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01.
地磁截止刚度是定量衡量地球磁场对高能粒子屏蔽效应的参数,描述了高能粒子穿越磁层到达指定观测点的带电粒子刚度阈值.人们一直研究垂直方向上的截止刚度,但对作为方向函数的截止刚度,缺少详细研究.我们使用单粒子方法,倒向追踪粒子的运动状态,计算了近地空间不同投掷角度的高能粒子地磁截止刚度,研究发现:(1)天顶方向或者垂直方向的...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地震非均匀度(GL值)预测方法, 在震例回朔性检验研究、 室内岩石破裂实验及GPS观测结果等三种途径对该方法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研究的基础上, 开展对中国大陆未来1~3年强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和危险性预测工作。 效能评价结果表明, 地震非均匀度(GL值)可以较好地刻画岩石失稳前因破裂成核导致的声发射活动在时间分布上的状态变化, 这种状态变化可能与强地震孕育进入末期、 强地震即将发生有关。 地震非均匀度时空扫描结果表明, 未来1~3年中国大陆强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将集中在青藏块体中北部及新疆南天山地区, 上述区域在未来一个时期发生多次6.5级乃至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3.
总结了隐伏碳酸盐岩地层施工岩溶井的钻井工艺,着重介绍了碳酸盐岩地层的钻进方法:长取粉管钻具及量供水钻井方法,以及采取爆破压裂技术洗井扩大水量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4.
异冒藻属(Heterocapsa)包含多种可致有毒有害赤潮的物种,其中2019年在福建近海赤潮中分离的倪氏异冒藻(Heterocapsa niei)被证明有毒,然而对其超微形态结构,特别是对作为该属重要的分类保守特征的体鳞,研究还不充分。利用多种形态学方法和ITS片段分析了从厦门湾附近分离的藻株(SIO-H3),形态学和遗传学结果都显示该藻株属于倪氏异冒藻。其细胞呈双锥形,长14.3~18.2μm,宽8.4~10.9μm,甲板方程式为Po, cp, 5’, 3a, 7’’, 6c, 5s, 5’’’, 2’’’’。同时,发现了两个与之前描述不同的形态特征,该藻株细胞具有多个蛋白核(pyrenoid)和两种形态体鳞(body scale):一种体鳞基底层(basal layer)为粗网状纹,上层中心处有一长中心刺(central spine)向上立起,中心刺所在位置等长向外辐射三根中心脊(central ridge),中心脊末端有三根直立的次长外围刺(sub-peripheral spine);另一种体鳞有三层结构,其中基底层为致密网状纹,并有三个次中心孔(sub-peripheral ...  相似文献   
105.
ZH-1卫星观测的VLF人工源信号特征分析与全波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ZH-1)已于2018年2月2日成功发射,正在开展卫星数据在轨测试,并对卫星数据质量进行判定.本文对ZH-1卫星2018年5月至6月夜侧的VLF频段电场功率谱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位于不同L值、具有不同发射频率的多个VLF人工源上空的卫星重访轨道观测数据,发现ZH-1卫星记录的人工源信号电场变化标准差与DEMETER卫星记录电场变化标准差几乎一致,说明ZH-1卫星观测数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重访轨道均值与全波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在数值上较为接近,在形态上较为一致,说明ZH-1卫星VLF频段电场功率谱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此外,研究了VLF人工源上空及共轭区的电场分布特征和电波传播规律,并与DEMETER卫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VLF人工源产生的电磁辐射穿透电离层后以导管或者非导管的哨声波模向共轭区传播,因为传播过程中的朗道阻尼,共轭区的电场能量比辐射源顶空更小.VLF人工源位于L1.5时,电磁波传播更容易发生非导管传播,VLF人工源信号导管传播模式在共轭区的电场响应相对于共轭点会发生一定程度北向偏移.  相似文献   
106.
介绍肖万泽教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消渴并脉痹的经验。肖教授认为消渴患者阴虚内热日 久,炼液成痰,血脉痹阻,终致肝肾亏虚,甚则阴阳两亏,痰瘀闭阻血脉,筋脉失养而引起四肢远端麻、痉、痛等症状,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7.
介绍赵凤林辨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经验。赵师辨证论治主张以“虚”为本,以“培补脾肾”为先。对于阴寒凝滞者,治以温润通便之法,方以济川煎合理中丸加减;中气不足者,治以补中益气之法,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阳虚寒积者,治以温化寒积之法,方以温脾汤加减。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8.
南极中山站极区空间环境观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极隙区纬度,可以观测到丰富的日地能量传输过程的电离层征兆和极光现象,非常适合开展极区空间环境观测研究。自1989年开始建设以来,中山站极区空间环境观测系统经历了观测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已建立了涵盖地面极光、电离层和地磁观测多要素、多手段的自主观测体系,实现了极区空间环境的连续监测并建立了数据库。所有观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可实时监控,地磁、宇宙噪声吸收等数据实现了准实时远程传输。最后展望中国极区空间环境观测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智利8.8级地震的震前电子浓度扰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数据,在识别2级图像的基础上,通过对1级数据进行滑动中值处理、纬度变化分析以及空间差值研究,发现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的震前震中区上空附近有异常变化:20日距离震中1500 km处电子浓度升高,24日电子浓度降低;25、26日电场、磁场及部分等离子体参量呈现同步扰动; 26日2条...  相似文献   
110.
以汤加Mw8.0地震为例,着重分析了DEMETER卫星记录中截止频率附近电磁场频谱在震前的异常演化特征.根据地震前后该区域3个月的数据对比,发现电场频谱增强与地震孕育的关系很不明显.而长时间、大范围的电场频谱减弱现象可能更值得关注,白天和夜间的电场频谱显示同一特征.2006年夏秋季节38次6级以上强震短期异常的统计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