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矢量量化技术在图像压缩领域的应用作为研究目标,详细阐述了矢量量化码书生成技术,总结分析了现有典型的LBG算法,并针对LBG算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覆盖聚类算法,减少了计算复杂度,缩短了程序运行时间。通过理论推导和具体实现,证明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PERT法评估特大桥梁工程施工进度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桥梁工程建设中面临着大而多的风险,尤其是跨海湾特大桥的建设更为突出,因此特大桥梁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工程建设领域的关注。针对特大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各种风险的影响导致施工工序持续时间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采用逻辑关系确定、活动持续时间不确定的网络计划PERT法来进行施工进度风险评估。该方法主要是假定工序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具有β分布的特性,通过计算其数学期望值使之转化为确定网络计划来求得其工期风险,并考虑线路间的相互影响。本文以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工程中一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阐述了PERT法在特大桥梁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希望能对该工程以及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3.
“玻璃油田”建设与油气勘探开发信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玻璃油田"与"数字油田"的关系,针对油田勘探开发及其信息化方法和技术的特殊性,详细阐述了"玻璃油田"建设的思路和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深部探测技术、三维地震数据智能解释技术、四维"数字油藏"表征与分析技术、四维数字油气成藏模拟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最后指出了"玻璃油田"建设将为油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带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4.
钢管柱逆作法在超大超深基坑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钻孔桩与钢管柱的有效结合,大大缩短了工期并降低造价,而施工中钢管柱的垂直度控制是钢管柱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使钢管柱的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通过采用旋挖钻与冲击钻有机结合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钢管立柱灌注桩施工的工程实例,归纳、总结并提出该技术在钢管立柱灌注桩施工的工艺方法和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45.
灰色系统理论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横断面宽、渗透性强、应用领域广。通过几个实例佐证了灰色系统理论在物探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海南岛清澜港口及其东侧沿岸珊瑚岸礁分布航空遥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应用航空遥感彩色航片研究清澜港口及其附近珊瑚岸礁的分布,探讨了珊瑚岸礁分布与破浪带间的关系,提出了以破浪带分布的解译标志的珊瑚岸礁间接解译法,获得了海南岛清澜港口及其东侧沿岸珊瑚岸礁地理分布,发现了港口西侧三处在海图上未见标明的小珊瑚礁分布的准确位置与形态,初步显示了该解译法的可行性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47.
安徽凤凰山矿田为铜陵矿集区典型矿田,该矿田万迎山发现的铅锌(铜)矿体与以往的矽卡岩型矿体有显著区别。通过区域地质资料比对、见矿工程编录、成矿构造解析、元素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手段,厘定了构造-热液型铅锌(铜)矿、矽卡岩型铜矿2种类型,前者晚于后者,为铜陵地区存在晚于铜矿化的铅锌矿化提供了证据。凤凰山断裂带的多期活动起到了导矿、容矿、破矿构造作用,该断裂带及与其交会的北东向层间断裂带均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8.
鄂东南矿集区铜绿山矿床是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床,矿体产出在铜绿山岩体与三叠系碳酸盐地层的接触带。尽管本矿床的研究程度很高,但对早期成矿流体的成分与演化及矿质富集沉淀等过程的精细制约依然比较欠缺。石榴子石在铜绿山矿床中分布广泛,本文对不同产状的石榴子石利用SEM显微结构、EPMA主量元素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去探讨石榴子石的生长动力学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大理岩和镁质外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均以钙铝榴石为主,端元成分比较均一,∑REE含量低(3. 01×10~(-6)~14. 34×10~(-6)),具有弱的Eu异常、轻微富集LREE的模式。钙质外矽卡岩和内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以钙铁榴石为主,端元成分变化较大,单颗粒从核部到边部Fe含量具有增加的趋势,其∑REE含量较高(22. 71×10~(-6)~806. 8×10~(-6)),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极度富集LREE亏损HREE的模式。大理岩中的钙铝榴石环带不发育,表明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界面反应速率很慢且物质迁移以扩散为主;而镁质外矽卡岩中的钙铝榴石可见振荡环带,表明界面反应速率比以扩散为主要方式的物质迁移快,这与白云石相对于方解石具有较低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因此较难被热液消耗有关;钙质外矽卡岩中的钙铁榴石振荡环带清晰,该类石榴子石只有在界面反应速率较快且物质迁移方式以对流为主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内矽卡岩中的钙铁榴石的环带杂乱,尽管其形成的动力学模式与钙质外矽卡岩中的类似,但由于其距离岩体更近,热量迁移困难,在结晶生长受阻的同时由于对流提供的充足物质使得原先的环带发生溶解再沉淀进而形成结构混乱的再吸收环带。上述生长动力学模式也能够很好的对应Nb、Ta含量的脱耦和轻重稀土分异的特征。铜绿山不同产状的石榴子石中,外矽卡岩带中钙铁榴石Eu含量最高,而Eu~(2+)与成矿金属元素一样可被Cl-络合的,其含量的高低可能指示了对应的成矿元素在成矿热液中的浓度。石榴子石环带自核部向边部Fe含量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反应干矽卡岩阶段从早到晚,热液中的金属成矿元素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49.
基于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的“5E”教学模式,依托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地震遗迹资源,设计“地震灾害与安全”研学课程。研学课程包括白鹿地震遗址公园、塘坝子飞来峰景区、小鱼洞大桥遗址和谢家店子滑坡遗址四个研学点,每个研学点的活动和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划,研学后对学习成果总结形成报告,并对研学全过程做出综合评价,课程设计后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0.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从反映城市化不同侧面的内涵出发,建立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建立两者的主成分回归模型,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和发展过程的协调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协调度模型,量化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