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李海涛  韩燕  张爽娜 《地下水》2011,33(2):102-104
饮用水安全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又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衡水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状况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从衡水市饮用水源区的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两个方面的水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2.
本文探讨了GIS开源软件的原理及功能,使用开源软件建立了WebGIS体系结构.通过对GIS开源软件的详细对比、分析后,从功能、是否支持规范与标准、软件兼容性、发展前景等方面考虑,最终选取了OpenLayers作为客户端、GeoSetver作为服务器端、PostGIS作为数据库建立了WebGIS体系结构.本文以某市为例,...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双极化数据的土壤水分反演经验模型,该模型引入了新的综合粗糙度参数Rs=S2/L(1/2)来描述地表粗糙状况,将两个粗糙度参数均方根高度S和相关长度L合二为一,因而模型的未知量仅为Rs与法向菲涅尔反射系数Г0。基于AIEM模型数值模拟,建立了后向散射系数与Rs、Г0的经验关系,并利用两个极化的微波数据同时反演得到粗糙度参数Rs和Г0,进而得到地表土壤水分。实测数据表明,该模型反演的土壤水分与地表实测值相关性较高(R2=0.681,RMS=0.043),在土壤水分反演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4.
样本尺寸对遥感影像FCN训练模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如何选择合适尺寸的影像样本来得到较好的网络模型这一问题,该文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FCN)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开展了不同样本尺寸下的网络模型训练实验,分析了样本尺寸分别为128、256、512像素大小时对FCN网络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512像素×512像素大小样本尺寸下像素准确率、平均准确率、平均交叉联合度量和带权交叉联合度量4个评价指标的精度值均高于128像素×128像素和256像素×256像素大小的值,比128像素×128像素样本尺寸平均高出20%以上,比256像素×256像素样本尺寸高出10%以上,因此,在计算机内存允许范围内采用大尺寸样本进行网络模型的训练,有利于提高模型训练精度,可得到更好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65.
刘泽华  李海涛  史春云  汪侠  张洪 《地理学报》2010,65(12):1624-1632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旅游地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历来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但国内外学者对两者间的内在关系关注较少。中国黄金周旅游流是典型的高强度的短期旅游流。选择云南省的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4 座重点旅游城市的7 处代表性景区为案例,建立黄金周客流周内分布偏度指数G,并使用相关分析及Person 相关系数,发现存在景区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现象,其机制为:在假日制度时间约束下,距离旅游集散中心的时间距离成为影响各城市及其代表性景区黄金周客流时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时间距离越大,则黄金周客流峰值出现时刻越迟,G值越高;而部分景区同时受不同尺度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出现客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多重响应现象。  相似文献   
66.
对古氏非螺(Afer cumingii (Reeve,1844))的齿舌形态以及线粒体CO1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并以犬齿螺科种类为外群,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古氏非螺的齿舌具有典型的蛾螺科种类特征;古氏非螺在系统树上与蛾螺科种类聚在一起,而不与犬齿螺科种类聚类。齿舌形态和线粒体基因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古氏非螺属于蛾螺科,进一步证实了将非螺属修订到蛾螺科的结论。  相似文献   
67.
基于能值的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评价(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IMAR)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emergy analysis with data from 1987 to 2007.Through calculati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nputs and a series of emergy indicators,this paper discusses IMAR’s resource use structure,economic situation,and trade status.The results show that more than 85% of the emergy used in IMAR was derived from home sources,indicating a strong capacity for self-sufficiency.Concentrated-used local non-renewable emergy,which provides IMAR economy with most of the driving forces,took the largest share in total emergy use after 2004 and reached 58% in 2007.The 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Plan of 2000 ushered in a rapid growth of coal and electricity production and exportation to other regions of China from IMAR.The export/import emergy ratio of IMAR reached 3.46 in 2007,with the coal exported(3.44 10 23 sej in 2007) without being used by IMAR itself,accounting for almost 100%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mports and exports.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from 1987 to 1998,EmSI values remained higher than 10,suggesting underdevelopment in IMAR;after 1998,EmSI values decreased sharply from 19.07 in 1998 to 1.88 in 2007,indicating that IMAR is characterized by medium-run sustainability and is relying more on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nd imports.  相似文献   
68.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系列土地调查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快速、准确地更新土地利用基础图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软件系统的需求、特点、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法。该软件系统将整个图件更新作业流程一体化,实现了GPS、RS、GIS技术集成支持下的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快速更新。  相似文献   
69.
GIS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对比分析了已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进行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思路和技术框架,并围绕其中的关键技术,如空间信息存储、矢量数据图层的创建、缓冲区分区、栅格叠加与模型分析、距离制图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江苏省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验证了GIs应用思路和技术框架的可行性,其成果为矿产资源规划以及其它相关领域的规划环评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0.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是我国近年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研究热点,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响应机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基于1956-2015 年黑河流域气温、湿度、降水观测数据及多个大气环流特征量监测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流域气象要素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周期性及遥相关。结果表明:(1)流域气温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遥相关关系最为明显,湿度、降水次之。(2)气温与Niño3.4 SSTA、SOI 的显著遥相关共同周期为12~16 a,与NAO、AO为9~11 a,与WP遥相关周期为5~9 a,与PDO为8~15 a。(3)湿度与NAO遥相关周期为4~5 a,与POL为3~6 a,与WP为9~15 a,与PNA为2~8 a。(4)降水与Niño3.4 SSTA遥相关周期为9~15 a,与NAO为2~4 a,与AO为3~7 a,与POL为11~19 a,与WP为9~14 a。(5)上述各遥相关周期的地域分布、显著时段与时滞特征各有差异。本文研究有助于加深流域气象要素对环流特征量响应机制的认识,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严峻的水-生态问题的解决及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