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研究目的】碎屑流是深水环境沉积物搬运和分散的重要机制,其相关的砂岩储层是含油气盆地重要的勘探目标,然而,与经典浊流及浊积系统相比,对碎屑流主控型深水体系的发育规律目前仍知之甚少。【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岩心、测井及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系统的岩心观察描述、测井及地震资料解释,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始新统沙三中亚段深水体系沉积过程及模式开展研究。【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沙三中深水体系发育九种异地搬运岩相,可概括为四大成因类型,反映了块体及流体两种搬运过程。岩相定量统计表明,该深水体系主要由碎屑流沉积构成,浊流沉积很少,碎屑流中又以砂质碎屑流为主。重力流在搬运过程中经历了滑动、滑塌、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及浊流等5个阶段演变,发育5类主要的深水沉积单元,包括滑动体、滑塌体、碎屑流水道、碎屑流朵体及浊积薄层砂。从发育规模及储层物性上,砂质碎屑流水道、朵体及砂质滑动体构成了本区最重要的深水储层类型。【结论】认为沙三中时期充足的物源供给、三角洲前缘高沉积速率、断陷期频繁的断层活动以及较短的搬运距离是碎屑流主控型深水体系形成及演化的主控因素,最终基于沉积过程、沉积样式及盆地地貌特征综合建立了碎屑流主控型深水体系沉积模式。本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深水沉积理论,为陆相深水储层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2.
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次生孔隙纵向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油气勘探的过程中更加准确地预测有效储层的分布,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酸盐含量、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以及储层物性等数据, 研究了惠民凹陷古近系砂岩次生孔隙的纵向分布规律.在小于1400m的深度, 砂岩的孔隙主要为压实和胶结之后的原生粒间孔隙; 在埋深超过1400m以后开始出现少量次生孔隙, 在1400~1500m深度范围形成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并存的混合孔隙带; 超过1500m, 大量的次生孔隙出现在1500~2300m和2700~4000m的2个深度段.所收集的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在纵向上的变化关系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次生孔隙主要为长石溶蚀成因, 碳酸盐胶结物溶蚀是次要的.在次生孔隙发育带内, 惠民凹陷烃源岩演化产生大量有机酸和泥岩中的粘土矿物迅速脱水是产生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3.
城市大气污染是人类目前及未来面临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 而随着交通的发展NOx 对 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GIS 技术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是目前城市环境健康 问题研究的热点。论文采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 浓度、暴露、剂量、效应4 个环节) , 应 用GIS 栅格数据模型和域面分析技术构建城市空气质量健康风险空间量化评估模型, 模拟了主 要大气污染物NOx 的剂量—效应函数关系; 并根据污染物的分布进行城市局地尺度NOx 健康风 险评估。  相似文献   
84.
川东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致密化程度高,非均质性强,有利储层的发育分布成为勘探的难点.本文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实测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在查明须家河组砂岩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揭示砂岩的致密化成因和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中塑性岩屑含量较高,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为主,含有少量岩屑石英...  相似文献   
85.
新疆北部煤炭资源丰富,从含煤焦油的富油煤中提取油气资源对于煤炭资源综合勘探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对北疆矿区煤炭进行采样分析,并结合低温干馏热解实验,探索煤炭焦油产率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煤中焦油产率与煤岩煤质特征密切相关,活性组分含量影响煤热解产物构成。此外,还原性沉积环境影响煤的生油性质。  相似文献   
86.
煤炭开采必然产生大量的矿井涌水,我国目前的矿井水整体上表现出水质相对较差、水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首先明确了我国典型矿区矿井水水质的主体特征:常规离子是造成矿井水水质差的主要化学组分;矿井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占比小,且基本优于地下水Ⅲ类水质量标准。其次,详细探讨了我国矿井水水质形成、演化的几个科学问题,包括不同水文地质结构下物理–化学作用所起的主导作用,时间效应对水质演化的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水动力场–化学场–微生物场–温度场的多场耦合问题等。接着重点介绍矿井水污染防控的技术方法,以减少矿井突(涌)水量和水资源保护为前提,以实现煤–水双资源协调开采、煤炭绿色开采为目标,以矿井水“阻断、减量、保护”为主要防控思路,围绕煤矿区矿井水阻断技术、污染负荷减量技术、污染区修复治理等科学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各种现有技术、方法、工艺,最大可能地降低吨煤矿井水处理成本,如采用井下预处理、地面深度处理、超深回灌封贮、生态资源化利用等。最后,提出研发煤矿区地下水及污染物的阻断材料和吸附材料、注浆装备、监测设备、投料设备、原位取样检测设备等,形成我国煤矿区矿井水污染防控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的构建可对煤矿绿色开采、煤矿区深层地下水污染防控、闭坑矿井水污染防控、矿区地下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等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7.
Global gridded daily mean data from the NCEP/NCAR Reanalysis(1948-2012) are used to obtain the onset date,retreat date and duration time seri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SCSSM) for the past 65 years.The summer monsoon onset(retreat) date is defined as the time when the mean zonal wind at 850 hPa shifts steadily from easterly(westerly) to westerly(easterly) and the pseudo-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at the same level remains steady at greater than 335 K(less than 335 K)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a[110-120°E(10-20°N)].The clockwise vortex of the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region,together with the cross-equatorial flow and the subtropical high,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burst of the SCSSM.The onset date of the SCSSM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intensity.With late(early) onset of the summer monsoon,its intensity is relatively strong(weak),and the zonal wind undergoes an early(late) abrupt change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Climate warming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onset and retreat dates of the SCSSM and its intensity.With climate warming,the number of early-onset(-retreat) years of the SCSSM is clearly greater(less),and the SCSSM is clearly weakened.  相似文献   
88.
杨利珠  张莉  黄琳  孟祥红 《海洋科学》2016,40(10):97-104
内源酶是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体内重要的酶,往往会导致梭子蟹死后肌肉组织迅速软化,严重影响了蟹肉的贮藏品质。为了探明该酶的基本特性,本试验从三疣梭子蟹肝胰腺中提取了粗酶,优化了提取方法,并对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肝胰腺内源酶最佳浸提时间段为4~12 h,酶比活显著高于0~4 h和12~14 h;以酪蛋白为水解底物,内源酶作用最适温度为65℃、最适p H范围为7.0~8.0;丝氨酸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包括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对内源酶活力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100%、70.46%±6.27%,显著高于其他抑制剂的相对抑制率,推测丝氨酸蛋白酶为主要内源酶;在硫酸铵分级沉淀中,分别以酪蛋白和Boc-Phe-Ser-Arg-MCA为底物,前者最适盐析浓度为0~70%,后者为30%~70%,酶比活显著高于其他盐浓度;当硫酸铵浓度为40%~60%时,盐析蛋白质含量、粗酶酶活和丝氨酸蛋白酶活均显著高于其他盐浓度。  相似文献   
89.
为全面评价南极帽贝的营养价值,对南极帽贝和斗嫁(虫戚)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极帽贝的蛋白质含量为66.88%,脂肪含量为13.44%,均比斗嫁(虫戚)略高;钙、镁2种元素在2种帽贝中含量丰富;南极帽贝中镉的含量是斗嫁(虫戚)镉含量的十倍之多,未在斗嫁(虫戚)中检测到铅。南极帽贝共检测出13种脂肪酸,与斗嫁(虫戚)相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南极帽贝中牛磺酸的含量达到2.81%,高于斗嫁(虫戚)的1.80%。南极帽贝氨基酸总量低于斗嫁(虫戚),但必需氨基酸所占的比例达到42.03%,高于斗嫁(虫戚);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均低于斗嫁(虫戚)。  相似文献   
90.
宁波  邓猛  张莉 《山东气象》2016,36(2):54-57
以提高山东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实效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为目标,通过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相关参数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具有山东省区域特色,涵盖多个行业性质特点的雷电灾害风险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山东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符合SOA和Java EE设计理念的支撑应用体系架构,采用XML,Web Services和自定义协议等技术,可以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集成,同时保持了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相对独立和松耦合。根据目前投入业务运行情况来看,基本满足山东省各级防雷技术服务机构雷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