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11年10月16日新疆精河县5.0级地震震害特征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0月16日新疆精河县5.0级地震震中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托里乡境内,极震区震中烈度为Ⅵ度.震害调查显示,灾区房屋主要以老旧的土坯房为主,地震使本身老旧的房屋裂缝加宽,破坏加重.其次,灾区房屋震害还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特性,场地条件差异是造成距离震中较远的部分房屋破坏较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
The epicenter of the M5.0 earthquake occurring in Jinghe County, Xinjiang on October 16, 2011, is located in Tuoli Township. The intensity of the meizoseismal area is Ⅵ. The seismic damag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houses are mainly mud-clay style and the seismic damage characteristics take on an obvious regional nature. The damage degree varies relative to the fiel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新疆博—阿断裂带中东段的实地调查,发现断裂在吐鲁番盆地西南山前冲洪积扇上形成了冲沟右旋错动、断层陡坎、挤压隆起等与断裂活动相关的典型断错地貌。对比区域地貌面的分布和年龄,并结合测年结果,认为研究区内主要分布了3期冲洪积扇,并对应3级河流阶地。实测Fan3冲洪积扇上冲沟的最大右旋位错达40.8 m,其余分布在22~27 m区间内,Fan2冲洪积扇上冲沟的右旋位错达26.5 m,结合光释光年代样品的测试结果,得到1.8万年以来断裂平均右旋走滑速率为(1.42±0.18)mm/a。  相似文献   
24.
2020—2021年在库车坳陷西段的拜城盆地北缘同一构造区内先后两次发生5级破坏性地震,地震造成大量房屋损毁和人员伤亡,尤其是2021年3月24日拜城MS5.4地震,地震不仅造成大量建筑物损毁和数人死亡,还在拜城盆地北缘的吐孜玛扎背斜西倾伏端发现一条长约4 km的左旋走滑同震地表破裂带。震中地质调查发现,在吐孜玛扎背斜带南翼发育一条N倾的逆冲断层,沿断层断错距今79.9±9.6 ka以来的山前洪积扇和河流低阶地,晚第四纪以来断层垂直活动速率为0.16 mm/a。综合对比两次地震的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地表破裂特征,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背景相同,断层断错类型一致,产生原因为背斜内部含盐构造在挤压环境下脆性破裂,构造成因上应属于“挤压盐构造地震”。同时,由于挤压盐构造通常埋深较浅,使得它能够产生浅源、超浅源的地震,这也是拜城两次5级地震造成了异常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
新疆于田M<‘s>7.3地震发生在西昆仑块体与昆仑-柴达木-祁连块体之间的阿尔金断裂西南端NE向张剪切段邻近区域,也是阿尔金断裂、康西瓦断裂和昆仑断裂带西端玛尔盖茶卡断裂等交会部位,对理解青藏高原的变形及其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考察表明,于田地震在阿什库勒火山群南部玉龙喀什河源头近...  相似文献   
26.
那拉提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其反映的天山内部构造变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山内部大型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变形特征的研究是认知天山现今构造变形特征的重要途径。在大比例尺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利用野外调查测量、探槽开挖及热释光测年的方法,对那拉提断裂进行了研究。那拉提断裂是一条晚第四纪以来仍有较强活动的大型逆冲左旋走滑断裂带,断裂带宽度巨大,由多条倾向不同的次级断裂组成,分布在南北宽数公里的范围内,这些滑动面是逆冲走滑断裂在地表分散形成的"正花状"构造。晚第四纪期间,那拉提断裂曾多次发生过断错地表的强震事件,是天山内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构造带。断裂断错了那拉提山前晚第四纪以来的各级地貌面,主要表现为断层陡坎、冲沟水系和地貌面的左旋位移,根据实测陡坎高度和对应地貌面的定年,获得断裂所造成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在O.8~1.1mm/a左右,表明天山内部同样存在明显的构造变形。结合目前已有的地震地质研究资料,对天山山前和天山内部吸收的变形量分配进行了讨论,认为天山南北两侧山前对变形量的吸收调节作用并不显著高于天山内部。那拉提断裂具有左旋走滑特征的发现,对于理解天山现今变形方式以及应变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2013年3月29日新疆昌吉市、乌鲁木齐县交界Ms5.6地震发生在依连哈比尔尕断裂附近,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生命线工程基本完好。灾害调查表明,极震区烈度为Ⅵ度,宏观震中位于金涝坝村以东。  相似文献   
28.
面对当前日益加剧的人口一资源一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研究尤其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成我近年来国际上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和融合,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的定量估算得以实现,其研究成果也开始在土地利用中加以应用,并且逐步成为评价土地利用合理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9.
拟建的某水电站工程位于亚曼苏活动断裂的下盘,为了了解亚曼苏断裂强变形带宽度的范围,确定断裂的避让宽度,为水电站工程选址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地表强形变带宽度测量、大型探槽开挖揭露和高密度电法探测的方法,对断裂的强变形带宽度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下盘的强变形带宽度小于50 m,小于相关规范中100 m的避让距离,建议该水电站工程重要构筑物的避让距离为100 m。  相似文献   
30.
2014年2月12日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Ms7.3地震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南边,昆仑山区海拔4500m左右地带,青藏高原边界的阿尔金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属于大陆内巨型断裂带,绵延1600km,此次地震位于阿尔金断裂带的西南段,震区内断裂带呈放射状,由多条断裂构成,规模较大,根据震源机制解得到本次地震为左旋走滑破裂形式。结合GF-1高分辨卫星数据,对比震前、后影像,在硝尔库勒盆地南缘断裂带发现一系列新的地表破裂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