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海洋学   4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由河流所携带的各种成分(包括天然风化产物及人为污染物质),入海后将逐步地转移到海底。这种转移过程在河口区最显著。此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2.
胶州湾东部水体、浮游植物和沉积物中的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胶州湾四个航次中水体的溶解态总砷c(AS)、溶解态三价砷c(AS(Ⅲ))、悬浮物总砷(Asp)、浮游植物总砷(Asph)、沉积物酸萃取态砷(SAsH)的调查数据,指出c(As)含量未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高值区位于四方近岸,并由近岸向远岸浓度逐渐降低。由悬浮颗粒物、浮游植物和沉积物对水体中砷的富集因子,指出三者在砷的循环和迁移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砷对近岸水中三角褐指藻和叉边金藻的毒性,其阈值分别为10^-4.1mol/dm^3和10^-4.9mol/dm^3。根据活性点模式计算砷与两藻的结合常数为692.5和989.7。砷对叉边金藻的毒性作用不受磷酸盐浓度影响;砷对三角褐指藻的毒作用随磷酸盐浓度降低而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4.
夏季渤海西南部及黄河口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here are few papers dealing with nutrients distribution in the mixing region of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although the Huanghe River is one of the largest rivers in China. We investigated nutrients (nitrate nitrite, phosphate and silicate) at 81 stations in the southwest Bohai Sea and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in July, 1984.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trate, nitrite, phosphate and silicate are higher in the estuary and offshore than those in the centre of the Bohai Sea. They are 44.3ug-at/L for nitrate, 0.31ug-at/L for nitrite, 0.36ug-at/L for phosphate and 60.4ug-at/L for silicate. There a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nutrients and salinity in this regio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n surface layer are:γSiO3-si=-0.963(n=81) γPO4-P=-0.829(n=81) γNO3-N=-0.971(n=81) γNO2-N=-0.553(n=8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show that, in the surface layer, there are no obvious removal of nutrients during mixing river-water and seawater in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相似文献   
45.
研究海洋中铅的含量及其形式和形态,对了解铅在海洋中的循环和它的地球化学以及生物过程都有一定的意义。关于这方面的工作曾有一些评论和研究报导。铅在大洋海水中的含量一般认为是0.02—0.10μg/L,但近岸区由于受陆地排放铅的影响会使其含量增高,据近年报道的最高值为12.5μg/L-13.9μg/L。关于铅在海水中的无机形式说法不一,差别很大。有的认为以Pb(OH) ~+为主,有的认为以PbCO_3为主,有的认为以PbCl_2~-为主。关于海水中铅的分析方法虽然很多,但通常用于海水测定的主要是原子吸收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ASV)。其中ASV法较为简便和快速,它不但可以直接测定含量,而且可以测定海水中铅的形  相似文献   
46.
研究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态是海洋化学上比较重要的课题之一,对了解微量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锌在海洋中的存在形态曾有过详细的评论。 海水中的无机锌主要以Zn~+、Zn(OH)~+及Zn(CO_3)~0的形式存在。其含量范围一般在1—50μg/L之间,平均值约为3μg/L.近岸及河口区含量较高,个别测定值可高达300—400μg/L。关于海水中锌的测定方法如ASV法和分光光度  相似文献   
47.
作者根据1984年6月的现场调查,研究了黄河口及渤海西南部水体中氟的含量和行为,结果如下: 一、渤海西南部海水的F:Cl比的平均值为3.8×10~(-5)(S≥25),其值随盐度的降低而增加。 二、黄河水氟含量为0.54mg/kg,高于世界上一些未污染的河水及长江水。 三、黄河口水氟含量与盐度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因此河口水中氟是一保守成分  相似文献   
48.
胶州湾东北部海水中铅的形态及其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海洋中铅的含量及其形式和形态,对了解铅在海洋中的循环和它的地球化学以及生物过程都有一定的意义。关于这方面的工作曾有一些评论和研究报导。铅在大洋海水中的含量一般认为是0.02-0.10μg/L,但近岸区由于受陆地排放铅的影响会使其含量增高,据近年报道的最高值为12.5μg/L-13.9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