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白洋淀芦苇台地土壤理化因子及其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22日、6月23日、8月31日和10月31日,在白洋淀鸳鸯岛、北田庄和圈头村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台地3个垂直剖面(0~10cm、10~30cm和30~60cm)上采集了土壤样品,分析了不同季节的土壤理化因子和4种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白洋淀芦苇台地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0~10cm表层土的有机质含量都在70g/kg以上;土壤的全氮和全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各采样地0~10cm表层土壤的全氮含量为2.04~3.41g/kg,全磷含量为0.71~1.14g/kg。3块采样地0~60cm土壤的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和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酶活性分别为0.53~28.56mg/g、0.44~2.36mg/g、1.62~12.18mg/g和8.07~172.65μg/g,表层土壤具有较大酶活性。芦苇台地4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42.
使用1998年7月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500hPa西太平洋副高24~96h4个时效预报与实况资料,在100~140°E,15~40°N范围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西伸点位置预报普遍偏东,副高脊线预报与实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3.
李登文  刘莎 《贵州气象》1998,22(2):19-21
该文将T63500hPa小时,96小时预报场与客观分析和欧洲中心500hPa高度场,48小时,96小时预报场进行仔细的统计检验。分析认为T63500hPa高度场对我省具有相当高的预报价值,超过了欧洲中心数值产品。.  相似文献   
44.
玉树地区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2010年5月7日到10月18日玉树地震震源区及其周边22个地震台站记录的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余震数据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初步得到了每一个台站的剪切波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间延迟,并分析了玉树及周边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在该研究区域,甘孜-玉树断裂上部分台站快波偏振方向近于东西向,这一结果与该区域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甘孜-玉树断裂带南段玉树周边的台站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为南东向,与断裂带的走向一致,显示了此次地震断裂走滑性质的特征.位于杂多断裂和清水河断裂上的台站及其附近的台站,快波偏振方向与所处的断裂走向基本一致,多为南东东向.各个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结果分布在4.23~7.01 ms/km范围内,平均慢波延迟时间是5.68 ms/km.在甘孜-玉树断裂带和乌兰乌拉湖-玉树南断裂相交的位置慢波延时总体较高;而低值区位于打贝通-小苏莽断裂的北西端与杂多断裂之间的位置.沿玉树断裂带,慢波延迟时间的梯度值较大,本文这一结果揭示了慢波延迟时间的分布和破裂带的走向、余震的分布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5.
南极地震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归纳总结了在南极开展地震学研究中的各种主要方法及其研究成果,较全面地介绍了南极地震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首先对南极地震活动性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别介绍了利用面波和体波研究地壳上地幔结构的主要成果,最后从地震各向异性的角度归纳介绍了南极大陆部分区域面波方位各向异性及剪切波分裂研究的主要成果.研究表明,南极大陆地震活动性较低、地震强度较小,仅在横贯南极山脉区域、维多利亚地、阿黛利地、威尔克斯地等有较明显的地震活动; 横贯南极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东南极和西南极两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区域,东南极地壳和上地幔地震波速度偏高,西南极则偏低;上地幔各向异性较为明显并普遍存在,且西南极各向异性强度稍高于东南极克拉通.   相似文献   
46.
吉林省前郭地区地震各向异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11月吉林省前郭地区连续发生地震,本文利用11月1日到24日前郭地区6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初步获得了每一个台站的剪切波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并初步探讨了研究区域地壳应力的分布.快波偏振方向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但是在整体上北西向的一致性较好,北东向的结果较为零散,反映了研究区域内复杂的应力特征.北西向的各向异性方向与发震断裂的走向垂直,与地震在空间上的展布方向一致.北西向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与地表运动速度场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快波偏振方向的分布与逆冲兼走滑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基本吻合.慢波延迟时间的结果在0.85~6.93 ms·km-1范围内.MS5.3、5.8级地震前后慢波延迟时间的特征性变化反映了地壳应力的积累,以及随着地震发生应力的释放.  相似文献   
47.
刘莎 《陕西气象》2018,(5):37-39
智慧气象在我国是一新生的事物,它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介绍了智慧气象的内涵,提出了发展智慧气象要坚持持续性创新、加强专业人才建设、稳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
智慧气象在我国是一新生的事物,它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介绍了智慧气象的内涵,提出了发展智慧气象要坚持持续性创新、加强专业人才建设、稳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9.
在历史气象资料数字化工作中,降水自记纸迹线提取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手段,按照提取技术要求并结合台站观测记录和实际天气现象,对降水迹线进行分析、模拟并生成序列数据的数字化过程。根据利用软件提取降水自记纸迹线的工作实践,分析了降水自记纸迹线提取过程中遇到的异常处理个例,并提供了相应的科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0.
南迦巴瓦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构造结东端,地壳各向异性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研究收集了布设在南迦巴瓦地区的流动地震台站和固定台站于2017—2019年记录的近震波形数据,利用剪切波分裂偏振分析方法得到了研究区内10个地震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分析了剪切波分裂参数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布,探讨了南迦巴瓦地区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特征,以及2017年11月18日米林MS6.9地震发生后地壳应力状态的变化.结果显示,南迦巴瓦地区快波偏振优势方向有两个,即北西向和北东向.位于米林断裂、嘉黎断裂、墨脱断裂和雅鲁藏布江断裂附近的台站,快波偏振方向基本平行于断裂走向.研究区域上地壳各向异性方向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另外还受到断裂构造的影响.南迦巴瓦地区慢波延迟时间均值为4.13 ms·km-1.距离米林地震主震震中位置较近的L0230台站慢波延迟时间较大.本研究没有观测到快波偏振方向在时间上的规律性变化.L0230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在米林MS6.9地震之后表现出明显的降低,反映了大地震之后地壳应力的释放与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