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32.
克拉通盆地内古隆起是了解板内变形机制的重要窗口,也是油气、煤、盐、铀等矿产勘查的主要对象,一直是盆地分析的热点领域。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为例,利用新的高精度反射地震剖面与深探井资料,解剖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刻画构造演化过程,探讨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隆起带发育在华北克拉通地块中西部,自伊盟—杭锦旗、乌审旗—定边,南延至镇原—正宁一带,呈“工”字形,面积达7.5×104 km2以上;伊盟凸起为基底隆起,镇原隆起为多阶段、间隙性发育的剥蚀与沉积型隆起,定边凸起为沉积型隆起。它是基底分异构造格局与周缘板块构造事件共同控制的产物,为在中元古代裂陷基础上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发育演化的古隆起;古生代早期,邻接周缘洋盆表现为台缘隆起;石炭纪晚期—二叠纪早期,因差异升降而具陆缘隆起性质;印支晚期—燕山期以来,隐伏于天环坳陷之下埋藏沉没。鄂尔多斯盆地中央隆起带为多机制复合成因,伊盟凸起为基底强烈伸展、长期剥露剥蚀型隆起;镇原凸起为西缘断阶迁移、南缘前缘隆起叠加的复合隆起;定边凸起为断阶迁移、挤压叠加的继承性隆起。鄂尔多斯盆地中央隆起带对盆地内部的构造—沉积分异施加了重要影响,其两翼斜坡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33.
根据中国120个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研究表明:中国斑岩、矽卡岩钢、钼矿床形成于地壳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构造单元。即形成于吕梁期之后的地槽褶皱区和印支期之后的地洼区,特别是后者,它是中国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发育最盛时期。它们分别占中国该类铜、钼矿床总量的84.7%,96.6%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洼或地槽褶皱时期构造、岩浆活动改造或活化、迁移、富集原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或矿源层、层状铜(钼)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4.
本文根据邢台,海城,唐山3大地震序列每年最大震级资料,展示了3者的起伏特点及其以给定时间计算新一年度最大震级的办法,同时也探讨了超限值与大区强震发生时间的随属关系及其对中期大形势预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从实验测试工作在地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地质实验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实验测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在日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实验测试工作如何深化改革是一个很值得探讨问题。  相似文献   
136.
分析了滇藏公路角笼坝沟1998-06-20泥石流-坍崩灾害成灾原因,泥石流及坍崩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针对其灾害发生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37.
双峰谱型海浪波高与周期的联合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实测双峰谱型海浪过程资料,以3种典型谱型分别讨论了双峰谱型下波高与周期的联合分布,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8.
本文介绍几种最新数值模型和程序,主要用于模拟和计算浅水环流、污染扩散、波浪、潮流、泥砂运动等方面的环境和工程问题。这些模型和程序的特点是其新颖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9.
海洋沉积物中~(210)Po的测定及其在地质年代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10)Pb测年技术在海洋、湖泊地质年代学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何准确、快速地测定沉积物中~(210)Pb的含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210)Pb衰变时放出弱的β辐射(E_(max)=0.018Mev)和弱的γ辐射(E_γ=0.047Mev),直接测量比较困难,故人们常借助于测量~(210)Pb的子体~(210)Bi的β辐射(T_(1/2)=5天,E_(max)=1.17Mev)或测量与~(210)Pb处于久期平衡的第二代子体~(210)Po的α放射性(T_(1/2)=138天,E_α=5.3Mev)。后一种程序用~(208)Po作示踪剂(T_(1/2)=2.93年,E_α=5.11Mev),把~(208)Po和~(210)Po自沉积在银片上,制好的源不需放置即可在α谱仪上测量,从而缩短实验周期。只要知道加入的~(208)Po的强度,测出~(210)Po/~(208)Po的比值后,就可求得样品中~(210)Po的含量,无需进行化学回收率和仪器效率的校正。而且,α谱仪本底比β计数器低,灵敏度也较高。然而,在α谱仪上测量的源,要求制得薄而均匀,以减小谱线的尾拖,得到好的分辨率,否则会影响谱形,使解谱发生困难。因此,寻找一种既可制得均匀薄源,且又能保证一定的回收率的分离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本文研究了溶液的酸度、体积、  相似文献   
140.
羌塘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油气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唯一未大规模勘探的含油气盆地。研究其地质结构,将为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油气地质条件评价奠立重要基础。本文针对羌塘盆地“古生代南、北基底有别,中生代周缘板块构造边界限制,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形强烈”这一典型的缝合带上的多旋回复合、叠合盆地,利用盆地内部的钻井与高精度反射地震剖面对其分层地质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羌塘盆地发育上三叠统肖茶卡组,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中侏罗统布曲组与中侏罗统夏里组泥岩、膏岩、膏泥岩等4套区域性滑脱层;此外,还发育下侏罗统曲色组泥质岩,上侏罗统索瓦组的泥灰岩、泥岩,始新统唢呐湖组的膏盐、泥岩,二叠系煤层等4套局部性滑脱层;基底内部发育韧性剪切层。它们在垂向上将羌塘盆地分划为软弱层与能干层相间的多套组合。受区域性滑脱层控制,羌塘盆地发育分层变形系统;滑脱层上、下构造几何学样式差异较大,运动学指向也不一致;整体表现为大型多重滑脱构造变形系统。分层滑脱变形系统约束了油气保存单元的分布。分层滑脱变形将为进一步认识羌塘盆地,评价羌塘盆地的油气保存单元提供新的学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