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黑脑包铁矿于20世纪60年代发现,2005年通过对该铁矿的3C1、3C2两个矿体详查,提交122b+333类型铁矿石量281.44万吨.2007年在综合分析矿床赋存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包括地质、物探、钻孔工程等综合方法与技术对两个矿体进行了补充勘查,提交122b+333类型铁矿石量为920.27万吨,新增铁矿石量638.83万吨.  相似文献   
132.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滑带土抗剪强度特征值进行预测研究。利用CHAID算法与相关性分析进行数据预处理。根据CHAID算法分类结果,将滑坡按照原岩的沉积环境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定量指标与抗剪强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滑带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原岩为不同沉积环境的滑坡其天然状态下内摩擦角的影响因素不同;天然状态下的黏聚力与各定量因素相关性均不高。将相关性高的指标作为输入变量,建立数据挖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挖掘出的知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3.
为探讨滇东南瑶山群的原岩年龄以及后期经历的岩浆-变质-构造事件年龄,开展了SHRIMP锆石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阴极发光(CL)分析和光学显微分析显示瑶山群的锆石组成比较复杂,可以分为继承锆石、变质锆石、深熔锆石/岩浆锆石等几大类。除少量测点207Pb/206Pb年龄为新元古代外,继承锆石206Pb/238 U表面年龄变化范围集中在235±1.7Ma~261±3.6Ma,加权平均值为250.8±9.8Ma(N=4,MSWD=4.1);深熔/岩浆锆石206Pb/238 U表面年龄显示出~85Ma和~75Ma两个峰值;变质增生锆石206Pb/238 U表面年龄为49~30Ma,且主要集中在32Ma、37Ma和42Ma左右。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初步推测:250.8±9.8Ma的继承锆石峰值年龄表明,瑶山群主体的原岩时代可能不早于二叠纪;变质锆石、深熔锆石/岩浆锆石的206Pb/238 U表面年龄可分为~85Ma、~75Ma、~42Ma、~37Ma和~32Ma等5组,可能代表了红河断裂南段自燕山晚期以来5期较强烈构造-岩浆-变质事件的时限。  相似文献   
134.
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床原生分带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液矿床原生分带的研究对于矿田内的找矿和成矿预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在对小秦岭地区9个典型金矿床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矿田内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原生分带模式,探讨了原生分带的形成机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5.
川滇黔接壤处铅锌银矿床中银矿物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区域地质概况。川滇黔接壤地区包括川西南23县、滇东北及滇东22个县及黔西北十几个县,面积约17万km^2。构造位置上处于康滇地轴中北段的东北部,扬子地台西南缘,囿于小江断裂、弥勒-师宗断裂、紫云-桠都断裂所挟的三角形构造范围内。区内自震旦纪以来沉积了一套巨厚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盖层,在其西部即为康滇地轴的一套古老岩系,区内广泛分布峨眉山玄武岩。  相似文献   
136.
贵州银厂坡银矿床银矿物特征及其赋存状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电子探针、化学分析、显微镜鉴定及野外观察等方法,对贵州威宁银厂坡银矿床的银矿物物理性质、化民分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银矿物主要有三种:自然银、螺硫银矿、银黝铜矿。在银黝铜矿中,Ag的摩尔数与Sb、Zn的摩尔数呈明显正相关。银主要呈独立银矿物的形式赋存于Pb-Zn-Ag和Pb-Cu-Ab两类矿石中。  相似文献   
137.
老君山成矿区变质成因夕卡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老君山成矿区广泛分布的夕卡岩是主要含矿岩层。通过对夕卡岩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稀土结球化学特征和成岩年龄的分析研究,证明了夕卡岩是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8.
中国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区的一些地质特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朝阳 《地学前缘》1999,6(1):163-170
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包括基底、盖层、构造与地球物理特征)和一些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的研究,重点对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1)巨厚的地壳使温度高的地幔对容矿地层的面型影响不强烈,只是在一些切壳的深大断裂附近形成一些较高的地温场、小岩体和岩脉;(2)区内元古代基底区域变质作用不强,经受的温度、压力都不是很高,致使元古界岩石中的成矿元素没有大量被结晶(变质)分异作用排出,因而其成矿元素丰度较高;(3)新元古代—古生代巨厚的沉积盖层显示出该区长时间、大面积稳定下沉,岩浆活动(特别是侵入活动)不强烈;(4)盖层中大量含碳质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石相间出现的岩性组合反映了海进海退、氧化还原的沉积环境变化,有利于成矿元素沉淀富集;(5)很多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物质都来自深部,因此巨厚的盖层有利于成矿过程中缓慢降温而形成大量的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基于全概率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方法,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研究在不同临界屈服加速度ac、永久位移模型、场地类别和断层距情况下,地震动强度参数相关性对地震滑坡危险性结果的影响规律。主要结果表明:在进行滑坡危险性分析时,不考虑多地震动强度参数相关性会造成预测位移值偏小,滑坡风险被低估。因此,考虑地震动强度参数相关性对滑坡危险性评价很有必要,这能使预测结果反映地震动参数样本作为输入时的实际相关性特征,为合理进行滑坡防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川、滇、黔接壤地区铅锌矿床的分布受大地构造演化背景的控制。天宝山矿床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变形的应力、应变场的分析显示与区域变形相对应的区域性应力场有印支晚期和燕山期两期,其主压应力方向分别为NWW向和SSW向,印支晚期区域性近东西向的挤压是形成NWW向容矿的张性断裂的主要动力,该期为主构造期;燕山期NNE-SSW向的区域性挤压应力,具有引发区域性NEE向张性容矿构造的条件。结合区域岩浆活动和矿床同位素年龄资料的分析,认为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发生的两次区域性小规模的岩浆活动与铅锌成矿有较密切的联系,岩浆活动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和热能。构造应力、应变场所反映的构造期次、区域性的构造岩浆热事件与铅锌矿床的成矿在时间上是同步的。该地区铅锌矿两期主要的成矿作用分别和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兰坪-思茅地块碰撞、义敦弧与扬子板块碰撞,以及早侏罗世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洋打开、扩张的时间一致。该地区两期主要的成矿作用发生在三叠纪晚期和早侏罗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