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0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王非  陈文寄 《地震地质》1997,19(3):78-276
系统地引述了不平衡铀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阐述了这一方法在年轻火山岩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讨论了它在年代学、地幔示踪、岩浆演化等方面的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及经验,对完成我局“九五”重点项目“中国若干近代活动火山监测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此外,还简介了高丰度灵敏度热电离TIMS法的发展、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2.
143.
赵国泽  行武毅 《地震地质》1990,12(2):159-167
本研究做为电磁感应国际合作研究项目—EMSLAB计划的一部分,主要目的在于确定东太平洋年轻的海洋板块——Juan de Fuca板块及其周围地区岩石圈和软流圈的电性结构。 在对海底观测的大地电磁资料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维数学模拟。在二维模型中,海洋地形和已知的表层构造被确定。通过改变模型的重要参数,评价响应函数和观测资料之间偏差的增加,检验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Juan de Fuca板块深部存在两个导电层,一个在40km,另一个在200km左右。这里岩石圈比其它较老板块的岩石圈薄  相似文献   
144.
雷琼地区火山岩的钾-氩同位素年龄测定和古地磁极性研究表明,新生代在该地区的岩浆活动一直很强烈。火山岩的生成年代不晚于中新世晚期,至更新世岩浆活动尤为强烈。 研究也表明中新世晚期以来这里的地球磁场极性变化规律与近期发表的地磁极性年表大体相符,并肯定了数个尚有争议的短期极性事件的存在。年代为0.58±0.13Ma的反极性火山岩的资料肯定了安比拉(Emperor)事件的存在。研究还证实了布容/松山极性时界线之下和哈拉米洛极性亚时之上有一短期的极性事件,其年代约为0.78±0.03Ma.在奥尔都维和哈拉米洛极性亚时之间存在有另一正极性事件,这可能相当于吉尔萨(Gilsa)事件。  相似文献   
145.
日本利用地球电磁学方法进行地震预报研究进展情况行武毅关于活断层和地壳电磁构造有了新发现,在断层附近观测到了可以该构造上的发现为基础预测的电阻、自然电位、地磁等变化。除此之外,在地震前后还观测到了电磁辐射异常和岩石的电阻变化等电磁现象。本文将简述这些研...  相似文献   
146.
一、日本地震工程学所处的条件日本和美国在世界地震工程学中并列领先地位,这已为国际上广泛承认。在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地震工程学会议(WCEE;第一届是1956年)上,日美两国发表的论文数量各占30%,其他国家占其余的40%,这种趋势持续至今,表明了日美领先的情况。负责组织和主持该会议的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事务局自成立以来就设在日本,这也表明了日本在这一领域中的地位。至于日本为什么会在世界地震工程学界发挥领导作用,其理由可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47.
随着出露地表的新矿床发现或然率的减少,深部矿体预测和盲矿体找矿准则问题越来越突出.但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一定的成果,满足不了找矿勘探人员的要求.在长时期研究不同地区的花岗岩类为主的侵入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笔者得出一个结论,即认识侵入体形成的物理过程,特别是热物理过程是有广阔前景的.这种过程对内生成矿作用的许多方面有决定性的影响.了解侵入体形成的热物理特征及其伴随的某些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出若干规律,有助于找矿和预测.与其它学科一样,掌握某种规律必须研  相似文献   
148.
大比例尺地图中双线道路的识别与提取是路网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双线道路识别问题,根据双线道路的结构特点,结合国内外研究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提取双线道路的距离度量方法——正对投影距离。首先通过缓冲区分析构建可能构成双线道路的候选线对集,然后利用正对投影距离构造约束参数从线对候选集中精确识别出双线道路线对。通过与其他距离度量方法的对比试验,表明正对投影距离能较准确表达双线道路线对的空间邻近性,可以准确识别出双线道路,符合人类空间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49.
为了预测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勘探深度下限,根据测井孔隙度、实测孔隙度等资料,研究了福山凹陷异常高孔带的分布和成因。结果表明,福山凹陷纵向上发育4个异常高孔带(Ⅰ-Ⅳ),其深度范围分别为900~1700 m、1800~2850 m、2850~3500 m、3500~4200 m,对应的孔隙度分别为20%~36%、12%~27%、8%~28%、5%~23%;第Ⅰ、Ⅱ、Ⅲ高孔带的成孔机制,是干酪根脱羧形成的有机酸溶蚀储集层中的长石和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次生孔隙,第Ⅳ高孔带主要由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无机酸溶蚀储集层形成;福山凹陷储集层中的岩屑主要为石英岩,具有良好的抗压实性能和护孔作用;福山凹陷储集层含油气的孔隙度下限为10%,勘探深度下限为4100 m,对应于异常高孔带消失、致密砂岩出现的深度。  相似文献   
150.
<正>本刊讯1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决定任命张振关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张振关同志,1955年3月出生,河南虞城人,1976年6月入党。1974年12月参军入伍,先后任新疆农八师战士、排长、干事,河南省军区政治部保卫处干事。1987年1月至1988年12月,任河南省农业区划办资料库干部。1988年12月至2000年8月,先后任河南省土地局综合处干部、副处长,1996年至1999年10月,任河南省土地局办公室副主任。期间(1996年10月至1998年9月)挂职睢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9年10月,任河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