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汉中春季人工增雨天气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汉中市春季 ( 3~ 4月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区即平川 6县 (区 )产生中雨以上降水天气过程环流形势统计分析 ,总结了几种有利的环流形势 ,建立了汉中市春季中雨预报流程  相似文献   
52.
基于MapObjects的高速公路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莹  李建科  刘宇 《气象科技》2008,36(6):837-839
以陕西省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高速公路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核心技术.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0管理系统数据库.使用ADO动态数据连接引擎实现数据通信,利用Visual Basic 6.0与MapObjects二次开发组件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式,实现了道路天气查询、公路天气预报发布等专业应用与基本地理信息功能的有机集成,大大提高了公路交通气象服务能力.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以应用于其他省市的高速公路气象预报服务中.  相似文献   
53.
1958-2005年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老虎沟12号冰川是祁连山最大的冰川, 面积为21.9 km2, 为极大陆型冷性复式山谷冰川. 该冰川监测开始于1958年, 1962年监测被迫终止;其后于20世纪70-80年代有过短期考察, 2005年恢复全面观测. 基于野外GPS观测, 两期1∶50 000地形图和两期1∶10 000地形图及Landsat ETM 遥感影像, 分析了过去近50 a来多时间段冰川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 结果表明: 1957-1976年间冰川退缩约100 m, 平均退缩速率5 m·5a-1, 此后冰川归于平稳态; 1985-2005年间冰川退缩140.12 m, 退缩速率较之前(1957-1976年)提高了40.2%. 结合玉门镇气象资料分析认为, 升温幅度的增大是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老虎沟12号冰川退缩加剧的根本原因, 冰川在持续高温情景下的气候响应要敏感于低温情景.  相似文献   
54.
我国云南腾冲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对地热资源进行定量的预测评价势在必行。而以遥感为手段进行地表温度的反演是地热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利用ETM数据的Band6热红外通道,对工作区进行温度反演并通过消除阴影影响对反演温度进行修正使得温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得到改善,减少了太阳照射造成的温差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温度分布主要有3个区域;通过温度反演结果与已知地热点叠加分析,选取14~21℃为进行地热预测评价的有利区间。  相似文献   
55.
旅游要素发展水平是衡量旅游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建立旅游"六要素"搜索关键词选取、搜索数据剥离及合成的技术方法,结合2011-2015年我国24个主要城市旅游要素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变差系数、赫芬达尔系数等指标和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城市旅游要素的网络关注指数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11至2015年,"吃、住、行、娱"四要素网络关注指数城市差异呈"V"字趋势波动,"购"要素差异越来越大,"游"要素差异则越来越小;旅游"六要素"网络关注指数的赫芬达尔系数变化不大,各城市度集聚程度低,关注较为分散;旅游"六要素"网络关注指数在空间扩展上具有极大相似性,呈现出东北—西南格局,向正东—正西方向转变的趋势。但"吃、住、行、购"等旅游要素网络关注指数标准差椭圆的中心呈现向西南偏移的趋势,而"游、娱"旅游要素则呈现出向东北偏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56.
赞比亚北部班韦乌卢地块演化及矿产资源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赞比亚北部班韦乌卢地块受到古元古代乌本迪构造带、新元古代基巴拉构造带、新元古代伊鲁米德构造带及泛非期卢弗里安构造带的影响,主要分布有金、锰和金刚石矿床(点)。金矿床(点)主要赋存于姆波罗科索盆地东部姆巴拉组以紫红色砾岩—砂岩为主的碎屑沉积岩中,并且有较好的矿化线索。锰矿床主要分布在曼萨周围,可分为沉积型和构造型两类。班韦乌卢地块东部边缘发育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和金伯利岩,在伊索卡地区前人利用重砂方法找到金刚石,推测地块内部可能寻找到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和金伯利岩。因此,作者通过研究班韦乌卢地块的演化及其矿产资源现状,认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可为中资矿业企业的矿权登记及矿产开发等方面提供基础的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符合国家实施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  相似文献   
57.
利用不同水平分辨率下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1319号超强台风"天兔",以研究模式水平分辨率对台风强度和微结构(包括动力和微物理)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分辨率(1 km、2 km、3 km、4km、5 km)模拟的台风路径差异不大,且均与实况基本相同;不同水平分辨率对台风强度和微结构的模拟效果影响较大,其中以对10 m最大风速、垂直运动和降水强度的影响为最大。将模式水平分辨率提高到1 km有助于改善台风强度和微结构的模拟效果。在较低分辨率下,台风非对称性较明显、眼墙倾斜程度较大和海表水汽通量较小等结构特征共同使得台风强度较小。  相似文献   
58.
杨桃进  刘宇迪  眭敏 《大气科学》2017,41(4):882-896
本文应用WRF-Chem模式耦合人为排放源,模拟了2011年8月13日的一次强降水过程,研究了正常(试验Norm)和两种极端情况(试验High和试验Low)下3种排放强度的人为污染气溶胶对微物理过程和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排放强度下降水开始的时间没有变化,低排放情况下降水区域未发生变化,暴雨前期试验Low的降水增强,后期减弱,降水中心强度减弱,周边降水增强,降水分散;高排放情况下降水区域明显减小,降水强度和各个量级的降水区域都减少。雨水和霰含量的变化是导致降水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同强度的污染气溶胶通过影响微物理过程影响大气的热力和动力过程,大气动力过程的变化反过来又通过微物理过程影响降水粒子的增长,从而影响地面降水。影响机理可概括为:当污染气溶胶的排放浓度增强,水汽凝结和冰晶凝华增长过程的减弱导致微物理过程的大气加热减弱,可用于发展对流的能量减少,上升运动减弱,对流强度的减弱抑制了了雨水和霰收集云水的增长,导致了可降水粒子含量的减少,降水减弱。  相似文献   
59.
利用MPAS(Model for Prediction Across Scales)和北京大学浅水模式(PKU_SWM)对余弦钟和Rossby-Haurwitz波理想个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余弦钟测试中,MPAS能更好的模拟出余弦钟的基本形态,但模拟结果的绝对误差较大;网格分辨率提高后,MPAS模拟效果提升得更明显。在Rossby-Haurwitz波测试中,MPAS模拟的槽脊位置和强度更加接近于初始分布形态,PKU_SWM模拟的槽脊的强度偏强,位置偏西,MPAS模拟效果整体要优于PKU_SWM;网格分辨率提高后,两模式模拟效果都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随着北极冰区航道的开辟与成功通航,船舶航行安全广受重视,因冰区通航条件对船舶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特殊且变化大,有必要分析极地冰区船舶航行时航路过程中的风险。探讨低温、浮冰、高纬度等特殊属性对船舶极地冰区航行安全的影响,结合船舶交通风险的特点,提出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船舶航行风险状态概率转移的过程风险,构建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船舶航行过程风险模型。基于马尔科夫过程假设,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的云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船舶航行进行时间连续的过程风险动态仿真。研究表明:夏季时期船舶在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航行过程风险整体上处于可通航状态,离散风险程度随时间而连续变化,总体呈现"M"型趋势,风险波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