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91.
本文在介绍了青海祁连山地区煤矿地质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得出煤矿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从环境现状、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该地区煤矿的地质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从分级的角度认识大河三角洲前缘河口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对深刻理解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于2012年6月采集了长江口和浙闽沿岸共6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水淘选的方法按照颗粒物水动力直径大小对其进行分级分离,分析了这些分级样品的有机碳含量、稳定同位素、比表面积以及木质素等参数,并且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三端元混合模型,讨论了此区域不同粒级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特点。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碳在小粒级中含量较高,如8~16μm粒级有机碳含量的均值为1.30%,而32~63μm粒级的均值为0.90%,但是大粒级有机碳对沉积物有机碳的贡献最高(81.3%),这是因为大粒级的质量贡献占绝对优势(72.0%)。三端元混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沉积有机碳的贡献以海洋来源为主(平均为73%),土壤和维管植物也有一定贡献(平均值分别为21%和6%)。在小粒级(8~16μm)中,土壤对于沉积有机碳的贡献显著高于其他粒级,这是由于土壤有机质比较容易富集在细颗粒上。木质素的参数,如C/V(0.04~0.32)和S/V(0.33~1.23),显示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草本和木本被子植物的混合,随着粒级的增大,草本被子植物的来源逐渐增多。浙闽沿岸分级沉积物的OC/SSA0.4mg/m2,而长江口的站位中OC/SSA0.4mg/m2,表明长江口沉积有机碳的保存效率比浙闽沿岸的高。木质素降解参数,如(Ad/Al)v、3,5-Bd/V和P/(S+V)随着粒级的增大逐渐降低,表明小粒级降解程度较高,而大粒级中降解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93.
倾斜摄影建模往往需要几百张甚至上万张图像,通常需要分块密集匹配重建。然而,常用的分块密集匹配方法只能对每个块单独建模,块间的重复图像会多次参与匹配计算,导致计算冗余、耗时长。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块密集匹配方法,避免块间重复图像的冗余计算。首先,利用图像关联算法为场景中的每张图像计算邻域图像集合,同时初始化图像的重建状态对象;然后,对整个场景进行空间立体自动聚类完成分块,并抽取子块重建时所需的匹配对图像;最后,根据图像的重建状态对象估计、过滤深度图及深度图融合生成密集点云。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倾斜影像三维重建时,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4.
降雨型黄土滑坡预警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滑坡是一类典型的地质灾害,但目前并没有针对这类滑坡的区域性预警模型。介绍了黄土滑坡的分类和滑带特征研究现状,讨论了降雨型滑坡的两类预警模型:降雨型滑坡临界雨量模型,包括区域统计概率预警和临界雨量阈值预警;物理预警模型,主要为通过建立力学稳定性分析和降雨入渗模型耦合得到的预警模型。分析了降雨或地下水作用下土体含水量变化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和黄土滑坡的预警研究现状,最后根据前人研究现状讨论了现有预警模型的特点并提出了未来降雨型黄土滑坡预警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
对满都拉地区蛇绿混杂岩的基质碎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研究。岩屑杂砂岩(D18003RZ1)锆石多具岩浆成因特征,U-Pb年龄分布于272~2302 Ma之间,有282 Ma和442.8 Ma两个峰值年龄;431~456 Ma锆石的176Hf/177Hf值为0.282661~0.282797,εHf(t)值为6.4~10.7,TDM2介于801~1155 Ma之间;272~286 Ma锆石的176Hf/177Hf值为0.282554~0.282768,εHf(t)值介于-1.5~5.9之间,TDM2介于1069~1575 Ma之间。含粉砂绢云母硅质板岩(DC01TW1)锆石年龄分布在260~2185 Ma之间,其锆石有岩浆成因,也有变质成因,主要峰值年龄为270 Ma,次为1600 Ma和1850 Ma;263~293 Ma锆石的176Hf/177H...  相似文献   
96.
CO2-ECBM技术的环境效益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能源需求与温室气体减排之间的矛盾,采取CO2地质储存方案。地质储存CO2的方法有:非开采煤层储存;含盐贮水层储存;海底储存;地面储存。建立环境效益评价模型,对CO2注入非开采煤层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储存方法进行环境效益评价。结果证明,模型可行,非开采煤层储存CO2的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7.
本文研究了典型的鄱阳湖阻隔湖泊——军山湖沉积物(0~36 cm)中溞属枝角类卵鞍密度的长期变化.1~#和2~#采样点36 cm沉积层对应的年代分别为1839和1857年.1958年前,军山湖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现较高的水平,而1959年建坝后的沉积速率明显减小.1958年前,军山湖沉积物中总氮和总磷含量相对稳定,但建坝后总氮含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军山湖沉积物中,鉴定出中华拟同形溞(Daphnia similoides sinensis)、盔形溞(D.galeata)和蚤状溞(D.pulex)的卵鞍.1~#和2~#沉积柱中3种溞属种类总卵鞍和含休眠卵卵鞍的累积速率和密度呈现较一致的变化.1958年前,3种溞属种类总卵鞍和含休眠卵卵鞍的累积速率和密度均处于较低水平(1~#沉积柱:0~1.51×10~3ind./(m~2·a)和0~0.63 ind./(g·dw);2~#沉积柱:0~0.70×10~3ind./(m~2·a)和0~0.22 ind./(g·dw));1959年建坝后,10~1 cm的沉积层中3种溞属种类总卵鞍和含休眠卵卵鞍的累积速率和密度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3~1 cm(2009-2015年)的沉积层.Pearson相关性显示,军山湖1~#沉积柱中的总氮含量与3种溞属种类的总卵鞍和含休眠卵卵鞍的累积速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2~#沉积柱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均与3种溞属种类总卵鞍的累积速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2~#沉积柱的总氮和总磷含量还与中华拟同形溞的含休眠卵卵鞍的累积速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和溞属种类卵鞍(或休眠卵)的长期变化能够反映湖泊富营养化和溞属种群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8.
南海中部深水海盆的潮流垂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季风实验(SCSMEX)期间,由台湾大学在南海中部深海盆投放了3个定点ATLAS浮标,用来观测长时间序列的水温、海流和气象数据。利用调和分析和EOF方法对1998年10月至1999年4月3个站点近6个月的流速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观测海区的潮流空间结构特征。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以全日潮流为主,潮流椭圆随深度旋转,且潮流以顺时针旋转为主,潮流振幅存在显著的垂向变化。对实测海流进行10~30 h的带通滤波保留潮周期部分,滤波后的潮流进行EOF分解得到潮流存在不同的垂向模态,证明南海深水海盆潮流具有较强的斜压性。  相似文献   
99.
基于RBF 神经网络的EMD 方法在海平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法延拓原始数据序列,有效抑制了EMD分解中出现的端点发散效应,从而实现准确的EMD分解。利用该方法对中国近海验潮站的月平均海平面资料进行处理,分解得到的内在模函数分量代表了海平面各种周期性变化。通过EMD分解得到的总体自适定趋势项为非线性变化,比以往趋势项提取方法更有优势,它反映了在资料长度内海平面的长期升降情况。数据序列越长,该方法所能分解出来的IMF成分越多,可分辨的频率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