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红树林固氮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树林中有丰富的固氮微生物,尽管它们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但相对于其它成分,同氮微生物的研究较为薄弱。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些固氮微生物与红树植物生活在一起,可以相互从对方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同时这些微生物又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微生物产生相互作用。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固氮微生物的固氮活性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演替阶段的红树林中有较大的差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红树林固氮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相对于其他系统的固氮微生物的研究,红树林固氮微生物的研究还有待于加强。  相似文献   
92.
郑文教  林鹏 《海洋学报》1997,19(1):96-103
探讨中国8种主要红树植物的叶片和3种典型胎生的胚轴种苗,在生长发育中Cl、Na、K、Ca、Mg及灰分的含量动态.结果表明,随着胚轴在母树上的胎生发育,胚轴不仅Cl、Na含量降低,K、Ca、Mg及灰分含量也降低,成熟时各元素及灰分含量均远低于果实,表明胚轴的盐分含量在胎生过程中是一个低盐化的过程.红树植物叶片从幼叶至老叶:K含量降低;Ca、Mg含量提高;Cl、Na及灰分含量拒盐红树提高,而泌盐红树则相反幼叶高于老叶.表明拒盐红树盐分有集中于老叶的趋势,随着叶片更新、富盐叶片凋落而排除体内过多盐分的累积是拒盐红树抗盐适应的特性之一.K元素则可再周转利用.  相似文献   
93.
福建红树林区4种海藻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福建红树林区4种海藻(扁浒苔Enteromorpha compressa,混合卷枝藻Bostrychia mixta,鹧鸪菜Caloglossa leprieurii,节附链藻Catenella impudica)的营养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红树林区 4种海藻Fe,Mn含量显著高于一般海藻的平均浓度;Ca含量则普遍低于一般海藻的平均浓度;P,K,Mg含量则高于或低于一般海藻的平均浓度;(2)福建红树林区4种海藻总氨基酸含量(TAA)由高到低依次为(干重):扁浒苔265.89mg/g,混合卷枝藻211.96mg/g,鹧鸪菜189.53mg/g,节附链藻111.10mg/g;而必需氨基酸含量(EAA)由高到低依次为:混合卷枝藻87.42mg/g,扁浒苔82.92mg/g,鹧鸪菜73.62mg/g,节附链藻34.41mg/g;(3)在3和6月,对生长在秋茄板状根上和岩石面上的鹧鸪菜营养成分比较,前者的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大于后者;而元素含量则有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94.
深圳福田红树林区7种红树植物叶热值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7种红树植物叶热值和灰分含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7种红树植物叶的灰分含量存在差异,且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2)7种红树植物叶中,大戟科的海漆、梧桐科的银叶树这两种红树植物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其余5种红树植物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3)从干重热值的季节变化来看,2001年1月(冬季)、2001年4月(春季)7种红树植物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2000年7月(夏季)7种红树植物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有显著的线性相关,2000年10月(秋季)7种红树植物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4)7种红树植物叶的去灰分热值与干重热值存在不同的季节变化趋势,但7种红树植物叶的去灰分热值均是秋季最高.  相似文献   
95.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生物礁露头的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奥陶系生物礁为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储集层,明确露头上生物礁的内部结构及发育规模,探索露头和井下生物礁对比研究的新手段有重要意义。应用探地雷达及自然伽马能谱仪对塔里木盆地巴楚达吾孜塔格奥陶系露头进行了探测。研究表明,探地雷达剖面上多数生物礁为扁平透镜状或层状,这与露头上观察的结果有所差别;高分辨率雷达剖面揭示出较出露生物礁发育程度更大、个体更小的疙瘩状礁体或礁团块;礁体内部的分层性及礁体内部水道充填体的斜层理在雷达剖面上反映明显,雷达分辨率可达到分米级别。礁灰岩的自然伽马值高于亮晶砂、砾屑灰岩,而低于泥晶灰岩、棘屑灰岩、泥晶生屑灰岩、泥灰岩的放射性。生物礁在自然伽马曲线上表现为漏斗形、钟形或箱形;自然伽马曲线也反映出礁体内部的分层性。露头和轮南井下奥陶系生物礁的自然伽马放射性特征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为露头和井下生物礁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6.
挟沙水流紊动通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鹏  陈立 《水科学进展》2002,13(2):153-158
利用MicroADV的声强衰减与泥沙浓度的关系,提供一种无接触测量含沙量浓度的方法;同时根据连续采样得到脉动的泥沙浓度,对这种脉动浓度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根据得到脉动浓度,初步定量地研究了紊动扩散通量大小及其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7.
李术才  林鹏  许振浩  李利平  郭明 《岩土力学》2015,36(7):1989-1994
首次将条分法引入到充填型岩溶蓄水构造突水、突泥研究当中,基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条分法原理,对隧道-岩溶充填物-岩溶管道系统进行了抽象概化,建立了充填型岩溶蓄水构造充填物条分解析计算模型。假设充填物在滑动面上各处均达到极限平衡状态,且在滑动面上的破坏服从Mohr-Coulomb破坏准则,通过力的平衡条件推导了充填型岩溶蓄水构造突水突泥的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形成了一种求解充填型岩溶蓄水构造突水、突泥最小安全厚度的工程实用解析方法。该方法为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吻合性较好且符合实际工程情况,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非线性受力性状分析软件,可灵活选用不同的荷载传递函数如双曲线模型和软化模型等分析单位侧阻与桩土相对位移间的关系及桩端位移和桩端阻力间的关系,并将桩分成若干桩段以考虑地基土的成层性,且在分析单桩的非线性受力性状的过程中可考虑地下水的影响。该软件得出的单桩受力性状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提出的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非线性受力性状的分析软件是合理可行的,在单桩非线性受力性状的分析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特高拱坝建基面浅层卸荷机制与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水电资源的大力开发,高坝建设日益增多,面对这些大规模的建设,拱坝的稳定问题成为拱坝设计中的关键重大问题。对于处在高地应力河谷的拱坝建设,由于开挖,地应力释放引起基础岩体卸荷,造成的浅层稳定问题,对高坝设计来说是个少有成例的问题。对此问题,如果采用概念不对,误导了计算,则将引入失误。对高拱坝建基面浅层卸荷特征、产生机制进行详细讨论,结合小湾高拱坝遇到的浅层稳定问题,提出了拱坝多余力,及浅层建基面面安全系数的求法,利用最大最小原理对小湾拱坝建基面浅层稳定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在小湾工程的设计中得到应用,文中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指导同类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0.
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研究了九龙江口的秋茄(Kandelia candel)林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林两个红树林群落及其相应对照光滩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及抗菌活性.对微生物类群的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土壤细菌中,芽孢杆菌(Bacillus)是最占优势的属;放线菌以小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最具优势;其次是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从秋茄林到白骨壤林,由于潮位降低,小单胞菌比例增加,而链霉菌比例下降;丝状真菌以半知菌占绝对优势,木霉(Trichoderma)、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um)是最常见的属;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微生物的类群减少,但芽孢杆菌和小单胞菌的相对比例增加;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类群比对照光滩丰富,缘于林内土壤营养与微生物的栖息条件比光滩优越.对抗菌活性研究表明:土壤真菌的抗菌活性低,抗菌谱窄;放线菌的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宽,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多为小单胞菌,小单胞菌是一类值得重视的放线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