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现代地表不同环境的碳酸盐成岩特征,分析“南永1井”井深152m的珊瑚礁岩心的成岩变化,发现这152m珊瑚礁层中有3个沉积间断面(分别位于井深17,90和142m处),分为4个沉积旋回,分属4次海平面上升期建造,3个沉积间断面是3次海平面下降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南海的粘土矿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粘土矿物在陆上分布很广,在海洋里分布更广。研究海洋粘土矿物的成因与分布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海洋沉积作用的理论问题。同时,海底矿产资源如石油、锰结核和多金属软泥的形成都和粘土沉积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西沙群岛珊瑚礁组成成份的分析和“海藻脊”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西沙群岛由大小30余个岛、洲、礁、暗滩组成,除高尖石外,均是珊瑚礁.但是,珊瑚礁在形成过程中到底是什么生物起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有的认为主要是造礁石珊瑚起主要作用[3][4][6],也有的认为石灰藻的珊瑚藻类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或积极的作用[2][4],同样,在西沙群岛向海迎浪面有无“海藻脊”(Algal ridge)亦有分岐,有人认为西沙群岛相当普遍地存在海藻脊[2][4],而有人确认为西沙群岛不存在“海藻脊”[2].  相似文献   
14.
南海现代生物碳酸盐沉积的垂向分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海的现代碳酸盐质沉积,主要是生物源。据生物组分、矿物成分和主要化学元素的垂向变化,分为三带:石质生物富积带(60m以浅);镁方解石质生物富积带(60-400m);方解石质生物富积带(400-3800m)。  相似文献   
15.
The Xisha Islands consist of more than 30 islands. large and small, as well as bars,reefs and shoals. With the exception of Gaojianshi (the Volcanic Rock), they are allcoral reef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at biotic process has been operating inthe formation of these coral reefs. Some authors suggest that it is mainly due to theprocess of reef-building corals. Others consider that coralline algae (or calcareousalgae) have been rather important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reefs. Similarly, disagreementexists on whether there are "algal-ridges" on the windward sea side. Some are of theopinion that there are "algal-ridges" everywhere in Xisha Islands, but others assertdefinitely that there are no "algal-ridges" in Xisha Islands.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地处南海北部海区。沿岸表层水温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影响。一般认为造礁珊瑚生长的海水温度下限为20℃。Ph·H·奎年认为25—30℃是造礁珊瑚大量繁殖的温度范围。海南岛沿岸海水的月平均温度,除北部(海口)1、2月份低于20℃外,其他都高于20℃。每年4—11月的沿岸水温为25—30℃,属造礁珊瑚繁殖的最佳范围。但北岸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