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水声信道多途效应明显,而且存在衰落、散射、损耗以及随机时变等特性,使得水声通信系统的接收信号存在严重的码间干扰.利用带乘性噪声系统模型来刻画随机信道,在建模基础上利用最优滤波递推算法实现状态估计.由于状态向量中的第一维与接收信号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进而可实现水声信号的估计.该算法在最小方差意义下是最优的,能有效克服码间干扰和噪声污染.2种信道的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SNR)为18db时,误码率(BER)均已经降低到10-4数量级,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2.
断裂在贝尔凹陷油运聚成藏中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断裂在贝尔凹陷油运聚成藏中的作用,通过油藏解剖分析油藏与断裂之间空间匹配关系.结果表明:贝尔凹陷油藏从基岩至大磨拐河组皆有分布,主要为断层油藏和受断层控制的基岩潜山油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与断裂活动有关的凹间隆、洼中隆、斜坡断阶带上.贝尔凹陷主要发育早期伸展、中期走滑和晚期反转(或长期发育)3种类型断裂,断裂对贝尔凹陷油运聚成藏主要起3方面控制作用:(1)长期发育断裂为南一段源岩生成油向大磨拐河组运移提供输导通道,早期伸展断裂错断使源储侧接,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基岩、铜钵庙组和南屯组储层侧向运移;(2)早期伸展断裂为基岩、铜钵庙组和南屯组油聚集提供遮挡条件;(3)断裂活动为不同层位油聚集提供构造背景.在贝尔凹陷断裂控藏有早期伸展断裂遮挡油聚集成藏和长期发育断裂输导油聚集成藏2种模式.  相似文献   
253.
考虑桩体固结变形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华  刘敦平  张玲 《岩土力学》2010,31(2):483-488
将单个散体材料桩截面和单桩影响范围内的桩周土截面作为一个研究单元考虑,由固结过程中孔隙水排出量等于单元体体积减小量,并引入平均超孔隙水压力的概念,考虑桩体的固结变形,推得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固结方程。通过等应变假设和初始边界条件,由分离变量法对该固结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桩体和桩间土的平均超孔隙水压力、平均固结度、复合地基整体固结度。通过某工程实例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已有解析解进行了比较分析。当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井径比较大时,两者计算结果十分相近;当井径比较小时,两者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54.
采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的方法对大同震区1989年6.1级、1991年5.8级、1999年5.6级3次地震地震序列进行了震源位置和震源区速度结构反演,以确定3次地震序列的分布和震源区的速度结构。结果表明:3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为NNE向的大王村断裂和NWW向的团堡断裂,两条断裂表现为交替发震;3次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平均为10.06 km,其中以6~15 km为发震优势层;研究区速度结构与大的地貌特征相符,沿大同盆地第四纪沉积层表现的不间断低速带,从大同县一直延伸到阳高、天镇等地。在中部山自皂台附近出现了一高速区位置与大同火山群分布区相近。大同—阳高3次地震序列分布在相对高速区上,表明这一区域为应力集中地区。  相似文献   
255.
青藏高原土壤中链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青藏高原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的链霉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1份土样中分离出菌落形态特征明显不同的链霉菌相似菌株151株,对其中43株进行了16S rDNA测序分析,41株菌株与已知链霉菌的相似性在99%以上,确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种,而菌株WDL-DM-5和TTH-DM-1与已知链霉菌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0.76%和95%. 抗菌试验表明,68株链霉菌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抗性,其中41株菌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明显拮抗性,表明青藏高原土壤中存在强拮抗性的链霉菌.  相似文献   
256.
大数据挖掘研究与应用是当今的热点问题。本文简要概括了大数据研究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地震监测中前兆观测数据大数据研究的必要性,并设计了几种前兆观测大数据研究在地震行业内部的可能应用方向和具体应用问题,以期能够推动前兆观测数据利用大数据研究思想的创新应用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57.
选取山西数字地震台网2002年至2006年间4个及其以上台记录的80个震相清晰的地震事件,对利用石川交切法与HYP081盖格法所定震源深度进行了对比,得出二者结果基本吻合,数字HYP081盖格法所定震源深度是准确可信的结论.这一结论对于用该值进行如发生震群、大震的迁移等反映震源点深部信息的相关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8.
ENSO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相关性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1951~2000年逐月降水资料,Hadley中心提供的1951~2000年逐月全球海表层温度资料,采用线性相关分析和滑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ENSO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关系及二者年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Nino3区海温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际关系同期相关显著,且二者的年际关系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年际相关型分3个阶段:,第1阶段(1972年前)为“东西型”,第2阶段(1973~1983年)为“南北型”,第3阶段(1984年后)也为“南北型”。  相似文献   
259.
泰安地震台垂直摆和水平摆抗干扰能力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泰安地震台垂直摆和水平摆倾斜仪记录的干扰事件,从自然环境和人为干扰2方面,比较2套仪器对同一干扰因素的敏感程度,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对垂直摆和水平摆倾斜仪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观测环境中,泰安地震台水平摆抗干扰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60.
山东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跟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2014-2016年山东区域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数据跟踪事件记录,分类梳理6类典型事件,总结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数据跟踪分析可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更直接有效的产品,可直观反映地震前兆台网的监测效能和制约因素,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地震监测与预测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