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对临汾中心地震台“十五”前兆观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工作状态稳定、运转情况良好,产出数据的连续率、完整率等指标达到了规范中≥95%的要求;3套形变观测数据“内精度”达到了国家“Ⅰ”类形变台的标准,对于全球7级以上地震和全国6级左右地震,石英摆倾斜仪能清晰记录到50%以上地震的前驱波现象;在同一地震前垂直摆出现的异常变化与石英摆存在截然不同的异常图像形态,这可能与两仪器自身之间的摆系、工作周期、频率等指标的差异性有关;大地电场有较好的远场异常效应,在青海海西等地震前记录到了明显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62.
运用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2010年2月TJ-型体应变仪、SSQ-2I石英摆、VS垂直摆倾斜仪的观测资料,分析总结2月27日琉球7.2级、智利8.8级地震的形变异常。为今后的分析预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曹新星  宋之光  李艳  王丽 《地学前缘》2016,23(3):243-252
基于海洋沉积确定的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约33.5 Ma)的气候过渡期是新生代全球性气候事件,但长期以来相关的陆相沉积记录研究则比较缺乏。本文对形成于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的茂名油柑窝组油页岩样品进行了有机质丰度、烃类组成、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等分析,以期研究低纬度陆相沉积有机质对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气候过渡期(EOT)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埋藏较浅的上部层位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显著正偏,为-19.1‰~-25.9‰,平均值为-22.2‰;而下部层位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在-23.7‰~-30.2‰,平均值为-26.3‰。两个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之差在1.5‰~8.1‰,平均值之差为4.6‰。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的显著差异指示了EOT低纬度陆相古气候变化引起的陆相有机质响应,而这种响应与当时大气CO2浓度和海洋温度降低导致的气候和植物群落变化密切相关,即可能存在着C3植物向C4植物的转化、C4植物的迅速增加并最终导致沉积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也可能是由于大气CO2浓度降低导致的大气CO2碳同位素组成整体正偏的结果。很显然,进一步详细的连续剖面分析将对研究古近纪EOT低纬度陆相古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基于TM图像,采用灰度图像分割算法,自动提取南京市中心城区的不透水面、植被及水体;并用单窗算法反演了地表温度;依据离市中心的距离将中心城区分为45级缓冲区,依次统计分析每一级缓冲区内的平均温度、不透水面温度、植被温度、水体温度及各类地物的面积比例等;建立了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比例、植被比例、水体比例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大,地表温度降低;植被、水体具有降温效应,水体的降温效应是植被的2.43倍;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比例、植被比例、水体比例的综合关系模型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5.
刘子奇  路瑶  李艳 《高原气象》2022,(3):558-571
利用1961-2018年中国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大范围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EPECE)年代际特征及大气环流成因。结果表明,EPECE累计天数在1961-2018年间总体存在波动下降的趋势特征,但在1995年前后出现了趋势转折,在1995年前事件累计天数减少趋势显著,且以全国类事件为主;1995年后变为增多趋势,主要类型为西北/江南类与中东部类事件。通过对大气环流场分析及利用西伯利亚高压指数、阻塞高压指数以及等熵面上的位涡(PV)异常特征分析,对比研究了1995年后西北/江南类与中东部类事件显著增多的大气环流成因,进一步发现,1995年EPECE事件期间欧亚大陆极涡由强转弱,乌拉尔山阻塞高压频率偏低至21.8%,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距平最大值为8.9 hPa,位于乌拉尔山地区的异常低PV环流偏强,轴线呈东北-西南向,为典型的反气旋式Rossby波破碎,使得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而在1996-2018年间EPECE事件发生时,欧亚大陆极涡在减弱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而维持,乌山阻高频率达34.6%且范围偏东偏北,西伯利亚高压强度距平达到11.5 hPa,位于...  相似文献   
66.
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常以多种氧化态的形式广泛存在。在缺氧或者厌氧的环境中,部分微生物能够利用含铁矿物中的Fe(Ⅲ)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从而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Lovley,1997),具有这种能力的微生物被称作  相似文献   
67.
法国科学家Fenton从研究中发现Fe2+/H2O2体系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此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Fenton试剂就被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1964年,Eisenhouser首次将Fenton试剂用于处理苯酚及烷基苯废水,开创了Fenton试剂处理有  相似文献   
68.
导航用重力梯度基准图构建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东  刘繁明  李艳  张迎发 《测绘学报》2011,40(6):736-744
基准图是重力梯度辅助导航实用化研究的关键技术,由于依靠实测构造大范围基准图还需要较长时间,理论模型逼近重力梯度开始成为可行的构图方法。系统研究了一种基于自由空间异常或布格异常数据的构图方法,避免了相关研究构建梯度图时较少考虑标准测量数据,构图结果物理意义不明确和缺乏实用性的缺点。以重力归算理论推导了构图方法原理,然后用频域算法实现构图过程中两个关键计算过程,通过算例分析了构图效果。所构基准图数值、轮廓等关键特征均与实测重力梯度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方法在重力梯度辅助导航基准图构建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采用ArcGIS Engine(ArcEngine)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实现了高斯烟团气体扩散模型的空间动态模拟,分析计算了气体扩散过程中的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70.
文章主要根据小波变换方法在不同尺度时细节的变化特征,通过一些震例对山西数字形变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过小波变换处理后的数据在细节部分达到第5层、第6层时,震前资料会显示出比较同步的长周期信号,这为识别和提取数字洞体形变资料中的趋势异常和短期异常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