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沙海槽盆地中央峡谷深水水道规模大,下切深,弯曲度低,表现出强限制性与东西分段性特征。充分利用研究区二维地震资料,对其地震相特征进行识别与分段性研究,识别出中央峡谷水道体系五种典型地震相类型,分别为底部滞留沉积、浊积砂体沉积、块体流沉积、泥质沉积、滑塌沉积。水道内部充填序列与限制性强度区相关性密切。通过地震相图、沉积相图和古地貌恢复图分析,发现西沙海槽中央峡谷整体呈东西向展布,水道西宽东窄,周边地势西高东低。基于分段特征与构造断裂带的吻合性,以西沙次凹处作为拐点将峡谷分为东西两段,其中西段NWW向展布,限制性弱;东段NEE向展布,限制性强。根据展布、形态、充填等诸多方面因素,总结出了13种分段特征,其限制性与分段性主要受到构造活动、地貌形态与物源供应等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前人对冈底斯成矿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代岩浆岩及其矿产方面,而关于其晚古生代沉积地层鲜有报道.近年来的冈底斯成矿带西段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显示其出露大量的晚古生代永珠组的沉积地层.从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典型沉积构造、孢粉化石、粒度分析、沉积地球化学等方面对永珠组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永珠组形成于晚石炭世(C2)Bashikirian-Moscovian期(中、晚巴什基-莫斯科期),孢粉化石中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80%)、蕨类植物孢子居从属地位(20%).永珠组发育大量的水平层理、平行层理、粒序层理、浊积纹层、滑塌变形构造和鲍马序列等典型沉积构造.永珠组沉积岩表现出高Si(SiO2为60.94%~76.24%)、Al(Al2O3为9.24%~13.20%)、K(K2O为2.81%~5.47%)和低Mg(MgO为1.32%~2.82%)、Ca(CaO为1.19%~2.78%)、Na(Na2O为0.2%~1.87%)的主量元素特征,且具有明显高的FeO含量(3.31%~6.67%)和明显低的Fe2O3含量(0.14%~0.65%).稀土元素总量(174.24×10-6~278.39×10-6)较高,经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不具Ce异常,Ce/Ce*=0.94~1.03.微量元素表现出Rb、Th、K等元素富集和Ba、U、Nb、Ta、Sr、P、Ti等元素亏损的特征.永珠组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的陆坡-深水盆地,为暖温气候、中盐度环境下的海退沉积产物,是古特提斯在冈底斯地区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13.
含油气盆地储层建模和模拟研究评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概述了国内外储层建模和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对储层建模和模拟的主要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我国在该领域中存在的主要总是作解决途径作了探讨,建立了该项研究工作的一航流程。  相似文献   
14.
南海西北次海盆物源供给模式及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睿  周江羽  张莉  刘晓峰  易海  廖锦芳 《地质学报》2012,86(11):1826-1832
基于地震资料,从物源供给模式入手,分析南海北部深水区西北次海盆的沉积层序、物源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其物源供给具有相对多期多物源体系特征,初始扩张期沉积中心位于盆地北部边缘,北部陆架-陆坡物源体系作用显著;初始热沉降期,沉积中心开始从盆地边缘向中央转移,北部陆架-陆坡、中-西沙隆起区物源体系具有大规模物源供给,在盆地两侧斜坡坡脚对称发育大量具有下超反射特征的裙积扇以及具有杂乱反射特征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稳定热沉降期,沉积中心转移至盆地中央,北部陆架-陆坡、西沙海槽物源体系作用存在短期明显加强,中-西沙隆起区物源体系逐渐削弱,盆地内发育大规模深水扇及深水水道。与相邻中-高勘探程度区相比,显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研究了两北地区三叠系深部碎屑岩储层的特征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三叠系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具有成分成熟度低和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为主,其次为裂缝,属于中孔、中-低渗型储层。在后期成岩作用的改造下,储集性能明显变好。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岩具有良好储层物性,方解石、长石、岩屑在大气水和有机酸的溶蚀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溶蚀孔隙,改善了储集性能,溶蚀作用是形成优质深部碎屑岩储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歧口凹陷复式含油气系统及构造控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构造层序和沉降史分析表明,歧口凹陷在新生代具有显著的幕式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经历了古近纪裂陷期和新近纪裂后期二个构造活动期、古近纪的裂陷Ⅰ幕和Ⅱ幕、新近纪的稳定热沉降幕和加速沉降幕四幕构造运动。结合凹陷内部重要的构造转换界面、结构和构造演化特点,以及各阶段构造样式和油气成藏聚集规律,将歧口凹陷划分为四大含油气系统:孔店断陷-潜山型含油气系统(Ek)、歧口陡坡断阶型含油气系统(Es)、歧口缓坡断阶型含油气系统(Es1+Ed)、歧口坳陷型含油气系统(N)。通过构造组合样式和油气聚集关系研究,建立了凹陷内部掀斜断块-地垒潜山和凹陷边缘断阶-古隆起披覆潜山构造控藏模式。  相似文献   
17.
粘土矿物的类型和含量对储层的物性有着较大的影响。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储层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据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结合电镜扫描等资料分析研究,得出了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随粘土矿物的含量、成分、产状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粘土矿物的绝对含量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呈现负相关性,且其对渗透率的影响明显要比对孔隙度的影响大。随着伊利石含量的增加,砂岩的渗透率有减小的趋势;而随着高岭石含量的增加,砂岩的渗透率有增大的趋势,孔隙度随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的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周江羽  王江海 《地质学报》2019,93(8):1793-1813
青藏高原中东部分布着一系列中小型古近纪断陷盆地和走滑-拉分盆地。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已引起盆地构造、沉积和岩浆活动等地质事件的响应。古近纪断陷盆地和走滑-拉分盆地中广泛分布的巨厚粗碎屑岩充填、新特提斯海湾消亡、大规模地壳挤压褶皱冲断和高钾岩浆活动、周缘前陆盆地形成、干旱-温暖极热事件以及古近纪盆地的封闭和裂解等。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盆地构造-沉积学、生物地层学和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北部玉树-囊谦地区断陷盆地发生了大规模挤压掀斜和冲断,在盆缘形成高陡地层和挤压向斜,盆地内地层发生明显的褶皱变形。盆地内部充填了巨厚层状底砾岩、紫红色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石膏层,并被晚期岩浆岩所切割。南部巴塘-丽江地区形成走滑-拉分盆地。区域地层对比、细碎屑岩内孢粉和古植物、火山碎屑岩和侵入岩的U- Pb和40Ar/39Ar年代学结果表明,盆地内充填沉积物形成于始新世(56~32 Ma)。古近纪紫红色细粒沉积物、碳酸盐岩和石膏层的出现表明盆地封闭期处于干旱-炎热的古气候环境。38~32 Ma是自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以来,青藏高原中东部从转换挤压到转换伸展的过渡阶段,出现了大规模高钾火山喷发和随后的岩浆侵入,并导致青藏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的封闭和裂解。北部盆地的封闭时间(约37 Ma)早于南部盆地的裂解(约32~28 Ma)。青藏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的封闭和裂解主要是自约38 Ma以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陆壳挤压、变形和缩短,及由高原早期构造隆升诱导的逆冲挤压和走滑拉分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青藏东缘新生代两类高钾岩浆活动的热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40Ar/39Ar年龄数据表明, 青藏东缘和印支块体上出露两期新生代具有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岩浆活动, 它们的时代分别为40~28和16~0 Ma. 早期高钾岩石沿主走滑断裂如金沙江-红河断裂断续分布, 是在转换压缩过程中产生的. 晚期高钾岩石广泛分布于裂谷盆地中, 它与青藏和东亚地区出现的东-西向伸展有关. 结合地球化学示踪结果可知, 早期岩浆活动是在陆内俯冲过程中形成的, 而晚期岩浆活动则起源于一个新近交代富集的亏损地幔. 岩浆间歇期则代表在印度-亚洲东碰撞带一次重要的地球动力学转变, 即从由地壳变形控制的过程向由地幔构造占主导的过程转变.  相似文献   
20.
周江羽  刘常青 《沉积学报》1997,15(1):123-127
研究区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具有丰富的岩金和砂金资源,是我国目前重要的黄金产地。作者应用沉积学和水动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研究了该地区现代河流的沉积学特征、砂金聚集规律及其形成的水动力条件,认为河流砂金的聚集是一个与机械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动态过程,与特定的河流水动力条件有关,其中横向环境的底流对于形成河谷台阶状缓坡倾斜面及砂金聚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