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耕地保有量的动力预测模型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如何确保2010年1.2×108 hm2的耕地保有量,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分析中国耕地保有量的趋势作为建模依据,构建了中国耕地保有量的动力预测模型,并对中国耕地保有总量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从建设占用、耕地补充、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五个方面进行单要素分析,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高、中、低三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各方面严格把守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目标保有量,并且科学的确定生态退耕的数量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92.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全球海温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孙燕  王谦谦  钱永甫  张友姝  赵凯 《高原气象》2006,25(6):1127-1138
利用华北17个站1951—200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与前一年1月到当年12月全球逐月海温距平(1950—1998年)求相关,得到了全球海温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关键影响区为21°~27°N,175°E~175°W,对应的关键影响时段为当年1~3月。然后用SVD方法证实了当年1~3月是与华北夏季降水相关最显著的时段;而所选关键区正是处于一种范围更大的海温分布型的关键部位,而华北地区是所选海温关键区在当年1~3月影响中国东部降水的相关最显著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93.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造成海洋酸化并改变海洋化学环境,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响。桡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次级生产者,研究桡足类如何应对海洋酸化的影响对海洋生态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别在自然海水(pH 8.1,对照)和二氧化碳酸化海水(pH 7.3)条件下培养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 Mori,1938),研究海水酸化对其发育、繁殖以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海水酸化能使日本虎斑猛水蚤无节幼体发育时间显著延长并使雌体产生的无节幼体数量显著减少,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在酸化条件下均显著增强。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酸化胁迫下日本虎斑猛水蚤能量消耗增加,应用于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能减少,从而引起早期幼体发育延滞和雌体繁殖力下降的负面反应。  相似文献   
94.
采用新疆地区50个站1960-2000年6~8月降水资料,运用标准化距平、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Morlet小波分析及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并基于NCEP/NCAR的500hPa再分析高度场资料对极涡、阻高与新疆夏季降水做奇异值分解,从而讨论了极涡与阻高对新疆夏季降水的影响,得到了一些结果。新疆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匀性,天山山脉附近的降水量最大,而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及新疆东部戈壁滩地区的降水量最小。新疆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年际变化振幅较小,之后年际差异急剧增大。新疆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性也很显著,降水量总体上呈现明显的线性增长趋势。同期及前期冬春季极涡与阻高对新疆夏季降水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5.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未来重要的铜矿基地,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日阿铜矿床位于冈底斯山脉北缘,地处隆袼尔—工布江达断隆带,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笔者通过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从地层、构造、岩浆岩、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分析了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根据该矿床经历的地质作用、矿石构造以及矿物组合特征,认为矿床为矽卡岩型铜矿,主要成矿作用经历了岩浆热液成矿期和表生风化期,其中岩浆热液成矿期为主要成矿期,可进一步分为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日阿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山东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现状,阐述了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的作业方法、主要更新内容、技术路线,提出了及时更新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方法,从基础资料的获取与收集,变化要素属性信息的分析确定,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精度,矢量要素采集的方向,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完整性,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现势性,属性项赋值的正确、完整性,更新后要素的逻辑一致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生产作业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分析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保障产品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7.
自然界中元素主要同位素和次要同位素之间量的差异,随物质的性质、来源、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地质学家通过对自然界物质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变化特征,如对某一矿床或岩石的硫、氢、氧、碳、铅等同位素的测定,分析它们的组成特征及时空变化,去探讨和分析成岩成矿过程中物质的  相似文献   
98.
江淮气旋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中央气象台的历史天气图资料对近49 a江淮气旋的发生路径、源地、年发生频数、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淮气旋发生频数的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生成的强度呈上升趋势;通过小波分析发现江淮气旋的频数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周期;以及有显著的月、季变化特征,春季及其每年的4月是江淮气旋出现最为活跃的季节和月份;受地形、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江淮气旋出现的源地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及其东北侧、淮河上游及苏皖浙交界处、鄱阳湖这3个区域;江淮气旋的平均路径主要有3条:西北东移、偏南东移和偏北东移,且江淮气旋的移动路径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99.
1961—2011年江苏夏季分级雨日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孙燕  朱明月 《气象科学》2014,34(2):200-205
利用江苏省1961—2011年夏季67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按照不同量级的日降水量,运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1 a江苏省夏季雨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各级雨日分布均呈明显的由西北—东南向的变化特征;各级雨日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和突变特征;各级雨日存在准6 a的年际振荡周期和准12 a的年代际振荡周期,但是存在的主要时段有所差异。各级雨日的趋势变化中,除微量雨日为下降趋势外,其它各级雨日以上升趋势为主。分析各级雨日对有效雨日的趋势贡献:江苏北部地区有效雨日的减少主要来自于大雨、大暴雨日的减少;中部地区的有效雨日增多来自于小雨、大雨和暴雨雨日的增多;南部地区有效雨日增多来自于小雨、大雨和大暴雨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0.
马国强  赵静  孙燕  朱红云 《热带地理》2022,42(10):1617-1627
近年来,教育资源分化导致的居住空间分异不断加深,“学区房”社区尤其是老城区的优质“学区房”社区以其高房价与破旧物质景观、优质教育与低劣居住品质的显著对比,对个人、家庭、社群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方式产生强烈的拉扯与撕裂作用,成为社会-空间矛盾凸显的典型空间之一。文章借用“异化”这一哲学术语,基于对南京的调查,对“优质学区房”社区社会空间特征、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老旧“优质学区房”社区普遍存在外在空间环境与内在社会价值的强烈反差,社会空间关系发生扭曲进而表现出社会-空间异化的现象和特征;2)“优质学区房”社区社会-空间的异化是在住房市场化改革、学区制、东方文化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社区社会-空间辩证统一关系受到冲击激发学区房角色不断衍变,最终引致社会-空间分离对立与自我否定的结果;3)社会-空间异化会带来深刻的社会空间影响,不仅将进一步加剧居住空间分异的程度,而且将增加学区房社区的治理复杂性和更新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