该过程是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进行的。自然降解过程既需要电子给予者(如氧),也需要电子接收者(如氢)。多数情况下由于这些基本要素的需要(氧或氢),土壤很快会变得贫乏,氧或氢会以最快的速度阻止自然微生物污染的扩散并达到降解目的。通过固有细菌和自然土壤过程(固有衰减)使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衰减的很大优势在于避免了昂贵的泵吸系统、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23.
充足的粮食供应是当下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之一,撂荒作为耕地边际化的极端表现,对其开展监测对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为研究区域,通过GEE平台,使用Sentinel-2和Landsat 7、8数据构建时序数据集,计算NDVI、EVI、NDWI、BSI、MSI等指数,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法提取耕地撂荒,总分类精度为73.76%,Kappa系数为0.68,针对耕地撂荒最佳提取效果,F1得分为0.691 1。本文方法对山地丘陵地区耕地撂荒监测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区域化探资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上的应用成果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1991年,利用冀东地区已有1:20万区域化探资料,进行了在农业中的开发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区内微量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缺乏区,开展了增施微量元素Zn、Mn、Mo、B和Co肥料提高水稻、玉米、花生和苹果产量的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增施微肥后,水稻、玉米、花生产量提高,平均增产10%以上,亩增收入平均40元以上,苹果增产30%以上,亩增收入大于1000元,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是明显的。这项成果如在整个冀东地区推广,其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域差异发展变化的趋势及特点。在确定了研究的方法,采用的指标后,文章从三个方面,及全省区域差异的总体状况;省内各区之间的差异;省内各区内部的差异,分析了广东省1980—1990年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区域差异迅速扩大,且主要体现在珠江三角洲与全省其余各地差异的扩大;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三角洲内部的差异就比较明显,但1980年以来三角洲呈现出很强的均衡发展的特点;区域差异发展的特点与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最后,文章探讨了缩小广东省区域差异的措施。  相似文献   
26.
相秀珍 《气象》1990,16(4):58-61
月内,江南、华南雨雪偏多,月末出现了两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对冬小麦越冬及返青有利。上半月,冷空气活动弱,我国大部地区持续暖冬天气;下半月,超极地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和华北地区出现晴冷天气,气温偏低;月末,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  相似文献   
27.
相秀珍 《气象》1991,17(8):58-61
本月,华南、东北和西北等地的大部地区降雨偏少,广西、广东、新疆等省(区)旱情持续;北方冬麦区及四川盆地下旬出现连阴雨天气,淮北发生短时渍涝。华北平原上、下旬气温偏低,华南下旬炎热。风雹  相似文献   
28.
高中地理第一堂课,不要马上讲“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而要来一段“绪言”,这对整个高中地理的教学,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9.
相秀珍 《气象》1989,15(5):58-61
本月,冷空气活动较弱,东北和华北地区气温显著偏高;西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雪偏多,下旬初,这些地区出现了一次大—暴雪,雪量之大为多年所罕见。中旬后,江南、鐑南阴雨结束,气温稳定回升。 天气概况 月内,冷空气主要来自里海和帕米尔高原→带,强度偏弱,路径偏西,对我国北方影响较小。月平均气温分布是北方偏高、南方偏低 (图1),其中河套地区、华北中部和南部偏高2—3℃,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偏  相似文献   
30.
变密度组合体重力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正确地解释重力资料并取得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需要有新的重力模型,以便改进以往利用的二层模型。根据新近调查的地球物理地质资料,本文提出利用变密度多层结构的地壳重力模型。该模型以较简单的形式反映地壳内各层不同的特征:剖面内横向不均匀性由断块来决定;各层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密度界面,而是梯度界面。由此,我们推导了截面为不等腰梯形的水平棱柱体的理论公式,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在江西赣州—阳山进行了实际计算。结果与深地震测深的部分资料吻合较好。经验表明,选择初始模型对其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