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6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浪引起的海底土体内部孔压累积是导致液化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波浪作用下土体内部孔压响应过程对于明确液化机理、预测液化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在黄河口使用自行研发的孔压监测设备对海底粉土孔隙水压力进行了有效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海底粉土的孔压变化主要受波浪影响且存在一定的影响范围,超出该范围则波浪对海底粉土的孔压无影响。同时,基于监测过程内的孔压变化对海底粉土进行了液化评判,并对波浪作用效果和液化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波浪对海底粉土内部孔压影响效果主要有3种:(1)有孔压振荡但不发生累积;(2)有孔压振荡且发生累积;(3)无孔压振荡且不发生累积。  相似文献   
2.
到二○○○年上海市区将从141平方公里扩大到260平方公里,人口从现在的620万人有控制地发展到650万人。近郊和远郊的工业卫星城镇相对独立,人口也由现在的50万人发展到130万人。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耗能量全部折算成标准煤为2101.83万吨,平均每亿元工业产值耗煤量为3.23吨,万元国民收入能耗为7.40吨。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但能源不能同步增长。作为能源补充调节的水资源,将起到一定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3.
据悉我国将建立几座核电站,其中上海近邻的杭州湾秦山核电站已施工兴建。核电站建  相似文献   
4.
大地热流(Terrestrial Heat Flow)是理论地热学和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是探索全球热场分布、地壳上地幔热结构、地球内部热状态、地历史,以及地壳深部各种作用过程,诸如地震活动、岩浆演化、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等的重要依据。大地热流也是板块学说的重要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5.
全新世时期是一个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地质时期。因此,研究长江三角洲前缘的全新世沉积物及其沉积过程,对上海地区的城市建设、地下水资源、港口发展及长江河口演变过程的探讨,理论上、实践上均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大量钻孔资料和实验数据(包括孢子花粉、微体古生物、C~(14)测年、沉积物结构和物质组成等),对长江三角洲前缘全新世沉积过程作研究。  相似文献   
6.
上海为控制地面沉降,自1965年底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冬灌夏用和夏灌冬用。使地下水开发利用由单一的常年开采进入季节性灌采,使含水层补采水量、水位、水温、水质等动态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计算和评价地下水灌采动态规律,引用的物理量繁多。但在以往的地质设计和报告中所采用的物理名称、符号和单位很不统一。对研究工作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等初步整理了地下水灌采中常用的有关物理最名称、符号和单位,列表如下,以资交流。表中错误之处,请给予指正。  相似文献   
7.
选取黄河口埕岛油田海域作为研究区,在先前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海底液化粉土特征进行研究,从声学特征、物理力学参数特征、微结构特征以及动三轴试验分析这4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液化粉土与未液化粉土的性质差异。研究表明,液化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相对于未液化粉土有着明显的变化,液化粉土的标贯击数值较未液化粉土增加,在相同的振次条件下,液化粉土的抗液化剪应力比比未液化粉土大,土的抗液化强度增加,液化粉土较未液化粉土更难发生液化。  相似文献   
8.
海水盐度对沉降泥沙固结过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每年输送上亿吨泥沙入海,其中80%以上沉积在河口附近水下三角洲。受黄河入海径流量、气候及海洋动力条件影响,黄河口海域海水盐度变化显著。目前,不同盐度海水环境下入海泥沙沉降形成的海床土,固结过程有何差异尚不清楚。本文在黄河水下三角洲潮坪配制不同盐度的流态沉积物,模拟不同沉积环境下新沉积土的固结过程,利用轻型贯入测试、十字板剪切测试等现场原位试验,实时观测沉积环境盐度对沉降泥沙固结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海水盐度增加,沉积物固结强度增大,沉积环境盐度每增高1‰,沉积物固结后强度可增加0.15倍;海水盐度对沉积物固结速率的影响,在初始阶段表现不明显,在沉积物固结后期,盐度每增高1‰,固结速率可增长1.23倍;海水盐度的增高,还加剧了沉积物固结强度的空间非均匀性。本研究的发现,促进了对河口区海底工程环境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陆地矿产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深海矿产资源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争相开采与利用的焦点,深海采矿车是实现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装备。海底稀软底质是一种承载力与抗剪强度极低的特殊底质,在采矿作业中,深海稀软底质的物理力学特性直接影响采矿车行走的稳定性。文章选取Burger’s接触模型作为深海稀软底质的本构模型,对某海域海底稀软原状土开展室内三轴试验,通过PFC3D颗粒流数值模拟实验对比实际三轴试验,对稀软底质的Burger’s蠕变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同时依据标定结果改变相应参数,针对5种不同底质条件的工况,建立海底采矿车的数字仿真模型,模拟各工况下采矿车在不同行驶速度时的下陷深度。结果显示,下陷深度会随行驶速度呈非线性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大而减少并逐渐趋于稳定。同时结果还表明,该区域海底稀软底质具有更高的黏粒含量(38.1%~48.4%)、含水率(88.13%~137.79%)和压缩性(压缩系数:1.86~3.73 MPa-1,压缩模量:1.26~2.13 MPa),具有更低的密度(1.3~1.5 g/cm3)和强度特性(贯入阻力:0.19~1.32 N,黏聚力:3.7~6.9 k...  相似文献   
10.
海底斜坡土体失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最新的文献,综述了海底斜坡失稳研究核心问题的进展情况。这些进展主要包括海底斜坡土体失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以及海底斜坡土体失稳后演变趋势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