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回归线附近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仅分布于印度、中印半岛北部、及我国华南地区(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分布为沙漠或半沙漠)。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高,空间层次多,进行生物量、生产力和能量生态研究有很大难度。事实上,在进行该研究前,南亚热带...  相似文献   
12.
华南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质更新特征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选择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带(SL)、灌丛一草甸过渡带土壤剖面(GC)进行薄层取样,根据土壤有机质^14C放射性水平,运用模型计算土壤有机质更新速率(m)。结果表明上部0-10cm土层有机质更新速率(m)最高;向下,m锐减;剖面下部m值极低,这说明土壤有机质由不同更新周期(T)组分构成。表层快循环组分占绝对优势,向下,慢循环组分为主,剖面下部为稳定组分。根据m、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土层厚度计算有机质更新CO2产量,表层0-10cm层段CO2产量约为整个剖面的98%。SL剖面m值及有机质更新CO2产量均明显大于GC剖面相应值。分析表明在同一气候植被是制约土壤有机质更新及CO2产量的第一要素,这为通过绿化加强土壤碳汇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任海  邬建国  彭少麟 《热带地理》2000,20(4):310-316
生态系统健康(学)是本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生态学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人类活动、社会组织、自然系统及人类健康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健康是指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进程有活力并且能维持其组织结构及自主性,在外界胁迫下容易恢复。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的有活力、恢复力、组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管理选择、外部输入减少、对邻近系统的影响及人类健康影响等8个方面。文中提出了在时间和空间格局上对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研究或评价的等级概述,即生态系统的基本性质包括结构、功能、动态与服务,而生态系统又可分为基因、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等4个层次,两者通过巢式等级整合。此外,还讨论了生态系统健康与干扰、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以及生态恢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彭少麟  侯爱敏 《地球科学》2000,25(6):717-722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NPP)的影响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目前从观测、实验和模拟等向个方面在不同层次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NPP的影响取决于气候各因子及其组合变化的方向,生态系统与当前气候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要受养分及其它因子的影响,目前大量存在的NPP模型各有段缺点,模拟结果各异但有会聚的趋势,改进观测方法和理论,建立全球共享NPP数据库、进行大规模生态系统层次的实验研究和发展生态系统动态模型(DGVM)是未来一段时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刘强  毕华  余龙师  彭少麟 《热带地理》2003,23(3):241-245
调查了三道农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建议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产业与生态恢复相结合改造橡胶农场,改变单纯依赖橡胶种植的脆弱经济结构.将农场的土地利用划分为天然林封育区、观光型生态农业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栽培区和生态旅游区共4个功能区.通过实施生态林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和旅游配套工程等措施,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走社会、经济和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植物入侵与其它全球变化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示变化包括大气臭氧层的损耗,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候增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外来种入侵等因子,植物入侵与其它全球性变化因子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大气CO2浓度增加将导致C3植物比C4植物竞争力更强,低营养生态系统会变得更易入侵,变化的气候条件下,许多种类面临迁移或外来问题,土壤变暖也将使许多休眠植物改变习性,增加紫外辐射将使一些植物的生长和生产力减少。进而会对其竞争和生态过程有间接的影响,CO2浓度升高时硫酸盐的沉积可以增强C3植物的竞争力,较致密的生境破碎化后,一些入侵种可通过边缘进一步向群落内部入侵,增加或降低典型干扰的频率和强度及引入新干扰,能促进外来种的定居和扩散,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间的关系改变对植物入侵的速率和效果有明显影响,世界性贸易和运输为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鹤山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对鹤山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的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储量存在差异。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下 ,无论林地果园还是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在同一深度不同土地利用下有机碳含量比较一般为 :林地 >果园 >草地。全氮的变化趋势也与有机碳一样 ,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 ,C N比为 10左右 ,其变化的幅度不明显。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计算有如下结果 :林地为 12 5 .82t·hm- 2 ;果园为 74 .6 6t·hm- 2 ;草地为88.5 3t·hm- 2 。据此认为 ,植树造林及森林保护是缓解大气CO2 浓度上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广东潮阳沙荒地的改造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海  彭少麟  周厚诚 《热带地理》1998,18(3):227-231
广东省潮阳市田心镇农林场自1959年起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沙荒了的改造及综合利用,在近海边营造木麻黄防护林带,近陆面营造防护林网,网格内种植作物和水果。经多年的实践,筛选出了适生的防护林树种和果树品种。在沙滩地上开展林,果综合利用可提高植物多样性,改变土壤结构和增加肥力,改善小气候,增强防风固沙能力,并伴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内陆水体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任海  张倩媚  彭少麟 《热带地理》2003,23(1):22-25,29
内陆水体生态系统在维持全球物质循环和水分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恢复是指重建干扰前的物理条件,调整水和土壤中的化学条件,再植水体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相对静止的湖泊和水库的退化主要由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引起,需要人类干预才能恢复.治理水体和开展内陆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活动有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两种方法,最重要的是减少营养输入,控制富营养化问题.河流退化的因素较多,恢复时最重要的是水质的恢复.内陆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项目评估受人类价值和生态系统表现影响,进行内陆水体生态系统恢复项目评估的标准包括内陆水体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的湿地:功能、价值、利用和湿地丧失的缓解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基塘系统、红树林、湿生植被和水生植被等4种生态系统,是特别而有经济价值的植被类型,这些湿地类型分别在支持生物地化循环、保堤护田护村、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能源、提供生物学科学教育基地和生态旅游地、生产多样化的社会经济原料和产品等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面积在减少,质量不断下降。结构破坏直接导致了功能的下降和丧失。自1950年起,广东省在其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方面陆续实施了统一规划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开发湿地生产模式、防治湿地污染、保护湿地环境、建设人工湿地、恢复湿地系统、建立湿地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效果仍不理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广东湿地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一方面要在恢复生态学的指导下深化退化湿地的恢复研究,按照湿地生态系统在空间尺度上的条带分布规律和时间尺度上的演替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湿地恢复研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者、政府以及民众三者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的合作,建立专门机构,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同时对湿地保育研究、教育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