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7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785篇
测绘学   348篇
大气科学   518篇
地球物理   465篇
地质学   1912篇
海洋学   373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252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71.
目前,我国从事鉻矿地质工作的单位或学者所采用的超基性岩分类、代号、花紋及色譜极不一致,不仅影响到綜合研究的进行,而且也給在鉻矿普查勘探工作中查对图件、交流經驗,带来很多困难。为了消除工作中的混乱情况,求得一致,我們提出了下  相似文献   
972.
朱福康 《气象学报》1964,34(1):31-40
本文对北半球多年月平均500毫巴图上60°N和30°N纬圈的高度和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进行了波谱分析,探讨了前3个波幅和位相角的季节变化,以及在高低纬度之间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位势场的高度主要贡献,集中在准静止长波范围内,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波数为1的波在高低纬度性质有显著的不同,其分界线大约在50°-60°N之间。此外,准静止的长波愈向低纬度去逐渐有向西偏移的现象。例如,在30°N上准静止的长波比60°N上要偏西(1/4)-(1/2)波长。360°N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主要部分亦集中在准静止长波范围内。虽然峰值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最大的极值都出现在波数n=2-4之间。30°N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谱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可分成如下3个类型:(1)冬季型: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谱存在着两个极值,最大的极值稳定于准静止长波范围内(n=3附近),次极植位于移动性行星波范围内(n=5-8)。(2)夏季型: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谱只有一个极值,稳定于波数为6-7的波内。(3)过渡型: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谱分布较平坦,没有稳定的极值存在。  相似文献   
973.
本文根据近年来五次規模及影响較大的有关地球物理的国际科学会議的文献,彙总扼要地加以介紹。文中特別着重叙述各协会的組織、特点、和当前及今后研究工作的动向。  相似文献   
974.
基于100 nm硅基氮化镓(GaN)工艺,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工作频段为20~26 GHz且增益平坦的可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VGLNA).该放大器采用三级共源级级联来实现高增益,并通过调节第二、第三级的栅极偏置实现增益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该放大器在工作频段内实现了超过20 dB的增益可变范围和±1.5 dB的增益平坦度,在增益可变范围内功耗为126 mW至413 mW.在最大增益状态下,该放大器在整个频段内可实现大于20 dB的小信号增益且噪声系数(NF)为2.95 dB至3.5 dB,平均输出1dB压缩点(OP1dB)约为14.5 dBm.该芯片的面积为2 mm2.  相似文献   
975.
976.
地气耦合研究进展简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简要介绍了近十多年来地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并从整体地球系统的角度探索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成因.在总结和评述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幔对流节律性假说,并利用这一假说解释了板缘地震、地球自转和厄尼诺之间的关系;利用地幔中存在中小尺度对流这一设想并结合绝对涡度守恒原理讨论了板内地震、地热流和旱涝分布之间的联系.最后提出了对今后地气耦合研究工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77.
强震前地震活动广义分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入广义分维来研究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形结构,并探讨其地震的前兆意义。通过研究海城、澜沧—耿马、溧阳三次地震前后地震活动的广义分维D。(ε)的变化,发现时间标度区间为2—16天时,D。(ε)的变化可以反映大震孕育过程中地震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并表现出震前降维的前兆变化特征。D。(ε)的有效变化标度区间还与区域地震活动的强弱有一定的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978.
朱毓秀  徐家骝 《气象学报》1993,51(4):499-504
上海是工业集中、交通繁忙的大城市,作为光化学烟雾前体物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很大。通常的大气污染监测只在地面监测,不太重视地面以上十几米乃至几十米的情况,然而随着六层以上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大气污染物在20层楼以下的分布状况已成为居民日益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继1989年底进行SO_2,SO_4~= ,NH_3和颗粒物的垂直梯度观测以后,又于1990年11月20日至12月14日,在地面(1.5m)、18m(相当于7层楼高)和52m(相当于20层楼高)3种不同高度上对O_3和NO_x  相似文献   
979.
阔克沙勒—吉萨尔地震活动时间的多重分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令人  周仕勇 《内陆地震》1993,7(4):319-324
应用多重分形的标度指数谱f(α)~α方法分析阔克沙勒——吉萨尔地区地震活动时间序列,发现一定范围内地震多重分形f(α)~α在大震前有明显的异常显示。说明f(α)谱研究地震的多重分形,简单、有效、能全面地描述地震时间分布这类不均匀分形集。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