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4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相关法在提高浅水港口潮汐预报质量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相关法思想,编制了潮汐分析程序并对中国海区典型的浅水港口进行了分析及预报。结果表明,相关法可以提高浅水港口的潮汐预报质量。  相似文献   
122.
南中国海TOPEX/POSEIDON轨迹交叉点测高数据的潮汐调和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讨论了由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潮汐分析的混叠问题和分潮的可分辨性;用TOPEX/PO-SEIDON海面重复轨迹交叉点测高数据计算南中国海12个分潮(Sa,Ssa,Mm,Mf,Q1,O1,P1,K1,N2,M2,S2,K2)的调和常数;用不同方法验证了计算结果的精度,分析表明,分潮的振幅精度和潮高精度已达到±2cm,四个较大分潮(O1,P1,K1,M2)的迟角误差不超过±7°。其中O1,K1,和M2与验潮站实测值的最大偏差小于7°;给出了最大的全日和半日分潮(K1,M2)的潮波图。  相似文献   
123.
分离海道测量时间序列数据中的系统误差是测量数据处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尝试利用半参数法分离一维时间序列数据中不同性质的系统误差,通过对水位数据仿真计算,取得了良好的系统误差分离效果;因此,半参数法是一种优良的分离海道测量时间序列数据中系统误差方法,完全可以用于海道测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最后,提出了利用半参数法处理实测数据的一般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4.
附加深度差和水平距离约束的深海控制点差分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方法确定海底控制点(应答器)三维坐标垂直解偏差大的问题,提出了附加控制点间深度差和水平距离约束的差分定位算法。首先研究了声速剖面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声速剖面的不确定性对测距误差的影响。其次,根据测距误差的变化规律设计了相应的测线,并提出了适合这种走航策略的差分算法。仿真试验的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方法(圆走航),控制点垂直解的偏差由30多个cm减小到了10 cm左右,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控制点定位垂直解偏差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5.
海底控制点定位的半参数平差模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圆走航确定海底控制点三维绝对坐标存在垂直解精确度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半参数平差模型处理测距系统误差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声速变化对测距误差的影响,其次在圆走航观测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水下控制点三维坐标解算的半参数平差模型,分别给出了观测时长为测距误差长周期项整数倍与非整数倍时的解算方法。仿真试验表明,当内波存在且观测时长不足测距误差长周期项的整数倍时,该方法相比于差分法和最小二乘法可明显提高水下控制点垂直解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6.
针对目前实施时差法水位改正时使用的潮时差未考虑时变现象的影响以及利用潮时差确定水位观测时段选择混乱等问题,提出利用逐时滑动时段确定潮时差以进行水位改正的方法,分析了潮时差时变现象的原因及潮时差逐时滑动时段与逐日独立时段确定结果的差异,推导了时差法水位改正的误差公式。以某海域验潮站为例,进行了水位改正的数据实验,比较了逐时滑动时段与逐日独立时段确定的潮时差的水位改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逐时滑动确定的潮时差进行水位改正,在理论与精度方面均对目前使用的时差法有所完善与提高,尤其在潮差差异较大的海域,改进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7.
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高温高压环境休戚相关,其结构、成分、演化通常通过高温高压实验来模拟,如何提高高温高压实验中温度测量的准确性非常重要。通过系统总结目前大压机高压实验中的加热方法、温度测量、热电偶性质及实验组装中温度分布特点,并对活塞-圆筒压机高压实验中温度和加热功率关系、不同实验条件下热电偶行为、六面顶压机上直筒型加热器中温度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试图探讨提高高温高压实验中温度测量准确性的方法。结果表明:为达成大压机高压实验中准确温度测量的目的,首先必须了解研究体系的温度范围、压力区间以及相应的物理-化学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高压设备、实验组装、加热器形状与尺寸、测温方法。需要警醒的是,大压机高压实验中的温度测量受高压设备、加热器形状与尺寸、绝热材料的种类与数量、热电偶的类型及其布置方式与位置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总之,了解并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对提高高温高压实验中温度测量的准确性非常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8.
提出一种适用于水面舰船和潜艇使用的火箭式防空水雷,其具有技术难度低、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分析了防空水雷的主要作战任务目标和使用特点,详细描述了防空水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组成, 阐述了水雷从布放入水到展开工作的一系列技术细节。该水雷主要用于攻击低空飞行的扫雷直升机或反潜直升机,也可用于毁伤敌舰面人员设备。  相似文献   
129.
针对加权平均模型中反映信号区域性变化特征的权系数不易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利用EGM2008模型计算的重力异常数据表示重力场的趋势性变化以改进传统的加权平均法。基本步骤是利用实测海洋重力异常数据,借助EGM2008全球重力位模型,在移去-恢复技术框架下内插出残差重力异常数据,进而得到内插点的海洋空间重力异常。海区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计算的内插值,无论是分布情况还是与实测值差值的大小,都明显优于传统的加权平均法。  相似文献   
130.
给出了常用平均海面传递方法的假设条件.以中国沿岸典型验潮站为例,统计不同同步时长下各传递方法的精度.统计分析表明,同步时长在7d内时应慎用回归分析法;最小二乘拟合法的假设条件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只适用于潮差变化较小的区域;同步改正法在同步7d时基本能保证极值误差在10cm内,而同步15d与同步30d的精度相当,能达到厘米级.基于分析结果给出了传递方法的选择建议,为提高中短期验潮站的平均海面确定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