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IntroductionDuringtheMarchof1997,anactive-sourceseismicexperimentwasundertakenbyajointSino-GermanseismicprojecttoinvestigatethesubsurfacestructurebeneaththeDabieUHPMbeltwithintheframeworkofinternationalContinentalScientificDrillingProgramme(ICDP).ThetargetareaislocatedbetweenYuexiandQianshaninAnhuiProvince,andgeologicallyonthejunctureoftheDabieorogenicbeltandtheTanlufault(Figurel).Thisexperimentisparticularlydesignedsinthefieldcombinedwiththeinterestsofseismictomographyandwide-anglere…  相似文献   
32.
彭聪  赵一鸣 《物探与化探》1999,23(6):415-420
在收集整理中国大陆上十几条地学断面、数十条地震剖面、大地电磁剖面、地壳上地幔剪切波资料的基础上,对含金矽卡岩矿床的深部地球物理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认为岩石圈剪切带是控制含金矽卡岩矿床的最主要的深部地球物理背景条件。壳内低速高导层因与地幔流体分布有关,同样对含金矽卡岩矿床有控制作用、大(深)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控制着与矿有关的中酸性俊入岩浆,可以利用这些因素的共同制约作用进一步圈定含金矽卡央地矿床  相似文献   
33.
BM3D(block matching and 3D filtering)是一种有效的高斯噪声去除方法,但对遥感影像中常含有的高斯和脉冲混合噪声去除效果具有局限性;而集成方法是去除混合噪声的有效方式。针对BM3D去噪的缺点,结合其去噪优势,研究发展了一种集成BM3D方法,并改进了一种噪声量估算方法M-Liu法,用于先验噪声估算,作为算法的输入参数。算法验证结果表明,集成BM3D法具有较好的去噪特性,能兼顾影像噪声去除和细节信号的保留,优于同类方法,可为图像去噪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对于遥感影像后期应用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侧扫声纳是海洋地形地貌测量的必备仪器之一。主要介绍了侧扫声纳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给出了侧扫声纳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针对国内外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侧扫声纳技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玲珑花岗质杂岩体是一个具有长期演化历史,多次改造重熔的复式岩体,与金矿化有关的郭家店型,郭家岭型岩体分别定位于燕山早期及燕山晚期。通过16条重磁剖面反演获知,玲珑花岗质杂岩体是一个以郭家店为重熔中心,向北呈低角度超覆、向南与围岩呈高角度接触的箕状岩体,86%以上的金矿赋存在岩体厚度小于4km的区域中。  相似文献   
36.
上地幔剪切波速度(VS)差异表明了上地幔的横向不均匀性,通过在线下载VS模型,并结合断裂构造图,分析发现:中国大陆主要成矿域的VS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如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VS为高速,而滨西太平洋成矿域的VS为低速。编制上地幔剪切波速度结构图可以增进对中国大陆深层区域构造格架的认识,为中国大陆主要成矿域的划分和解释提供深部地球物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37.
中国大陆主要成矿域地壳速度结构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汇集了中国11条地球科学断面和数十条人工地震剖面,对中国大陆的地壳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获得了主要成矿域的地壳分层结构模型。根据各层的厚度和地震波速度差异,揭示出主要成矿域地壳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勾绘出壳内低速层的分布特征。文中还探讨了中国大陆主要成矿域岩石圈的现今活动性,以及地壳厚度、壳内低速层、“墙式”地震剪切波垂向低速带和下地壳底部高速层(体)的分布特征以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
针对目前海岸线确定技术多样的现状进行了基于粉沙淤泥质海岸潮滩海岸线实地测量的研究。应用CORS联合全站仪作业的测量模式获取潮滩海岸线上特征点的大地高,讨论了该测量模式的最佳测量场景。最后将选取的2013—2015年间潍坊港验潮站部分验潮数据与实测数据统一归算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验证结果表明:实测潍坊地区潮滩海岸线正常高2.77 m,与验潮数据互差不超过3%。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干扰下,湿地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传统的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因未区分天然高背景和人为污染的影响,评价结果不能全面、真实、可靠地表示出水质的实际状态。笔者等选取地下水主要超标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根据各因子的得分和方差贡献率计算各采样点得分,并最终计算因子影响下的综合得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有3个影响因子,因子1主要为天然高背景引起的高铁(TFe),锰(Mn)和铝(Al),因子2为农业及生活污水影响导致的NH+4、高锰酸钾指数(CODMn)和NO-2超标,因子3为天然与人为复合影响导致的I-污染。计算得出的综合影响程度与传统的水质评价结果吻合,综合影响程度得分图不仅可以得出地下水质信息,还可根据确定的因子得出天然与人为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层析地震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聪 Schul.  A 《地质论评》2000,46(3):288-294
1997年3月中德合作进行了大别山科学钻探选址区层析地震调查,研究结果揭示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UHP)地壳精细结构。郯庐断裂带近垂直延伸至Moho界面(可能更深),在Moho界面以上郯庐断裂带西侧大别山地壳物质没有迁移进入其东侧。在主测线(横中至潜山镇)20km深度发现一个由西向东倾斜的强反射层,推测可能是一个大的滑脱层。超高压变质岩石(或地幔物质)可能由地幔深处通过郯庐断裂带再沿此滑脱层析返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