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为获得晋城矿区某区块3号煤层的储层连通性及其优势渗流方向,为矿区煤层气规模开发方案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利用干扰试井技术对该区块井网内的煤层气井进行井间干扰测试。选定一口井为激动井,其周围5口井为观测井,组成干扰试井测试井组,测试并分析煤层气储层的连通性及其优势渗流方向。结果表明:激动井W-160井与观测井W-156井、W-166井间的煤层气储层连通性,优于其与观测井W-161井、W-157井以及W-164井间的储层连通性,即该区块煤层气储层的优势渗流方向为NE-SW向。将测试成果与生产实际相比对,验证了其正确性。试验证明了干扰试井测试可有效识别煤层气储层的连通性及优势渗流方向。   相似文献   
62.
山西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床地质特征及经济意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红石在国民经济中用途广泛,我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山西碾子沟金红石矿床位于五台西段草垛山分岭背斜南翼,金红石矿体赋存于碾子沟上段地层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体规模、产状和形态严格受岩体控制,矿化是吕梁期热液活动强烈影响的结果,使得金红石叠加富集.矿床含矿岩石主要为阳起透闪岩、绿泥透闪岩等.金红石呈半自形粒状结构,多分布于透闪石矿物之间.采用金红石(TiO2)边界品位1.0%、工业品位1.6%计算,共求得金红石(TiO2)资源/储量163万t,属于大型矿山.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基于SAR图像反演海浪参数。【方法】以东北太平洋两幅RADARSAT-2 SAR图像为例,利用谱方法和C波段地球物理模式函数(CMOD5)反演风场,在此基础上,对SAR图像进行EMD分解,得到5个波段的固有模态,由固有模态波长,结合波浪理论和风浪谱,得出研究海域波浪的主波周期和有效波高。【结果与结论】与浮标实测数据对比,反演主波周期偏差为1.9%和13.2%,有效波高偏差为12.2%和12.8%。SAR图像分解与海浪理论结合,为探测反演远海波浪信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5.
When imaging ocean surface waves by X-band marine radar,the radar backscatter from the sea surface is modulated by the long surface gravity waves. The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 comprises tilt,hydrodynamic,and shadowing modulations. A conventional linear MTF was derived using HH-polarized radar observations under conditions of deep water. In this study,we propose a new quadratic polynomial MTF based on VV-polarized radar measurements taken from heterogeneous nearshore wave fields. This new MTF is obtained using a radar-observed image spectrum and in situ buoy-measured wave frequency spectrum. We validate the MTF by comparing peak and mean wave periods retrieved from X-band marine radar image sequences with those measured by the buoy. It is shown that the retrieval accuracies of peak and mean wave periods of the new MTF are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MTF.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bias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the peak and mean wave periods of the new MTF are 0.05 and 0.88 s,and 0.32 and 0.53 s,respectively,while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MTF are 0.61 and 0.98 s,and 1.39 and 1.48 s,respectively. Moreover,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retrieval results are insensitive to the coefficients in the proposed MTF.  相似文献   
66.
川西北地区绵竹和安县等地发育的下卡尼阶岩性以灰色鲕粒灰岩、海绵礁丘粘结及障积成因的凝块石灰岩为主,上卡尼阶岩性突变为灰黑色页岩、粉砂岩,这与西特提斯地区卡尼阶在岩性和颜色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次研究用激光微区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分析了川西北地区卡尼阶中有孔虫、双壳类及腕足类化石壳体和植物叶片化石的碳、氧同位素,结果显示上卡尼阶化石中氧同位素值较下卡尼阶略有变小,上卡尼阶泥质粉砂岩中化石的碳同位素较下卡尼阶灰岩明显变小,可能反映了淡水输入的影响。结合研究区卡尼阶的沉积学特征,笔者认为川西北地区同样受到卡尼期洪水事件的强烈影响,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淡水输入是造成川西北地区海绵礁(丘)大量周期性死亡及最后消失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7.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贮量及其组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木质残体(WD)包括粗木质残体(CWD)和细木质残体(F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通过对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贮量及其组成的研究表明,木质残体总贮量为28.06 t.hm-2,其中FWD贮量为4.88 t.hm-2,占总贮量的17.39%;CWD贮量为23.18 t.hm-2,占总贮量的82.61%.在CWD中,倒木占了绝大部分(77.26%),其次为枯立木(21.75%),大枝和根桩贮量很小.木质残体贮量中以直径20~60 cm的倒木和枯立木占主体部分,直径大于60 cm的大径级倒木和枯立木数量最少,占总贮量的8.99%.从分解程度来看,CWD中倒木以Ⅲ~Ⅳ级居多,二者合计占了倒木贮量的60%,枯立木以Ⅱ级为主.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木质残体的贮量及组成反映了中亚热带地区森林群落演替后期阶段木质残体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介绍一种特殊的锁相测频电路,特别适用于间歇衰减信号的频率测量,着重阐述了其设计思想、各单元电路的分析以及关键元器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聚乙二醇-2000水溶液在硫酸铵存在下分为液-液两相的条件和二溴羧基偶氮氯膦与Pd(Ⅱ)反应生成的配合物在该萃取体系两相间的分配行为,实现了Pd(Ⅱ)的定量萃取分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有机溶剂液-液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Pd(Ⅱ)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3mg/L,线性范围为0.09~2.0mg/L,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萃取率达94%。方法用于铂钯二次精矿和人工合成样品中微量钯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n=5)≤2.4%,加标回收率为96%-103%。  相似文献   
70.
Rossby波是地球流体中的一种低频大尺度波动,在全球海洋动力过程的调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利用1993~2011年多卫星高度计融合的月均海平面高度异常数据,基于二维Radon变换方法提取了热带印度洋南北纬5°~20°区域的Rossby波纬向传播速度。结合斜压Rossby波的理论模型,利用1993~2008年多年平均的简单海洋再分析数据集的温盐资料,计算了自由线性的一阶斜压Rossby波的理论波速值。通过对比理论波速与高度计的观测波速,发现在印度洋5°~20°S间理论值与观测值比较接近,在5°~20°N间两者差别较大,其误差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1)该区域较多陆地阻隔引起了Rossby波的绕射和反射;2)多边界激发的多个Rossby波发生相互作用。利用卫星高度计观测提取的Rossby波波速计算了热带印度洋南北纬5°~20°范围内的Rossby波的变形半径,给出了Rossby变形半径与纬度的解析表达式。该式能够很好地描述热带印度洋不同纬度的Rossby变形半径,为今后热带印度洋Rossby波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