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144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413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陆内碰撞体制流体作用及成矿作用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陆内碰撞作用和流体作用都是80年代以来的研究前沿,它们的研究必然会大大促进成矿作用研究的发展,也是跟踪和超越世界地球科学先进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拥有最多最复杂的陆内碰撞带,为中国学者开发有关研究并取得高水平成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对陆内碰撞、流体作用和成矿作用研究现状的分析表明,三者之间研究的相互结合是薄弱环节,限制了有关问题的深入,但为我国学者开发该方向的研究,取得领先于国家水平的成果,提供了  相似文献   
82.
表土颜色和气候定性至半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胜利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175-181
通过中国现代土壤的颜色测定, 发现土壤颜色与成土过程和现代气候因子之间有良好的函数关系, 土壤红度和黄度主要与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含量密切相关, 与气候的关系在热带-暖温带湿润区表现最好, 而明度与有机质积累、腐殖质过程和碳酸盐化过程等密切相关, 与气候的关系仅存在于温带湿润-干旱区. 土壤的湿度和表面糙度对土壤颜色有较大影响, 野外土壤颜色的直接测定有较大误差. 同时, 对经典黄土剖面进行的千年尺度和万年尺度颜色气候记录的分析表明, 颜色气候记录在这两个尺度上均可很好地再现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 并表现出了磁化率在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所不能指示出的成土过程和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83.
颜茂都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182-186
对甘孜详细的黄土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 甘孜黄土底部的年龄大约在1.13 Ma, 在0.95~0.92和0.65~0.5 Ma期间有两次显著的气候事件. 它们共同说明青藏高原大气环流在约1.13 Ma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 在0.65~0.5 Ma左右青藏高原冰川作用可能达到最盛.  相似文献   
84.
祁连山北缘酒东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志军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195-201
对河西走廊西端的酒东盆地文殊山背斜剖面开展的磁性地层学工作初步结果表明, 疏勒河群胳塘沟组、牛胳套组和玉门砾岩的年代分别约为>11~8.6, 8.6~4.5和4.5~0.9 Ma. 沉积环境分析发现从约8.6~7.6 Ma起青藏高原北部从较低的高度开始逐步持续的缓慢隆起, 较青藏高原东北部要早, 但并无证据显示当时已经达到最高. 玉门砾岩出现代表的强烈隆升开始于约4.5 Ma.  相似文献   
85.
断层泥显微结构的特征与断层滑动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断层中普遍存在含有粘土矿物的断层泥,大量的实验研究和野外观察证实,不同应变速度的变形作用在断层泥中留下特殊的显微构造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断层泥的变形特征,来推测变形时断层的滑动方式和次序。  相似文献   
86.
云南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建博  方丽萍 《云南地质》1996,15(3):299-307
云南位于喜马拉雅-特提斯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激烈。特殊的地质地理条件,形成了丰富的地热资源,使云南成为我国地热资源大省。对云南地热资源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然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却较低,高温地热资源至今还未得到真正利用。本文通过对前人资料的综合研究,将全省地热资源按温度分为过热水-高温、中、低温和低温三种类型;按成因分为火山岩浆型、新生代盆地型和褶皱山区断裂带型,并对地热带的分布规律及地热田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描绘了全省地热资源的总貌,继而指出地热资源在工业、农业、矿业、医疗饮疗保健、旅游等事业方面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多剩磁成分的主成分法分离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的多剩磁成分的分离是古地磁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Kirschvink(1980)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法(PCA)能有效地进行多剩磁成分的方向分离.作者认为,最大角偏差(MAD)值的选择应视各磁成分的剩磁谱组合特征而定,剩磁相似度的提出,可以帮助确定MAD值选取的最佳值.在主成分法分离的剩磁方向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种多剩磁成分的强度分离方法,籍此可以进一步研究各分离磁组分的剩磁谱特征及其成因,并将以上方法应用于新疆柯坪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的剩磁分离.  相似文献   
88.
梁平德  刘爱霞 《气象》1995,21(6):44-47
分析了1963-1990年天津粮食产量与地表水资源的关系,同时计算了粮食产量随时间增长的趋势议程及扣除增长趋势的粮食相对产量序列。结果表明,由于天津地势低洼易涝,地表水资源量大于35亿m^3的丰水年,粮食减产;而当年地表水资源量在35亿m^3以下,前一年地表水资源量大于20亿m^3,尤其是前一年为丰水年最有利于粮食增产。还分析了地表水资源对水稻、小麦、玉米等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不同影响,揭示了地表水  相似文献   
89.
90.
通过探寻渗透系数、压缩系数(或体积压缩系数)与孔隙比在固结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来确定固结系数与固结时间的关系并将其用于固结度计算是无益的,原因在于固结度计算公式只在固结系数为常数时才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