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开展风尘沉积研究对于了解源区气候变化和大气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探针技术,通过对铁锰结壳中风尘指示因子(Al沉积通量)的年际变化研究,探讨低纬度铁锰结壳中风尘沉积特征。结果显示:在过去近70 Ma中,低纬度铁锰结壳Al沉积通量平均值为300.5  μg/(cmka),并且记录了南、北半球的不完整风尘史。在晚白垩世-晚中新世期间,M06铁锰结壳位于热带辐合带之南,受南半球风系影响,其Al沉积通量大小反映了环太平洋区域火山活动强度;晚中新世后,受北半球风系控制,M06铁锰结壳Al通量的变化反映了亚洲风尘源区构造和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52.
磷酸盐化对富钴结壳元素组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盐化事件是地史时期重要的成岩事件之一,在太平洋赤道区域发生了两次主期和三次次期磷酸盐化事件(Hein等,1993).它强烈改变了结壳的初始成份(Koschinsky和Halbach,1997;潘家华等,2002).因此结壳中磷酸盐化作用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
富钴铁锰结壳(简称富钴结壳或海山结壳)是生长在大洋洋底地势较高处(如海山)硬质基岩上的富含铁、锰、钴、铂、稀土等金属元素的"壳状"沉积矿产.与其它深海铁锰沉积相比较,海山结壳的的最主要特征是富Co,其Co含量是大洋铁锰沉积中最高的.但是,同一富钴结壳样品的不同层位Co含量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到目前为止,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富钴结壳为什么"富钴",即Co发生富集/亏损的原因.本文通过对莱恩海山链MP2海山的一块典型富钴结壳样品电子探针原位化学成分数据的系统分析,对富钴结壳形成过程中Co富集/亏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揭示富钴结壳中的Co富集机制以及富钴结壳成矿作用是否具有时代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4.
冲绳海槽西南端1.3ka以来异重流沉积记录及其古气候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冲绳海槽西南端的HOBAB4?S1岩芯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粒度、沉积构造、AMS14C测年等资料,对研究区异重流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对异重流发育的时间段与晚全新世气候事件进行对应。结果表明,岩芯中发育17段异重流沉积,其沉积物组分以砂质粉砂为主,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多呈以70~130 μm为中心的单峰,C?M图上样品点集中分布区间大致平行于C=M基线,且位于PQ段以下,表明沉积物搬运方式为重力流悬浮搬运。异重流内部发育平行层理、爬升沙纹层理和粒序层理等沉积构造。异重流沉积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厚层异重流沉积,底部侵蚀面发育,内部发育多组逆—正粒序组合,指示了水动力较强,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均较明显的异重流近端沉积;另一类是薄层异重流沉积,底部侵蚀面不发育,内部不发育或仅发育一组逆—正粒序组合,指示了水动力较弱的异重流边部沉积。HOBAB4?S1岩芯的异重流层段集中发育在800~1 300 A.D.之间,指示了当时气候条件为高温高湿,台风、洪水频发,降雨量较大,验证了“中世纪暖期”在东亚地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55.
鄢全树  石学法  刘季花 《地质学报》2015,89(Z1):226-227
<正>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缘海之一。自古生代以来,南海及邻近区域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作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南海地区已经成为本区域许多古生代-中生代古地理重建的焦点地区(如,Karig,1971;Hamilton,1979;Taylor  相似文献   
56.
<正>黄河为世界第二大河流,每年往渤海输送巨量物质且大部分悬浮物沉积在近岸及其毗邻海域,形成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作用的双重影响下,黄河每年输送的沉积物及排放水量显著减少。这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黄河口乃至渤海沉积物物理化学特性,特  相似文献   
57.
利用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六个功能区(港口、养殖区、排污区、黄河口及其湿地)采集的表层沉积物,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几种金属元素(Cu、Pb、Zn、Cr、Ni、Cd)进行了化学形态分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Cu、Pb、Zn、Cr、Ni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d主要以弱酸溶态存在。基于形态分析结果应用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对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d的KRSP最高,Pb次之;各功能区的污染水平依次为徐家铺养殖区垦利养殖区天津港大沽河排污区黄河口及湿地弥河排污区。同时,对这几种金属的总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Cd是该区域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各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依次为CdPbNi≥CuCrZn;(2)各功能区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轻微,功能区潜在生态危害整体上为渤海湾大于莱州湾。通过结合这两种方法进行的综合评价,探明了这几种金属在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功能区表层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程度,预测了其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58.
印度东海岸现代彭内尔三角洲粘土矿物的研究J.Seatharamaiah等有关印度东海岸滨外现代三角洲和大陆架沉积物粘土矿物学的研究很少,而且其中多数研究仅具有局部意义。现代彭内尔三角洲没有粘土矿物产出和分布的资料。本文报道粘土矿物在彭内尔三角洲不同海...  相似文献   
59.
东北太平洋海盆铁锰结核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我国东北太平洋海盆铁锰结核开辟区(DY85-1、DY85-3航次调查区)的系统取样和对铁锰结核富集的沉积环境条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呼种沉积环境中的铁锰结核分布是不均匀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铁锰结核分布在水深5000-5200m、硅质粘土分布的海底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60.
大西洋中脊含金属沉积物中铀的富集R.A.Mills等在整个洋中脊体系观察到的富金属沉积物提供了区域性寻找某些元素的重要线索。考虑到全球平衡,这种富金属沉积物是十分重要的。70年代在大西洋中脊26°N横贯大西洋地质大断裂地区(TAG区)发现了富金属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