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提出了利用薄层树脂相通过光度法测定痕量Fe的新方法。Fe^3+在pH1.30-1.55的HCl介质中与乙酰丙酮形成稳定的有色络合物,将其富集在H^+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将着色的树脂制成薄层,直接测定。本法操作简便,装皿容易,选择性好,适用于天然水中痕量Fe的测定。  相似文献   
22.
吕明  王玉玲 《广东地质》1996,11(3):64-70
在广东沿海主要的第四系沉积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往往遇现场测试或鉴别土的状态与室内土工试验以液性指数来确定土层的状态有着显著的差异,如现场确定的稠度状态为软一可塑状态,而以室内试验结果计算出来的液性指数往往大于1,属流塑状态,对广东沿海地区几个场地的土样进行土工常规试验,在原状结构,天然含水状态下与保持其天然含水率但结构扰动条件下,测定其稠度状态及灵敏度等。从而分析讨论天然稠度状态与液性指数显著性  相似文献   
23.
中国层序地层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徐强  姜烨  董伟良  刘宝珺  潘懋  吕明 《沉积学报》2003,21(1):155-167
层序地层学在中国已经近 2 0年 ,通过中国地质学家的努力下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可以分为 :萌芽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 ,成熟发展阶段。在中国区域层序地层研究、在层序地层理论体系、层序地层与矿产控制作用、层序地层与油气勘探、高分辨层序地层和米兰柯维奇旋回及米级旋回层序地层、陆相层序地层 (包括冲积体系和沙漠体系 )、新技术、新方法在层序地层中的应用 (包括地震、测井、计算机模拟、中子技术、宇宙核素等 )、盆山转换和动力层序地层、青藏高原层序地层及造山带层序地层、成岩层序地层和化学层序地层、构造层序地层、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编图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发展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层序地层学研究状况分析基础上 ,提出中国层序地层学应该在加强应用 ,重视基础 ,提高技术 ,发展特色等四个方面努力创新 ,为层序地层学科的发展贡献中国地质学家的力量。  相似文献   
24.
依据42年(1958-1999年)资料对商洛地区出现的暴雨进行了统计,总结找出了其产生的气候特征、分布及出现频率并以天气学原理从气候背景、环流通形势、物理量因子及特殊地形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用分县预报方法进行了经验性总结,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25.
26.
薄层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明  李青仁 《地质实验室》1999,15(2):84-85,115
提出了利用薄层树脂相通过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新方法,Co^2+在丙酮介质中与硫氰酸铵形成蓝色络合物,将其富集在H^+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上,通过制作成薄层,直接测定。本法RSD〈4%,检测限为3.2μg/L,加标回收率97%-99%,适用于天然水中痕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27.
本文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尼日尔三角洲中尼日利亚M区块的层序及沉积特征。选择基准井对全井段的岩屑资料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确定自然伽马、声波等曲线对岩性的响应特征;解释主要钻井的岩性剖面;根据岩性剖面,参照地震剖面中揭示的钻井相对于沉积倾向剖面中所在的位置,选择相应的模型划分不同级别的基准面旋回;通过对钻井基准面旋回的形态、厚度、出现频率等属性特征的分析,进行基准面旋回对比,建立等时的层序格架。研究总结了不同级次旋回界面和旋回类型的识别特征,将研究层段分为9个长期旋回。基于对该区构造、沉积背景、物源供应状况及演化特征,分析了该区三角洲的基本类型、随层序及体系域的时空演化等要素。总结了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砂坝等若干骨架沉积微相的旋回组合特征、叠加样式等,为储、盖组合及勘探目标评价提供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8.
29.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钻井岩心描述和测井曲线对比,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相标志、测井相标志等对加拿大Athabasca地区下白垩统McMurray组进行了沉积特征分析。McMurray组主要发育了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滨海沉积,总体呈海平面相对上升变化。纵向上,中下部层序以河流相为主,沉积物多为来自盆地周边的近物源,以西部物源为主。短河流汇入盆地后可沿盆地长轴南北发育,成为北部区块的长物源。上部层序受西北方向海侵的影响,自北向南发育滨海-河口湾-三角洲相沉积。  相似文献   
30.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实例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成功应用;讨论了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结果的地质解译方法;提出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隐伏断层的野外工作设想,对“十五”重大项目——城市活断层探测极具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