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李国庆  康天翼 《气象学报》1982,40(4):475-482
在自然闪电时,闪电通道中能量的瞬间释放造成闪电冲击波。本文计算了闪电冲击波的运动、冲击波内气象要素的分布以及闪电冲击波对云滴运动的影响,讨论了受闪电冲击波作用的云滴运动方程,对受冲击波作用的云滴运动作了个例计算。计算表明,闪电冲击波猛烈地“冲击”云滴,使它加速并在短暂的瞬间移动很长距离。体积不同的云滴获得不同的速度。讨论了闪电冲击波对云滴碰并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李国庆 《大气科学》1982,6(1):95-102
研究不同地区环流之间的相互关联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利用[1—4]等资料对东半球低纬度地区做了一些天气气候分析。对气压资料的分析表明,东南亚、澳大利亚、印度、南太平洋西部、印度洋及非洲东部一些台站的7月地面气压逐年变化有较好的相关。制作并分析了1975年4—9月亚洲夏季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各月和候的合成云图。发现在印度季风爆发的同时,东半球的主要环流系统都有一次相应的突变。此外,对比研究了亚洲季风区内M_1区(65°—75°E,30°S—30°N)、M_2区(105°—115°E,30°S—30°N)及太平洋T区(145°—155°E,30°S—30°N)的旬平均云量变化,发现在M_1、M_2区南、北半球的云量变化趋势有较好的相关,而在远离大陆的T区,南、北半球云量变化趋势相关差。对其它资料的分析也表明,南、北半球低纬度大尺度环流变化在亚洲季风区范围比在非季风区有更好的相关。  相似文献   
83.
目前,我国的海洋法律尽管还不完备,但就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保护海洋渔业资源、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等方面来说,已有法可依,并且各个海上执法系统都在根据各自的职责日夜在海上执法。但我国除了海上交通安全比较有保障外,海洋渔业资源因违规捕捞日趋衰退、沿岸海域赤潮频繁发生、海洋污染日益严重,不能不说是由于海上执法不力造成的。海上执法不力有多种原因,如上述的海洋法律还不够完备和具体,  相似文献   
84.
长江武汉城区段呈SSW-NNE向从城市中心流过.两岸滨江平原是武汉城市的黄金地段.分布于汉阳和武昌沿岸的滨江平原,平面形状似弓形分布于晚更新世岗地与长江之间.研究发现,其形成经历了江-洲-湖-陆的转变过程,是长江中的沙洲并岸的产物.本文以武昌北滨江平原为例,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解析.长江武汉蛇山-青山段在明代江面十分开阔...  相似文献   
85.
哈尔滨市延寿地震台竖直摆倾斜仪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哈尔滨市延寿地震台竖直摆倾斜仪的工作状态,列举了该仪器记录到的多次同震应变阶。分析认为:这种阶跃变化反映了地震因释放应变能而改变了地壳的应变场;从阶变图象可以看出:中强远震的同震阶变幅度较小,中强近震同震阶变的相对幅度较大,同等震级震中距越小,阶变幅度也越大。证明了近震对观测点(台站)附近区域应力场改变大于远震。同时,展示了2005年7月25日黑龙江省林甸县M5.1级地震的短期异常及临震异常变化图象,发现短期异常和临震异常的形态非常类似,但同一方向(分量)仪器对两次异常的响应程度却截然不同,这可能与此次地震孕育过程不同阶段的地壳应力调整和应力场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
二、海域使用管理的手段 1993年5月31日,我国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批复,联合颁布了《国家海域使用暂行规定》,明确指出我国的管辖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并建立海域使用登记、许可证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一)海域使用登记、许可证制度 海域使用许可证制度是指海域用户根据使用海域面积的大小向地方或国家海洋行政主管  相似文献   
87.
亓凤娇  李国庆  董丽  马龙龙  王菲菲 《地理空间信息》2019,17(7):107-110,114,I0003
利用Landsat5和Landsat8数据,通过对开鲁风电场建设前、后地表温度(LST)和蒸散发(ET)的模拟,结合根据30m×30m像元统计的风机与周围8个方向的LST、ET均值以及变异系数,研究了风力发电机对科尔沁草原的LST和ET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风力发电机建设不会对科尔沁草原的LST产生明显影响;②风力发电机建设不会改变周围8个方向上ET的原有大小次序;③风力发电机建设将增大原有大小次序的数值差异,使得各方向上的ET变化更加不均匀。  相似文献   
88.
以黄河三角洲北部风电场为例,利用SEBAL模型,采用Landsat5-TM和Landsat8-OLI/TIRS数据、气象数据、DEM数据以及MODIS数据反演出风电场建设前后水体的蒸散发(ET),分析单个风机和风电场对水体ET的影响,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在单个风机中,风力发电机的建设对以风机为中心的200 m缓冲区内水体ET有均匀化作用,并且对缓冲区内的各风向水体ET均匀化程度不同,下风向区域水体ET的均匀化程度最大,旁风向区域水体ET的均匀化程度最小。(2)在整个风电场区域内,风机数量影响风电场对水体ET的均匀化程度,且风机密度与均匀化程度呈负相关,风机越密集均匀化程度越小、越稀疏、均匀化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89.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西藏人口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乡镇尺度下厘清人口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与区域差异,对在生态脆弱区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基于2010年西藏自治区的乡镇尺度人口普查数据,提取人口密度和空间因子,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了人口分布的疏密特征和集聚特征,对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随机森林回归方法探索该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 西藏乡镇人口密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非均衡性,其总体趋势是东南高西北低,高密度区与大江大河及主要交通干线具有较强的空间耦合性;② 大致以波绒乡(聂拉木县)—岗尼乡(安多县)为西藏的人口分界线,人口集聚的“核心—边缘”特征明显;③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中,人造地表指数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程度最大,随后依次为夜间灯光指数和路网密度;④ 利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的人口密度预测比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精度高,可以用来对影响因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排序在前六位的影响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夜间灯光指数、人造地表指数、路网密度、工业总产值、GDP和多年平均气温,它们与人口密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地形地貌要素中以海拔和坡度的贡献率最大且与人口密度均呈负相关关系;⑤ 西藏人口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河谷是西藏地区人口的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拉萨河谷、年楚河谷以及三江河谷;⑥ 通过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可以利用概念模型来表达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将主导因素概括为土地利用结构、道路通达度及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0.
数据网格的发展促进了空间信息的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然而,随着空间数据源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分布性、异构性和动态性特点,如何实现大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的无缝集成和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空间信息的数据特征和管理机制决定了只有在一个开放的、分布的系统平台上,才能实现全面的管理、共享和使用。本文论述了如何借助数据网格研究分布式空间数据协同操作和控制技术,提供一种服务一致化技术,将各种分布异构的数据资源通过网格化过程来实现数据服务的标准化,为用户提供一致化的接口。并对其中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