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探空、地面及卫星资料反演水汽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探空、地面等常规探测资料及卫星遥感资料计算了我国中西部地区2007年6月—2008年5月间水汽含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结果显示:由探空资料计算的整层大气水汽含量的空间变化,总体形势是,纬度低的地区水汽含量多,纬度高的地区水汽含量少;各探空站上空水汽分布的季节演变规律比较一致,夏季水汽含量最大,冬季最小,春秋季节基本相当。根据探空资料建立地面水汽压与大气总水汽量的经验关系,利用地面站资料确定水汽分布,与同时次探空站资料估算的水汽场相比,两者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利用FY-2C卫星的可见光和红外分裂窗通道资料,建立反演大气水汽含量的回归关系式,与探空资料计算的结果相比,总体上变化趋势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2.
山东沾化凹陷罗151井区隐伏辉绿岩的产状及岩相带划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隆伟  席庆福 《岩石学报》2000,16(3):413-419
山东沾化坳陷罗151井区辉绿岩是侵位于沙河街组三段及一段的近地表整合侵入体,研究认为该辉绿岩由三个不同期侵入的岩体所构成,岩体的形居时间大致为东营组及馆陶组沉积时期,岩体间有厚薄不一的夹层存在。岩浆侵入过程中所携带的热使围岩发生了烘烤变质,形成了碳质板岩带、角岩带等两个岩相带;岩体中由于冷凝速度的差异,也可以旬分出边缘带及中心带等岩相带。岩相带对岩体及其围岩中储集空间的发育特征具有明显的影响,并据  相似文献   
103.
河南省2005-06-21强对流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气图和FY-2C的卫星云图及其反演产品,分析了2005年6月21日凌晨到上午河南省中部的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高空冷平流、地面辐合线和前期贮存的较高不稳定能量,为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不稳定能量和动力条件;在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前期,FY-2C卫星云图及其反演产品有很好的指示性,云顶亮温梯度大的区域是灾害性天气的易发区,对流性降水易发生在高层急流南侧的低层高湿区。  相似文献   
104.
孟伟  赫英臣  席北斗  龚斌 《世界地质》2007,26(2):259-266
参考德国的研究成果及其地质屏障的地质类型,提出地质屏障质量评价方法及如何进行地质屏障的地质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了地质屏障对有害物质运移的阻滞效应。应充分利用地质屏障对有害物质在环境中运移的阻滞效应、对固体废物地上或地下填埋场进行优化选址,使其达到环境保护的永久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5.
当今采矿业仍然使用全陷法开采,致使矿区环境遭到十分强烈的破坏。为了环境保护的需要,德国等许多国家积极开展利用废物进行地下充填的新的采矿法,使矿区环境得到保护以及采矿业达到可持续发展。文中以德国鲁尔矿区为例,充分论述了矿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填埋场或地下充填场选址的约束,以及如何对矿床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充分调查和分析,优选出安全可靠的固体废物的地下填埋场或地下充填场地,使采矿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之间达到最优化的联合。重点介绍了德国地下填埋场的充填技术,适合于地下充填废物的筛选;对地下填埋场选址的地质条件约束,主要通过地质、岩性、地质构造分析和水文地质条件约束来确定,最后优选出最安全的地下填埋场。  相似文献   
106.
新地沟和卯独庆金矿赋存于新太古界色尔腾山群柳树沟岩组中,是典型的与韧性一脆韧性剪切变形有关的绿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石的主要类型有千糜岩化石英绢云片岩、千糜岩化绿泥绢云片岩、糜棱岩化绿泥石英片岩、绢云绿泥长英质糜棱片岩、长英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质构造片岩等。构造一蚀变岩石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中基性火山岩类似.其稀土元素总量∑REE(44.9×10^-6~155.4×10^-6)、LREE/HREE比值(7.0~26.1)、δEu(0.6~1.2)也显示了中基性火山原岩的特点。构造一蚀变一成矿流体的特征为富CO2的低盐度的较高密度的流体,具有造山型金矿的特点。前寒武纪绿岩带建造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分布的地区构造一蚀变作用强烈的地段是重要的找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大陆西北地区的祁连地块基盘岩石组合中广泛分布有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经锆石U-Pb定年数据,形成年代为900~950 Ma和750~800 Ma(表1),可与扬子地块晋宁早晚两期运动对比,并据此推测与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有关,但对这些花岗岩类的物质来源、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尚有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108.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及加密自动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资料,对2016年8月6日夜间天津一次漏报的分散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低空弱切变、东南急流及湿舌,弱对流抑制及北部冷空气南下为强降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渤海西南部发展加强的中-β尺度对流系统北移,与其前侧触发的中-γ尺度对流单体合并加强,造成东南部局地强降雨;河北东北部中-β尺度对流系统南压造成东部局地强降雨;东部的线状对流系统前侧不断触发新的雷暴生成、并发展加强为先线状、后人字形中-β尺度对流系统,先稳定少动、后随移入北部地区的对流单体南压造成天津中南部、北部地区的强降雨。(3)海陆风辐合线形成的东南风-西北风辐合线,是造成前期渤海西南部对流系统发展加强的辐合系统;河北东北部对流系统前侧的冷性水平出流(东北气流)与海风(东南气流)形成的辐合线是造成天津东北部对流系统的辐合系统;天津东北部、东南部对流系统前侧的冷性水平出流(东北气流、东南气流)与环境冷空气(西北气流)形成的中尺度涡旋及两条相交辐合线是造成中南部人字形对流系统的辐合系统。(4)冷空气南压是从3000~4000 m高度转为偏北风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9.
利用2000—2015年10月至次年4月天津地区逐日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0.125°×0.125°),对天津地区发生的3种降水相态转换(雨转雨夹雪再转雪)的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降水相态转换过程中温度、湿度和不同等压面厚度特征,得到与降水相态转换关系密切的9种判别因子:850 hPa温度(T 850)、925 hPa温度(T 925)、1000 hPa温度(T 1000)、地面温度(T s)、1000~850 hPa位势厚度(H 1000-850)、850~700 hPa位势厚度(H 850-700)、0℃层高度、-4℃层高度和925 hPa相对湿度,给出每种因子对应不同降水相态的阈值,并通过3次天气个例进一步验证指标的可用性。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9个判别因子和阈值指标建立降水相态判别方程,经检验发现雨和雪回代检验判别准确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10.
裂缝是控制煤层渗透性的关键因素,关乎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败。为此,聚焦HTI型煤层裂缝参数的地震AVOA响应机制开展研究。依次采用Mori-Tanaka模型和Brown-Korringa各向异性流体替换理论模型,计算含垂向干裂缝和流体饱和裂缝煤层的等效弹性模量。基于煤层裂缝的岩石物理表征和HTI型煤层模型的正演模拟,分析裂缝参数的地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裂缝密度变化引起水平向纵、横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系数,以及煤层顶界面各向异性梯度项变化显著;水平向纵波速度、各向异性系数ε((v))主要受裂缝孔隙度控制和影响,而横波速度、各向异性系数γ((v))、δ((v))以及煤层顶界面各向异性梯度项对裂缝孔隙度和纵横比变化均敏感;入射角大于0时,随着入射角或裂缝密度增大,煤层顶界面P-P波反射系数和煤层反射复合波最大正振幅方位各向异性增强,且当方位角为0时,裂缝密度变化引起的P-P波反射系数和煤层反射复合波最大正振幅变化显著。因此,分析并厘清HTI型煤层裂缝参数地震AVOA响应机制有助于为煤层裂缝的地震探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